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知识梳理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知识梳理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3 21:2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9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八年级下册
知识梳理
基本国情
表格法记忆我国的基本国情
地形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区域差异显著
气候 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人口 人口众多 资源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经济 成就巨大,仍属发展中国家 区域特色
1.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1)有利条件
中国海岸线漫长,拥有众多的良港和岛屿,为对外开放、加强国际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
(2)开发措施和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国门,沿海地区率先得以开发,众多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相继崛起。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并对广大内地产生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
2.沿边对外贸易潜力巨大
有利条件 中国沿边地区少数民族相对集中,拥有壮美的山河和丰富的资源,具备巨大的开发潜力
开发措施 相继开放了一系列陆地边境口岸,与邻国开展广泛的边界贸易
发展成就 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自治区的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云南旅游业成为其重要的支柱产业
3.长江、黄河流域横贯西、中、东部
(1)黄河流域
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众多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全面地改善了黄河流域的对外交通联系。
(2)长江流域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的产业带,以重庆为核心的长江上游产业带,加上长江黄金水道和诸多港口的建设,正使长江成为一条综合实力雄厚的产业巨龙。
例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20世纪60年代,我国设立了5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
B.黄河流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制造业基地
C.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新兴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D.云南省的旅游业已成为该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沿边的云南省的旅游业已成为该省重要的支柱产业。20世纪80年代,我国设立了5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
中国与世界
1.发展变化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世界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中国属于世界,中国正在阔步走向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3.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纵观中国,城乡日新月异,到处欣欣向荣。放眼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我们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
(1)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2008年,中国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3)2010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
例2 下列关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代中国是一个强盛的国家
B.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中国已是发达国家
C.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与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同居世界前列
D.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近代中国曾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力衰弱,政治腐败,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与美国、俄罗斯、德国和日本同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并没有成为发达国家,更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故本题答案为C。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中国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加剧……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2.采取的措施
国家明确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从源头上逆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例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列农业生产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B.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C.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
D.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A
解析 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会破坏草场,导致环境恶化。柑橘属于南方水果,山东丘陵适宜种植苹果等北方水果。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发展水田农业。
经典例题全解
题型一 我国的国情与发展
例1 有关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自然环境多种多样,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大
B.自然灾害频发
C.地区差异显著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D.经济建设成就巨大,现在仍属于发展中国家
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自然环境多种多样,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但由于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
点拨
我国的基本国情
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为发展中国家
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加强区域联系, 发挥各自优势
发展放在第一位,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增强综合国力
参加国际组织,肩负重大责任
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中求发展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题型二 区域特色
例2 将下列工业基地的特点选出来
京津唐地区__________ A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沪宁杭地区__________ B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三角地区__________ C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__________ D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B
C
D
A
解析 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三角地区轻工业发达,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点拨 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是沪宁杭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珠江三角洲地区凭借改革开放初期的优厚政策,大量电子电器加工组装企业发展起来。由于交通上的便利,特别是距港澳台较近,轻工业加工发展特别迅速。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加工基地。
(2)沪宁杭地区即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历史上就是人口稠密、生产生活高度发展的地区。该地区依托核心城市上海市,有着广阔的市场与经济腹地,交通也十分便利,较珠江三角洲地区更接近北方地区,市场潜力很大。由于综合实力较强,该地区的发展速度是四地区中最快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京津唐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依托北京的众多高校,在技术上拥有独特优势,而且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是环境问题,特别是沙尘暴和缺水问题一直制约着该地区的发展。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辽中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较全面,但结构老化,管理落后,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辽中南重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题型三 低碳生活
例3 创建美丽中国,必须着力推行低碳发展。下列生活方式与创建美丽中国观念不符的是 ( )
A.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家庭垃圾实行分类处理
C.使用一次性餐具
D.关闭电源后,不忘拔掉用电器插头
C
解析 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用私家车,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运用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再利用即节约了资源也减少了污染;关闭电源后,不忘拔掉用电器插头,节约了电能。在餐桌上使用一次性的木筷,会消耗掉大量的木材,减少森林绿化面积,增加气候灾害,不符合低碳生活。
点拨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使人们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其根本目的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易错易混全解
1.经济特区与沿海开放城市含义相同。
指点迷津: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经济特区是我国设立的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如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并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特殊政策的一系列港口城市,是经济特区的延伸,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2.可持续发展就是环境保护。
指点迷津: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指点迷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许多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广阔市场为世界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中国的发展繁荣带动了周边及各贸易伙伴的繁荣复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实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引擎,对世界经济走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4.第二大经济体=第二经济强国
指点迷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等于人均的第二大经济体,也绝非第二经济强国。就中国而言,“第二经济大国”的另一面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离经济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第二大经济体不等于第二经济强国。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