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复习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复习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14 10:4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1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复习要点
1.描述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概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3.理解科学探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显微镜
镜座
镜柱
载物台
镜臂
通光孔
压片夹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
镜筒
目镜
物镜
遮光器
反光镜
知识点1 生物学探究的器具
知识梳理
显微镜各结构和名称的作用
镜臂
镜柱
镜座
1、镜臂:连接镜筒与镜柱,是握镜的部位
2、镜柱:支持镜身
3、镜座:稳定镜身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4、目镜:接近人眼睛的镜头,上面标有5X或10X等字样,表示目镜放大5倍或10倍
5、镜筒:上装目镜,下接转换器
6、转换器:安装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
7、物镜:接近观察物体的镜头,上面标有10X或45X等字样,表示物镜放大10倍或45倍(长短与倍数成正比)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遮光器:有光圈,可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一面是平光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显微镜的使用
一、取镜与安放
1.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 7 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 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大家谈
1.互相纠正同学在操作显微镜过程中的错误。
2.总结交流观察的方法。
常用的生物实验器具
石棉网和铁架台
托盘天平
砝码
酒精灯
量筒
烧杯
试管
例1 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不符合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 调节光线强弱
B 转动转换器 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C 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更清晰
D 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使位于视野左上
方的物像移到中央
D
难点突破
量筒的使用方法
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使眼的视线和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取和凹面相切的刻度即可。不可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知识点2 练习测量
知识梳理
使用温度计时注意事项
要把下端玻璃泡完全浸没于水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读数时不能取出来
视线水平读数
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设计实验应遵循的原则:
(1)平行重复原则;(2)对照性原则;(3)单一变量原则。
3.科学探究有三个要素:
(1)明确的目标;(2)探究的过程;(3)实验结果。
知识点3 探究的具体步骤
4.实验设计
(1)________:(注意是疑问语气,并用“?”号。)
(2)________:是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假设,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假设不一定和结论一致。
(3)________:设计时要设置对照组,并控制单一实验变量。
(4)________:实验并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实验结果。
(5)________:考试中主要考查预测结论或对某个结论作出科学的解释。(一般实验结论与问题一致)
(6)表达交流:用不同方式表达探究的过程或结果,撰写实验报告,与他人交流。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思维警示]
(1)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就是不做处理的、已知的、正常的那一组,实验组就是作了相应处理的,也就是要验证,探索什么就做什么样的处理的那组。
例如: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触角在蚂蚁寻找食物时的作用。该实验需要设置两组:一组为保留触角的蚂蚁;另一组为去掉触角的蚂蚁,其中保留触角的蚂蚁处于正常状态下,属于对照组。另一组施加实验变量处理了,属于实验组。
(2)变量的概念
变量是指实验中可以变化的因子。变量通常分为三种:实验变量、反应变量和无关变量。
例2
a.小民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了很久;
b.小民心想:这是生物吗
c.于是,小民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看;
d.通过观察,小民发现“小白点”原来是草履虫。
(1)以上叙述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
(2)属于实验的是( )。
(3)以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时,第一步是( )
A.假设 B.推论 C. 实验 D.观察
A
B
C
难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