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兼爱
教科书 书 名:统编版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3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积累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在了解墨子的“兼爱”思想的基础上,感受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的精神力量,从而涵咏心灵,激励人生。 3.通过对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的比较,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课前学习任务
【预习指导】 独立研读文本《兼爱》,依据导学案要求,做好标记和勾画。 【难点】 阅读文本,了解墨子的哲学思想,思考其“泛爱民”的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情景导学】 班级要举行读书会,交流对墨家思想尤其是墨子思想的认识,思考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一、墨子其人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贵族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初学儒,后自成学派,广收门徒,游说诸侯,使墨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墨子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人,他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虽然其先祖是贵族,但墨子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作为一个平民,墨子在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在科技方面颇有成就,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被称为“科圣”。 墨子的主要思想: 政治:主张“尚贤”与“尚同”。提出了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非攻”主张。 经济:主张“强本节用”,即重视生产,崇尚节俭,人人参与劳作并分工合作,各尽所能。主张量工分禄,以劳定赏。 伦理:主张“兼爱”。为官要“兴万民之礼,除万民之害”。为民要相亲相爱,交互得利。 教育: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实现救世济民。重视教授生产、军事技能自然科学知识和逻辑知识。 军事:主张“有备无患”,反对侵略战争,主张采取防御战术。主张外交上要“遍礼四邻诸侯”,争取诸侯国的支持。 二、通读全文,完成文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字音 恶施(wū) 亡有(wú) 通假字 当察乱何自起(当,同“尝”,尝试) 故不孝不慈亡有(亡,同“无”,没) 古今异义 起不相爱(古义:互相亲爱、友好。今义:互相爱慕。) 一词多义 ①焉 焉能治之(连词,于是) 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从这里)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②其 盗爱其室(代词,自己的) 其孰能讥之乎(疑问副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③爱 诸侯各爱其国(动词,爱护)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 词类活用 兄之不慈弟(形容词用作动词,慈爱) 谁贼(名词用作动词,劫夺财物) 特殊句式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者也,表示判断) 此所谓乱也(......也,表示判断) 父自爱也(宾语前置句,即“父爱自也”) 兄自爱也(宾语前置句,即“兄爱自也”) 君自爱也(宾语前置句,即“君爱自也”) 三、总体感知 文章论证层次: 第一部分:开篇提出议论的焦点,提出以治理天下为事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 第二部分:分析原因,列举事例,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乱“起不相爱”。 第三部分:运用假设 、铺排、反问的句式,正面论证“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的观点。 第四部分:统治者要鼓励人与人相亲相爱。
课上学习任务
1、第1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于是)能治之。 本段采用了类比论证,以大家熟知的医生治病需要明确病因,来写圣人治国须知混乱产生的原因。 2、第2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乱”主要指什么? 明确: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乱”在文中,主要指臣子不孝君父。 3、研读第2段,思考: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有哪些?是如何产生的? 明确:墨子认为,臣子不孝君父,子亏父而自利,弟亏兄而自利,臣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这也是乱;贼人以利其身,是乱;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是乱。