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7.《兼爱》重难探究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7.《兼爱》重难探究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4 14:1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兼爱》
重难探究


CONTENTS
主题思想
1
重点难点
2
3
写作特色
4
观点争鸣
本文认为“乱”起源于人们的“不相爱”,人们损人害人以求自爱自利。墨子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从而实现“天下治”的政治蓝图。
主题思想
重点难点
天下混乱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
文章开篇
首先提出
要治理好天下的混乱必须要知道混乱产生的源头,就像医生要知道病人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把病治好一样。
接着指出
文章是如何一步步表明自己观点的?
重点难点
文章的论述
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不相爱


盗贼横行
再到
大夫互相侵害、诸侯互相攻伐,逐层递进,论述乱“起不相爱”的观点。
重点难点
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即“使天下兼相爱”
然后
最后
归纳论点
肯定结论
总结全文
重点难点
“兼爱”的思想可谓是墨子为当时的乱世开出的药方,它在当时的社会可能实现吗?
不可能实现
奴隶制度迅速瓦解,残酷的战争屡见不鲜,统一是必然的趋势。各国国君都希望通过战争兼并其他国家,使自身强大从而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墨子“兼爱”的思想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是不合时宜且没有立足之地的。
当时墨子所处的时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时代
特征
1
但是,这种“兼爱”的思想在等级社会中是难以施行的,墨子的“兼爱”思想超越了阶级局限,他希望各国的国君通过实施“兼爱”的主张来减少战争,爱别人的国家,爱他国的国民。
墨子提出的“兼爱”思想,是站在当时社会弱势群体的角度,客观地反映了身处贫困与战乱之中的人们的愿望。
阶级
局限
2
墨子试图调和统治阶级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他希望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兼顾各方的利益,但是,这只是墨子的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而且,此时所出现的社会动乱并不是墨子简单理解的由各方不兼爱,“交相恶”引起的,其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墨子这种“兼爱”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刘勰评价《墨子》“意显而语质”,请分析墨子这样表达的原因。
《墨子》直言不讳,通俗易懂,有一说一。作者总是把一种观念、一种逻辑贯穿到底,绝不旁生枝节。不但用语浅显,还唯恐说不清往往正面说一遍,反面又说一遍;一个观点总结过了,下一段落还要再总结。
指《墨子》在语言表达上表现出来的用语浅显、通俗易懂的特色。
墨家主张
这种文风与墨家的思想主张和受众群体有关。
人人平等相爱,反对侵略战争;
强调节俭,反对铺张浪费;
注重道德实践,反对纸上谈兵。
从这些思想倾向和历史记载的“巨子”事迹来看,墨家代表的是社会中下层人民的政治诉求,他们“传道”的对象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种文风既契合他们的功利实用主义思想,也利于作者期待的读者群体接受。
文章质朴充实,不重文采。文辞不加修辞,就近打比方,浅显通俗,重在以理服人。具有逻辑严密、一气呵成的特点。
写作特色
1.意质而语显
本文先指出议论的焦点,然后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再通过对比,顺理成章得出结论。论辩一气呵成,富于说服力与逻辑力量。
2.论证严密,明辨是非
观点争鸣
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观念和“自爱”“自利”的观念是矛盾的吗?
观点一
矛盾
墨子在《兼爱》中列举父子、兄弟、君臣的例子都是强调彼此之间的“爱”,而没有正面论述个人的“爱”与“利”。在论述盗贼和大夫诸侯时,也是强调彼此之间的“爱”,对“治天下为事”的圣人,则要求其对天下的责任,丝毫没有阐述到个人的“自爱”与“自利”。
观点二
不矛盾
“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
“交相利”也不是鄙视“自利”,而是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
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
“利”在墨子那里主要是指利益、益处、互利、谋利等,似乎并无特异之处。但是,一旦将“利”与“爱”联系起来,使“利”成为“爱”的助力、佐证,而不是与“爱”对立,那么“利”就获得了非同寻常的意味。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
“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既不
片面宣扬“自爱”与“自利”,也不断然否定“自爱”与“自利”
而是
讲求“兼相爱,交相利”,提倡父子、兄弟、君臣等的互利、协调
墨子
这才是“兼相爱,交相利”的关键。
不是
狭隘的自私、计较得失
应该被任意贬低、排斥、批判的对象
而是
可以被肯定、借助、拥有的现实利益,“自爱”与“自利”应该具有更为深厚的内涵与恢宏的气势。
从而,“自爱”与“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