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3 20:3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综合训练
一、基础练习
1.下列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辽阔,但区域差异小
B.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各种资源分布比较均匀
C.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充足
D.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频繁
2.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不包括( )
A.京津冀 B.黄土高原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3.下列关于中国参与国际活动标志性事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前,中国不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B.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2008年,中国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D.2010年,中国在上海成功地举办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
(青岛中考)读美丽中国漫画图,完成4~5题。
4.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 )
A.移植大树、古树,快速绿化城市
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C.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
D.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5.“苹果大丰收,农民收入高”,下列最适宜苹果种植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是( )
A.桂 B.鲁 C.黑 D.藏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a是我国地势第二级和第__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构成该界线的山脉是__________、祁连山脉和__________。由图可知,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__________分布,逐级__________。
(2)①是__________山脉。巫山西侧是__________盆地,东侧是__________平原,两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农作物的熟制为__________。
(3)曲线b为我国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该线东西两侧的甲、乙两区域中,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的是__________,该区域的农业以__________为主;以耕地为主的是__________,该区域的农业以__________为主。
(4)三明市位于__________(填“湿润”或“半湿润”)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其冬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夏季风活动不稳定时,三明市容易产生__________气象灾害。
(5)甲、乙两区域中,交通线密集的是__________区域;人口稀疏的是__________区域。
二、拔高训练
(青岛中考)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完成7~8题。
7.下列资源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 )
A.石油 B.水 C.耕地 D.煤炭
8.图示反映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总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多
9.长江上、中游产业带的核心城市分别是( )
A.上海、武汉 B.武汉、重庆
C.重庆、武汉 D.重庆、南京
10.我国的经济特区不包括( )
A.深圳 B.海南岛 C.汕头 D.香港
11.(凉山中考)下列关于我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B.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C.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成为了发达国家
近三十年来,青岛城区平均气温上升了2℃以上,平均风速减小30%。为了让徐徐清风吹进市区,不被高楼大厦的“围墙”挡在外围,青岛市提出规划八条城市通风廊道。读青岛市通风廊道规划示意图,完成12~14题。
12.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 )
①减少风沙天气频率 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③减轻大气污染和雾霾 ④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图中通风廊道走向规划的主要依据是( )
①冬夏季风向 ②水体污染现状 ③地质灾害分布 ④地形地势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城市通风廊道建设应( )
A.靠近钢铁厂
B.远离大型公园、绿地
C.远离主要道路,限制汽车通行
D.降低建筑密度,少建高楼
15.(东滨州中考)长江经济带采取“退耕还湖”的举措,体现了流域开发“人水和谐”的理念,其根本目的是( )
A.增加灌溉水源 B.修复生态系统
C.促进工业发展 D.发展水产养殖
16.(漳州中考)2016年我国将在长江流域着力打造“一道两廊三群”,即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现代产业走廊、发展沿江三大城市群,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为构建流域绿色生态廊道,防止上游水土流失,缓解中下游地区的__________灾害,应采取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__。
(2)武汉地处长江与__________江的交汇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__________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长江自西向东流人海洋,便利__________方向的交通,联系沿海与内陆,促进经济发展。
(3)长江上游主要流经地势第__________级阶梯,阶梯交界处落差大,__________资源丰富。
(4)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水热充足,有利于种植水稻;这里河湖众多,有利于发展__________业,因此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三、中考真题
17.(山东威海中考)“共享单车”(下图)是一种新兴的出行方式。它们被安放在人口密集区,打开手机扫扫车身二维码,便可获得自行车的骑行使用权。关于“共享单车”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A.低碳绿色环保
B.实现了资源共享
C.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D.受天气影响小
18.(湖北襄阳中考)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下列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塔里木盆地在开发油气资源的同时,要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环境破坏
B.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面积锐减
C.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D.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参考答案
一、基础练习
1.D 2.B 3.A 4.C 5.B
6.(1)一 昆仑山脉 横断山脉 阶梯状下降 (2)太行 四川 长江中下游 水稻 一年两熟 (3)400 乙 畜牧业 甲 种植业 (4)湿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和湿润 旱涝 (5)甲 乙
二、拔高训练
7.D 8.B 9.C 10.D 11.D 12.D 13.C 14.D 15.B
16.(1)洪涝 植树造林
(2)汉 长江三角洲 东西
(3)一、二 水能
(4)旺热带季风气候 渔
三、中考真题
17.D 共享单车的使用受天气影响较为明显,雨雪天气、大风天气都影响其使用。
18.B 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