这些就是天下的乱象。这些乱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爱”,而不爱人。 4、第3段的中心观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 本段运用了假设、铺排、反问的句式,正面论证了“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的观点。 作者采用铺排的手法,连用“犹有”“谁”引起的反问句,以反诘的语气坚定而鲜明地阐述了唯有“兼爱”才可止乱致治的观点。 5、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统治者要鼓励人与人相亲相爱。 6、文章是如何一步步表明自己观点的? 明确:文章开篇首先提出要治理好天下的混乱必须要知道混乱产生的源头,就像医生要知道病人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把病治好一样。接着指出天下混乱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文章的论述从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不相爱,到盗贼横行,再到大夫互相侵害、诸侯互相攻伐,分层论述乱“起不相爱”的观点。然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天下兼相爱”。最后归纳论点,肯定结论,总结全文。 7、墨子为什么提出“兼爱”思想?墨子的“兼爱”思想对当今社会有何意义? 明确:墨子认为天下混乱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因此他提出“兼相爱”,认为“兼相爱”是治理天下混乱的良方。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爱人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如此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杀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8、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有什么异同? 明确:相同之处:(1)基本内涵一致。“仁爱”与“兼爱”,二者皆显出了爱的普遍性,孔子的“泛爱众”与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都体现了爱的普遍性、广泛性。二者在主张人人相爱,关爱民众,反对以强凌弱上显然是相通的。(2)社会背景和基本目标相同。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墨子的“兼爱”思想都是产生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动乱时期,都怀着安邦定国、终止混乱纷争的理想。 不同之处:(1)具体内涵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爱,是有先后等级顺序的,是由“爱亲”到“爱人”,最后才是“泛爱众”。它要求按照宗法等级秩序,即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人。墨家的“兼爱”思想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没有尊卑、亲疏、贵贱的差别,即“兼相爱”,借此达到利人如已、无私利他的“交相利”的目的。(2)爱的倾向性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主张尽心,不言回报,只求尽职尽责,不问自己的权利。墨子的“兼爱”思想则是站在功利的角度上,提出了对等互报的原则,即“兼相爱,交相利”。 总体看来,儒家的“仁爱”是一种有差别和等级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展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而墨家的“兼爱”是一种无差别和等级的爱,它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爱人如己。 9、“兼爱”的思想可谓是墨子为当时的乱世开出的药方,它在当时的社会可能实现吗? 明确: 不可能实现。一是时代特征。当时墨子所处的时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奴隶制度迅速瓦解,残酷的战争屡见不鲜,统一是必然的趋势。各国国君都希望通过战争兼并其他国家,使自身强大从而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墨子“兼爱”的思想在那个战火纷飞、利益重组的时代是不合时宜且没有立足之地的。二是阶级局限。墨子提出“兼爱”的思想时,是站在当时社会弱势群体的角度,客观地反映了身处贫困与战乱的人们的愿望。但是,这种“兼爱”的思想在等级社会中是难以施行的,墨子的“兼爱"思想超越了阶级局限,他希望各国的国君通过实施“兼爱”的主张来减少战争,爱别人的国家,爱他国的国民。墨子试图调和统治阶级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他希望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维护各方的利益,但是,这只是墨子的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而且,此时所出现的社会动乱并不是墨子简单理解的由各方不兼爱,“交相恶”引起的,其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墨子这种“兼爱”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推荐的学习资源
