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南亚知识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南亚知识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3 21:2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 南亚知识训练
知识点一 位置与国家
一、知识梳理
1.位置
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纬10°~30°,北回归线横贯____________
海陆位置 北起喜马拉雅山中、西段,南到C_________,西临A阿拉伯海,东临B__________
2.国家
内陆国 ③_________、④不丹
临海国 ①______、②______、⑤孟加拉国
岛国 ⑥_________、⑦马尔代夫
【易错易混】
南亚≠南亚次大陆,南亚=南亚次大陆+(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两个岛国。
二、知识闯关
3.(湖南常德中考)下列地图能准确表示南亚次大陆形状和轮廓(空白处表示南亚次大陆)的是( )
4.关于南亚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回归线穿过中部
B.东临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
C.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D.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北
三、知识提升
5.读南亚政区图,图中序号与其所在的国家组合中,正确的是( )
A.①—巴基斯坦 B.②—尼泊尔
C.③—印度 D.④—斯里兰卡
知识点二 三大地形区
一、知识梳理
1.主要地形
北部山地 ____________
中部平原 ______和印度河平原
南部高原 ____________
2.两大河流
河流名称 发源地 流经的主要国家 注入的海洋
印度河 中国西藏 中国、__________ __________
恒河 喜马拉雅山区 ________、孟加拉国 __________
【易错易混】
印度河不是主要流经印度而是主要流经巴基斯坦,恒河主要流经印度。巴基斯坦主要的灌溉水源是印度河。
二、知识闯关
3.(湖南张家界慈利期中)南亚地形剖面示意图(如下图),A、B、C所表示的地形区分别是( )
沿78°E线南亚地形剖面图
A.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B.德干高原、恒河平原、喜马拉雅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恒河平原
D.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喜马拉雅山脉
4.(山东阳谷期中)下图中R1河为下列哪个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灌溉水源( )
A.巴基斯坦 B.印度 C.孟加拉国 D.尼泊尔
三、知识提升
5.读南亚地区图,关于南亚河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印度河,②是恒河
B.①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
C.①是巴基斯坦的主要灌溉水源
D.②主要流经印度,注入阿拉伯海
知识点三 一年分三季
一、知识梳理
1.类型:以__________气候为主。
2.特征:一年分三季。
3.对农业的影响
(1)利:每年__________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2)弊:因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易发生__________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害。
【规律总结】西南季风对南亚农业的影响
二、知识闯关
读“南亚盛行风向及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三题。
南亚盛行风向及降水量分布图
4.(福建厦门同安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南亚的降水主要来自于( )
A.东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
5.(福建厦门同安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南亚东北部降水丰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人为因素 D.地形因素
6.(福建厦门同安七年级下学期期中)以下关于南亚季风不稳定对印度产生的影响,说法最恰当的是( )
A.迫使居民大面积迁移 B.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
C.影响软件产业的发展 D.影响工业生产和销售
三、知识提升
7.当印度盛行下图所示的风向时,对该地区气候状况判断错误的是( )
A.正盛行西南季风 B.正值湿热多雨期
C.正值旱涝灾害多发期 D.此时凉爽宜人
知识点四 宗教与社会
一、知识梳理
1.南亚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宗教的发源地。
2.分布
宗教 主要分布国家
佛教 ___________、不丹
印度教 ___________、尼泊尔
伊斯兰教 __________、孟加拉国、马尔代夫
3.影响:印度约80%的人口信奉__________;巴基斯坦则以__________为国教,97%以上的人口为穆斯林。
4.著名建筑:印度的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教建筑风格,被誉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
【易错易混】
佛教虽然发源于古印度,但目前印度主要盛行印度教。在南亚,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和不丹。
【知识拓展】世界七大建筑奇迹
1.古代世界七大奇迹:埃及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岛太阳神巨像。
2.世界“新七大奇迹”:中国长城、约旦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秘鲁马丘比丘印加遗址、墨西哥奇琴伊查库库尔坎金字塔、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印度泰姬陵。
二、知识闯关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南亚地区就是世界许多宗教的发源地。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5.下列宗教发源于南亚地区的是( )
①基督教 ②伊斯兰教
③佛教 ④印度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下列南亚国家与其盛行的宗教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佛教——印度 B.伊斯兰教——巴基斯坦
C.印度教——尼泊尔 D.佛教——不丹
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下列名胜古迹中,表示泰姬陵的是( )
8.泰姬陵体现了哪一种宗教的建筑风格(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印度教
三、知识提升
9.(广东汕头校级期中)在南亚能够看到的景观是( )
A B C D
知识点五 人口与经济
一、知识梳理
1.人口
数量 世界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之一,总人口约15.4亿(2009年),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分布 以印度人口最多,2009年达11.6亿。_________和孟加拉国的人口也都超过了1.6亿
2.经济
(1)南亚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以__________为主,畜牧业也占据重要地位。
农作物 名称 分布
