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13 22:1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
——问题驱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教材问题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4章第一节的内容。加深对细胞膜的认识与理解,为跨膜运输方式的学习作下铺垫,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中本节课一共出现了15个问题,其中“问题探讨”3个,“本节聚焦”3个,“思考与讨论”4个,“与生活的联系”1个,“探究”4个,“与社会联系”3个,“练习”1个,“正文”6个,数量比较多。
问题的质量比较高,具体分析如下:
(1)体现了本节课的知识构架、学习的重难点,如“本节聚焦”的3个问题: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或失水、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说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
(2)问题与生活联系密切:“与生活的联系”、“与社会联系”、“练习”的5道题提及到了咸的食物、饮料、轮作等,与生活息息相关。
(3)问题难度控制比较合适,如:“问题探讨”的②、③,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稍加分析能推导出新的知识,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同时增强学生的信心。
(4)问题的逻辑性较强,如“正文”中的问题:原生质层是不是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呢?植物细胞还具有细胞壁,它对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没有影响呢?这两个问题设置的逐步深入,启发学生思考。
但是课本中的问题也有设置不合理之处:
(1)有些问题太过粗犷,学生难以回答,如“问题探讨”①: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教师需拆分成小问题逐步引导:蔗糖分子能通过半透膜从漏斗运动到烧杯中吗?为什么?所以能通过半透膜运动的是什么分子?(水分子)从宏观来看,水分子怎么运动?从微观来看,水分子是否单向运动?漏斗中的水有无运动到烧杯中?水分子会无限升高吗?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2)有的问题顺序逻辑不够清晰,上课需做一定的调整,如可把“与生活的联系”的问题提到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前,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例子中入手,过渡到理论的学习。
(3)有的问题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探究”②假如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反而会使学生困惑。
(4)有的问题跳跃太大:如“思考与讨论”③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决定于什么条件?问题③只提到了吸水现象,问题④直接分析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情况,学生可能感觉到一定的困惑。可在中间加入问题“细胞什么情况下失水?”
(5)有的问题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难度过大,新课分析会感到吃力,如:“资料分析”①水稻培养液里的Ca+ 和Mg+ 浓度为什么会增高?这问题挪至第3节课学习。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所观察,有一定的基础回答“与生活的联系”、“与社会联系”、“练习”的5道题中的现象问题,但是对于现象的原因类问题难以回答。学生根据常识可以“思考与讨论”①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吗?以及“讨论”②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有差异性吗?
三、教学重难点
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重点);渗透作用(难点)。
四、教学策略
问题驱动、学案导学、多媒体辅助
五、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 展示动画、创设问题情境: 小明为了让他的植株长得更好,有更多的营养,他就为植株施了一整瓶化肥。 结果,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苗竟然萎焉了。 于是小明上网查了一下资料,原来这是焼苗现象, 是渗透作用。那么什么是渗透作用呢? 观察图片,思考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热情。
二、渗透作用 1、讲解渗透装置 创设问题情境: 如果长颈漏斗和烧杯之间没有任何的间隔,将会出现什么情况?从而引出扩散现象。 举生活中的扩散例子,如气味分子、滴墨水至清水中。 创设问题情境: 如果漏斗和烧杯之间加了一层特殊的膜——半透膜(讲解半透膜的概念,可用滤茶膜比喻)将会有什么不同现象呢?为什么? 2、讲解渗透作用 让学生预测液面将发生的变化情况,并从以下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分析液面变化的原因: (1)蔗糖分子能通过半透膜从漏斗运动到烧杯中吗?为什么? (2)所以能通过半透膜运动的是什么分子?(水分子)(3)从宏观来看,水分子怎么运动? (4)从微观来看,水分子是否单向运动?漏斗中的水有无运动到烧杯中? (5)水分子会无限升高吗? 创设问题情境: 如果半透膜换成是纱布,会有什么现象? 如果清水换为是30%的蔗糖溶液,会有什么现象? 让学生预测结果,归纳总结出渗透作用的概念以及条件 3、练习 观察渗透装置 完成学案,思考问题。 预测液面的变化情况,分析液面变化的原因 思考问题,预测实验现象,归纳渗透作用的概念以及条件 完成练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贴近生活,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摸清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以便于帮助纠正学生的错误性概念 将问题拆分成小问题,环环相扣,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掌握实验现象的原理 锻炼学生的思维,检测学生对于渗透实验的掌握程度 进行自我诊断和知识提升,为学习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铺垫基础
三、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创设问题情境:小明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合理施肥,收获了蔬菜之后制成咸菜,小明吃咸菜的时候,口腔上皮粘膜细胞会有什么感觉呢?为什么? 1、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例,分析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展示红细胞在电镜下吸水和失水的显微结构图 提出问题:红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和失水呢? 2、动物细胞与渗透装置的比较 提问:红细胞这种吸水和失水是渗透作用吗? 符合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吗? 3、应用提升 问题:为什么只能往人体注射生理盐水,不能随便抓一把盐制成盐水或者用清水往人体内注射? 4、归纳小结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思考问题 观察图片 完成学案 思考问题 完成学案 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引起学生关注生活现象,思考现象背后的生物学知识 展示电镜下的图片具有说服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联系前面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前后知识的能力 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的重要性
四、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小明明白口腔上皮粘膜细胞失水的原因后,他想起他之前萎焉的植物,也是发生了渗透作用。 那植物的渗透作用和动物的渗透作用是否一样呢 植物细胞的结构 问题:首先回顾知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讲解原生质层的概念。 2、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现象 展示视频 3、植物细胞与渗透装置的比较 问题:小明已知植物细胞的失水是渗透作用,那么什么结构是半透膜?哪里存在浓度差? 4、归纳小结,扩展提升 创设问题情境:当你做糖拌番茄时,加入糖,过一段时间有什么现象?腌制的萝卜形态上有什么变化? 如果滴加的是浓度过高的蔗糖溶液,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小结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因 思考 回忆知识 阅读课本 完成学案 观察现象 归纳信息,完成学案 完成学案 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前面的问题情境相呼应,使整个课堂保持连贯性 巩固学生前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书本知识的能力 视频直观、真实地展示了实验现象,具有说服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知识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联系前后知识的能力。 解决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形成完整的生物学知识网络结构
五、其他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创设问题情境:小明豁然开朗。但他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是否所有的物质跨膜运输都和水一样呢?他通过查找资料,发现碘离子是从浓度低的环境进入浓度高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说明了什么? 思考问题 连贯的知识网络结构
六、总结
六、板书设计
1、渗透作用
概念:溶液浓度低→溶液浓度高
(水分子多)→(水分子少)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例)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洋葱成熟的表皮细胞)
4、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