墨子:向帝国挑战的剑侠 鲍鹏山 一个独行的身影踟蹰而来。那是一个独行客:他光着头,赤着脚,穿着粗布的衣衫,面目黧黑,焦虑急切。他腰中的短剑与眼神中的坚毅,使我们心中一惊:这是一个侠客! 是的,这就是墨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剑侠,最伟大的剑侠! 《淮南子·要略》云:“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也就是说,墨子最初乃是儒家的门徒,学孔子的思想,但越学越不对胃口,越学越觉得儒学不是那么回事。儒者的礼那么繁琐而不切用,儒者提倡的厚葬浪费财富而使人民贫穷,长期服丧浪费生命而妨碍正事,所以他背弃儒家了!他当了儒门的叛徒了!这一叛,非同小可,这不仅仅是叛出师门,而且是政治上的背叛。我们知道,儒家是热烈礼赞周王朝,维护周王朝的文化的,他既叛儒,当然也就背叛了周王朝,成了周王朝的叛臣逆子了! 叛徒墨子自据山头,自立门派,自树旗帜,并且还真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他的学派及思想,到了战国中期孟子的时代,已是弥满天下,压倒儒学。儒学眼看就不济了。所以孟子才有那么大的“道德愤怒”,骂杨朱为无君,骂墨子为无父,全是禽兽,必欲扑灭之而后快。但是,虽然儒学在战国中期又出现了孟子这样的大师,且这位大师又如此党同伐异,哓哓善辩,仍不能阻止墨学的传播与发展。 墨子之义 我一直把墨子称为向帝国挑战的剑侠,有两点依据:一、他是剑侠;二、他是在向一个有几百年赫赫历史与辉煌文化的古老帝国及其文化挑战。 韩非子曾列出危害国家的五种蛀虫,其中之一就是“带剑者”。这“带剑者”就是墨子后学的流亚。韩非子说他们都常常“以武犯禁”。后来汉代的公孙弘、班固也极力贬斥这类人。公孙弘用行政手段,借国家机器来杀这类人,班固则是借文化讲坛来骂这类人。但司马迁不同,他在《史记》中专列一章《游侠列传》,并对秦代以前游侠的“湮灭不见”感到极大的遗憾。 正是因了司马迁对游侠如此珍惜,认为他们有足够的值得肯定与赞扬的地方,他才记载了汉代的游侠朱家、郭解等多人,并给予深深的敬意。 这墨子学派,简直是一支敢死队,特别行动队!这些粗短服饰的“侠客”们一个个怒目圆睁,随时拔刃相向,与宽袍大服、风流儒雅、口颂诗书的孔门“君子”,真是大异其趣了! 这些勇士们关键时候是可以弯弓搭箭舞刀弄棒的。《游侠列传》中说游侠往往能为别人的厄困灾难而奔波,不爱惜自己的躯体——墨子听说楚国将要攻打宋国,便从齐国出发去阻止,这不是千里奔赴,为人解难吗?齐国与楚国,在交通极不便的那时,真是令人望而却步的遥远与坎坷啊!他一走便是十日十夜,这不是不爱惜自己的躯体吗?最后墨子终于说服楚王,使之打消了进攻宋国的念头,弱小的宋国得以保全,这不是“存亡生死”吗? 非 攻 墨子著作中,自第五十二篇《备城门》至第七十一篇《杂守》,现存共十一篇,都是谈防守。他反对攻,当然尽力研究守。司马迁就说他“善守御”。这十一篇完全是谈防守的技术,若和《孙子兵法》参看,是很有意思的。《孙子》能从哲学与政治角度讲战争,《墨子》却纯从技术角度谈战争。孙子颇重视战略,墨子却只留意于战术。看他这十一篇兵书,其实他的防守思想并不新颖,更不出色,新颖的是他的科学知识,出色的是他高超的技术。他的防守思路不新颖可以理解,因为他不是进攻的一方,只谈防守,并且是消极的被动的防守。敌方攻城门怎么办?敌方爬城墙怎么办?敌方挖隧道陷城墙怎么办……凡此等等,都是消极应对,难怪后世“墨守”一词乃是贬意。看来墨子因为一味地反对攻,所以他不理解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他彻底否定“攻”(注意,墨子讲“非攻”而不是讲“非战”,看来,他反对一切主动的战争),否定战争的一切正面价值,以至于也否定了主动进攻于防守的价值与意义。他自居于弱者一方,不想进取,只图保全,这就使他的防守思想很保守。他的防守之所以成功,只是他的工具先进,设计科学,禽滑厘等三百弟子在宋城上守御,使得楚国千军万马望而却步,乃是凭借他“守圉(御)之具”的先进,超过了公输般的“攻城之械”。从他这十一篇兵书看,他是一位专业木匠、科学家,看来他讲勇,更讲科学、讲技术。他挖隧道,其长度、宽度,他造器械,其尺寸、方圆,都一一标明,宛如现代兵工厂的兵器设计图。孔子是不谈战阵之事的,卫灵公向他讨教这方面的知识,他说他只学过“俎豆之事”(礼让揖节),而“战阵之事”不曾学过。孔子反战,乃不言战。墨子反战,却是以战反战以守反攻。这又是儒侠(墨)之间的大区别之一。 剑锋所向 但墨子最锋利的剑还不是他的守城之具,而是他思想的锋芒。这思想锋芒的寒光直逼一个大帝国的咽喉,使本来就苟延残喘的周王朝,顷刻间就失去了苟活的依据。 墨子毕竟是孔门之徒,所以,有些思想与儒家还是一致的,这是他认为“理自不可异”的地方,如他的《亲士》《修身》《所染》诸篇,其思想、观点,与儒家如出一辙,不大有意思。有意思的是他与儒家不同的地方,这才是墨子自己的真创见。有些题目,一看就知道和儒家对着干,《非儒》不说了,《兼爱》《尚贤》直刺儒家的“亲亲”与贵族政治,《非乐》《节用》《节葬》直刺儒家的礼乐文化与厚葬靡费的传统,《天志》《明鬼》反对儒家的道德政治与敬鬼神而远之的观念,《非命》反对孔子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可以说,墨子由孔儒的思路,来个反向思考,从而别立一派,成一家之言,卓然而为一代大宗。这种特立独行的精神,也正是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的大侠客作派。 那么,何处是墨子的剑锋所向呢?首先,他有意地忽略周王的存在,不把他看作天下共主,而是把他摒弃于天下政治之外了。这种冷处理尤其恶毒,清冷而落寞地苟存在洛阳的东周最怕的就是被人遗忘。墨子抬出一个有意志的“天”,来代替周“天子”,诸侯也只需对“天”负责,而没有什么“天子”值得去在意。墨子也反对战争,甚至钻牛角尖到反对一切战争,但他并不像孔子那样,从政治角度来考虑战争,而是从道德角度来考虑战争。战争的不义,在孔子看来,乃是由于不是出自天子而是出自诸侯,是政治的失序。而在墨子看来,攻打别国,正如同窃贼与强盗。其行为本身即当否定,不论什么身份的人都不能偷窃,所以,不论什么身份的人当然也就无权发动战争,哪怕是周天子,也不具有偷窃杀人的道德支持。 