粮食作物 ________ 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
小麦 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
经济 ________ 恒河下游
作物 棉花 ___________西部
(2)__________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工业门类齐全。近20多年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__________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二、知识闯关
3.关于南亚的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
A.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比较稀疏的地区之一
B.南亚人口约15.4亿(2009年),占世界人口的1/4
C.印度人口最多,已突破11.6亿(2009年)
D.巴基斯坦和尼泊尔人口也都超过了1.6亿
4.南亚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是( )
A.水稻、小麦 B.棉花、剑麻
C.棉花、黄麻 D.棉花、油棕
5.读图,可以看出印度农作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此区域性分布的主要依据是( )
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A.适应不同地区农民的种植习惯
B.符合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习惯
C.充分利用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
D.有利于发展节水农业,使用喷灌、滴灌
三、知识提升
6.(年山东东营中考)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目前人口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印度人口众多产生的影响有( )
①劳动力充足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资源、环境压力大 ④劳动力素质高
⑤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读南亚地区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7.(山东青岛中考)据图可知,有关南亚农作物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棉花分布在东北部地区
B.小麦分布在恒河三角洲
C.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西部沿海
D.黄麻分布在印度河平原
8.(山东青岛中考)图中四城市中,最适合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位置与国家
1.中部 印度洋 孟加拉湾
2.尼泊尔 印度 巴基斯坦 斯里兰卡
3.B 南亚次大陆通常是指喜马拉雅山脉以南亚洲大陆的南延部分,喜马拉雅山脉使之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读图可知,图B能准确表示南亚次大陆的形状和轮廓。
4.A 南亚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北回归线穿过南亚中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5.B 读图可知,图中序号依次指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知识点二 三大地形区
1.喜马拉雅山脉 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
2.巴基斯坦 阿拉伯海 印度 孟加拉湾
3.A 沿78°E线南亚自北向南的地形区依次是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4.A 读图可知,图中R1为印度河;印度河发源于中国西藏境内喜马拉雅山脉,注入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
6.D ①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②恒河主要流经印度,注入孟加拉湾。
知识点三 一年分三季
1.热带季风 3.(1)西南 (2)旱涝
4—6.C D B 南亚的降水主要来自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西南季风。南亚东北部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主要原因是多地形雨。南亚西南季风不稳定,会形成水灾或旱灾,会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
7.D 由图示风向可以看出,印度正盛行西南季风,正值湿热多雨期,同时也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知识点四 宗教与社会
1.佛教 印度教
2.斯里兰卡 印度 巴基斯坦
3.印度教 伊斯兰教
4.泰姬陵 伊斯兰
5.D 本题考查发源于南亚的宗教。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地区。
6.A 本题考查南亚的宗教及分布。虽然古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但印度人现在信奉佛教的已经不多,印度人多信奉印度教。
7.D 图中A是埃及的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B是缅甸仰光的大金塔,C是柬埔寨的吴哥窟,D是印度的泰姬陵。
8.B 本题考查对印度泰姬陵的认识。泰姬陵圆顶高耸的尖塔体现了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
9.A A为泰姬陵,位于南亚;B为迪拜帆船酒店,位于西亚;C为新加坡鱼尾狮雕像,位于东南亚;D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位于非洲的埃及。故A符合题意。
知识点五 人口与经济
1.巴基斯坦
2.(1)农业 水稻 黄麻 德干高原 (2)印度 航空航天
3.C 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区之一,总人口约15.4亿(2009年),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以印度人口最多,2009年达11.6亿。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人口也都分别超过了1.6亿。
4.C 本题考查南亚的经济作物。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和小麦,主要的经济作物有棉花、黄麻等。
5.C 从图中可以看出,印度的西北部降水少,适合小麦生长;印度的东北部降水多,适合水稻、黄麻生长。因此印度农作物区域性分布的主要依据是充分利用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
6.A 根据题干第二人口大国,目前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这一信息,可知本题选A项。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国防兵员不足、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住房紧张、交通堵塞、就业困难、资源环境压力大,受教育程度低等问题,但也会使劳动力充足、消费市场广阔等。
7.C 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黄麻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气候湿热的恒河三角洲。
8.A 发展工业要考虑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等因素。图中①城市孟买,靠近棉花产区,适合发展棉纺织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