墨子否定周王朝,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周文化的否定上。他的“兼爱”是反对“礼”的等级尊卑制度,“尚贤”是反对“亲亲”的贵族封建世袭制度。这两点实际上是周王朝政治运作与社会整合的主要环节。他的“节用”“节葬”“非乐”又是反对周王朝的文饰,这正是孔子所倾心向往的“郁郁乎文哉”的王朝风范。墨子认定:“俯仰周旋,威仪之礼,圣王弗为。”显然,制礼作乐的周公在墨子这里决不是圣王了,以礼乐文化为特色的周王朝当然也就不是什么圣朝了。既如此,周王朝也就是可以被取代的。如何取代呢?在这里,墨子的思想放射出令人惊异的色彩,他提出了一个在后来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中都没有人敢于响应的政治构想,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称之为民主联合政府: “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为天子……选择天下赞阅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置以为三公……靡分天下,设以为万诸侯国君……择其国之贤者,置以为左右将军大夫,以至乎乡里之长……” 在这里,天子是在“尚贤”的标准下民选的,天子而下则有三公,构成最高权力机关,然后是诸侯国君,左右将军大夫,直至乡里之长,相当于基层组织。现行的政治体制彻底被抛弃了,贵族特权被否定了。除了民主选举这一点外,如果把诸侯国改成郡、县,不极像后来的郡县制吗!而其通过民众选举,推举贤良、圣知、辩慧之人为天子、三公、诸侯国君、民之正长,则极易使我们想起卢梭。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思想啊! 黑色的光亮 余秋雨 中国,有过一种黑色的哲学。世人又将之称为“显学”。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也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但是,这两大显学,却不能长久共存。墨子熟悉儒家,但终于否定了儒家。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无差别的“兼爱”,否定了儒家有等级的“仁爱”。他认为,儒家的爱,有厚薄,有区别,有层次,集中表现在自己的家庭,家庭里又有亲疏差异,其实最后的标准是看与自己关系的远近,因此核心还是自己。这样的爱,是自私之爱。他主张“兼爱”,也就是祛除自私之心,爱他人就像爱自己。 《兼爱》篇说——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这话讲得很明白,而且已经接通了“兼爱”和“非攻”的逻辑关系。是啊,既然“天下兼相爱”,为什么还要发动战争呢 墨子的这种观念,确实碰撞到了儒家的要害。儒家“仁爱”的前提和目的,都是礼,也就是重建周礼所铺陈的等级秩序。在儒家看来,如果社会没有等级,世界就成平的了,何来尊严,何来敬畏,何来秩序 但在墨家看来,世界本来就应该是平的,只有公平才有所有人的尊严。在平的世界中,根本不必为了秩序来敬畏什么上层贵族。要敬畏,还不如敬畏鬼神,让人们感到冥冥之中有一种督察之力,有一番报应手段,由此建立秩序。 儒家的仁爱,由于太讲究内外亲疏的差别,造成了人际关系的迷宫,直到今天仍难于走出。当然,不彻底的仁爱终究也比没有仁爱好得多,在漫无边际的历史残忍中,连儒家的仁爱也令人神往。 更不奇怪的是,上层社会终于排斥了墨家。这种整体态度,倒不是出于误读。上层社会不会不知道墨家的崇高地位和重大贡献,例如,就连早已看穿一切的庄子,也曾满怀钦佩地说“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就连统治者视为圭臬的法家,也承认他们的学说中有不少是“墨者之法”;甚至,就连大家都认为经典的《礼记》中的“大同”理想,也与墨家的理想最为接近。但是,由于墨家所代表的社会力量是上层社会万分警惕的,又由于墨家曾经系统地抨击过儒家,上层社会也就很自然地把它从主流意识形态中区隔出来了。 秦汉之后,墨家衰落,历代文人学士虽然也偶有提起,往 往句子不多,评价不高,这种情景一直延续到清后期。 这种历史命运实在让人一叹。 但是,情况终于改变了。一些急欲挽救中国的社会改革家发现,旧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必须改变,而那些数千年来深入民间社会的精神活力则应该调动起来。因此,大家又重新惊喜地发现了墨子。 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创刊号中,故意不理会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而独独把墨子推崇为平等、博爱的中国宗师。后来他又经常提到墨子,例如: 仁爱也是中国的好道德,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 梁启超先生更是在《新民丛报》上断言:“今欲救亡,厥惟学墨”。 他在《墨子学案》中甚至把墨子与西方的思想家亚里斯多德、培根、穆勒做对比,认为一比较就会知道孰轻孰重。他伤感地说: “只可惜我们做子孙的没出息,把祖宗遗下的无价之宝,埋在地窖里两千年,今日我们在世界文化民族中,算是最缺乏伦理精神、缺乏科学精神的民族,我们还有面目见祖宗吗 如何才能够一雪此耻,诸君努力啊!” 孙中山和梁启超,是真正懂得中国的人。他们的深长感慨中,包含着历史本身的呼喊声。 墨子,墨家,黑色的珍宝,黑色的光亮,中国亏待了你们,因此历史也亏待了中国。 那么,千说万说,墨子四处传播的道义中,有哪一些 特别重要,感动过千年民间社 会,并感动了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呢 我想,就是那简单的八个字吧——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我希望,人们在概括中华文明的传统精华时,不要遗落了这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