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18教师卷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单选题
1.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这些计划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也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两位领导人所要表达的相似思想是( )
A.自由放任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 B.社会保障体系不利于社会稳定
C.社会福利政策已不适应新形势 D.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平衡
2.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关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
A.17 世纪初,法国颁布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济贫制度
B.19世纪80年代,美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等方面
C.1935年, 《社会保障法》 颁布,标志着德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D.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3.在中世纪的欧洲,农奴的法律定义指向“受束缚于土地”。每位农奴都可以从封建领地上分得一份耕地耕种,这种“占有”相当稳定,不用担心被驱逐,还能世代相袭。同时,所有人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耕地周围的天然草地、沼泽、森林。材料反映( )
A.法律限制领主占有土地 B.农奴对土地具有使用权
C.庄园全部由农奴来耕种 D.领主难以维持庄园秩序
4.下边展示的是西方某国在某-时期形成的政治制度结构图。图片展示的是( )
A.议会君主制 B.等级君主制 C.君主立宪制 D.民主共和制
5.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
A.受到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的影响 B.能减轻国家的负担,有利经济发展
C.是欧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物 D.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6.从1951年我国制定的第一个社会保险法规至今,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目前,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94.6%的人口。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
A.已经是世界上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B.基本继承欧美的社会保障制度
C.加重国家财政负担,不利于社会稳定 D.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7.13世纪的庄园法庭记录中曾出现过以下案件;村民特纳斯及村里其他人在约克福德庄园领主所属的刚收割完的牧场上放牧,违反了法律,但开庭三次争执不下,最终以庄园主人到来并原谅了这些村民而结束。这一案件( )
A.说明中世纪欧洲阶级矛盾弱化 B.是庄园封闭性的体现
C.反映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 D.彰显了法律至上原则
8.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感到入不敷出,难以把“福利国家”维持下去。从二战后到20世纪 80年代中期,英国的社会福利开支增长了4倍,每年达400亿英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二战后初年仅占4.7%)。这说明英国的福利制度( )
A.适应了时代发展趋势 B.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C.使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D.缓和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9.欧洲国王与城市联盟发端与10世纪。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在市民阶级的大力支持下,1202年,借口英王约翰不履行封臣义务,宣布剥夺他在法国的全部领地。据此判断,市民阶级( )
A.拥护王权,反对城市自治 B.逐渐成为新兴的政治力量
C.实力雄厚,享有特殊权利 D.已经成为执政的统治阶级
10.某学者认为,近代以来,法国的市镇扮演着如下角色:一方面行使治理的职能,承担了国家许多职责,如组织选举等;另一方面,市镇是法国民主和自治的象征,市镇的任何利益,居民都能够通过市镇公决进行商讨。该学者意在强调近代以来法国市镇( )
A.利用双重身份整合基层社会 B.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C.构成对中央集权的严重威胁 D.发挥了代议制民主的优势
11.16世纪以前英国救济贫困多是通过教会、修道院、教会医院和同业行会进行,属于民间或者宗教性质的救援活动。1601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济贫法,规定地方的治安法官可以教区为单位进行社会救济、征收济贫税和核发救济费用等。该法律的颁布( )
A.扩大了治安法官的司法权力 B.弱化了教会的社会救助功能
C.明确了救济贫困是政府的职责 D.发展了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12.关于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著名历史学家齐思和有这样的描述:“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民进行剥削,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政治、社会附属)’,有统治、惩罚农民的权力。”由此可推知( )
A.领主可以随意剥夺农民的土地 B.农民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劳役
C.庄园农民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 D.庄园是一种社会经济政治单位
13.1834年,英国《经济法》明确规定接受救济的贫民必须以丧失个人尊严、自由与政治权利为代价。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贫困被认为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的后果应该由社会承担。这反映出( )
A.英国社会福利制度较为完备 B.社会保障理念由道义转向权利
C.人文主义思想影响非常深远 D.贫困是工业社会发展必然结果
14.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政治家普遍认为,一个普遍贫困的社会难以产生足够的购买力来维系资本主义积累的需求。因此,国家需要拥有一群思想上没有敌意的劳动力。为此,西方国家( )
A.开创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B.大力发展高新科技
C.发展知识经济增加社会财富 D.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15.“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享用一日三餐(三餐的内容不尽一样)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丰盛的晚宴……”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
A.中世纪西欧庄园 B.西周诸侯国
C.古代希腊城邦 D.印度种姓制度
16.下列关于西欧封建庄园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B.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C.领主的“直领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
D.领主可随时将分给自由农民的“份地”收回
17.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税起征点为800元,而2018年全国人大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并进行包括子女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赡养老人等在内的专项附加扣除。这一变化表明( )
A.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 B.个税征收制度更加完善
C.国民生产总值极大增长 D.国民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18.19世纪下半叶,德国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促进了社会民主党以及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在斗争中俾斯麦逐渐认识到“如果政府除了保障工人的劳动权利,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话,那么人们便不会投向社会主义民主党的怀抱”,19世纪末德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由此可知( )
A.德国政府致力于保障工人阶级权益 B.率先完成工业化是社会保障的经济基础
C.工人斗争客观上推动德国社会改革 D.激烈的政党斗争制约了德国的统一进程
19.马渭源在《马克斯·韦伯与中西传统社会结构对比研究》中指出,西欧封建制下封臣的服从具有双重性:封臣的服从除了对领主个人化的服务外,他还必须服从“一种有关责任与荣誉的相当严格的法典”。这表明( )
A.封臣与领主之间关系具有契约特征 B.封臣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C.封建领主对封臣可随意扩大权限 D.封建制下的权力具有绝对的专制性
20.下图为一生产组织的布局图。它是( )
A.中国魏晋的坞堡 B.罗马奴隶制庄园
C.西欧中古的庄园 D.北美奴隶种植园
21.当领主或者封臣离世后,他的产业和采邑土地,以及封建契约中规定的各项责任和义务,都要一起传给他的法定继承人。在很长一段时期,如果领主或封臣有几个儿子,则将遗产和封地平分,每一个儿子都有继承权。但是后来慢慢发展到只有长子可以获得继承权,这渐渐成为惯例,被称为“长子继承特权”。继承权的变化( )
A.削弱了封建贵族统治基础 B.伴生于法兰克王国的扩张
C.带动特权等级阶层的形成 D.根植于庄园自给自足经济
22.“13世纪以前,他们支付很少的货币地租,经常支付实物地租。他们每周几日在领主自营地上做各种各样的农活。他们的各种义务受习惯法的约束,不是由领主任意征纳的。”材料中的“他们”是( )
A.封建领主 B.城市市民 C.庄园农奴 D.神职人员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主要说明我国( )
A.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 D.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
24.如图漫画中的人物陷入“泥潭”,日显疲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难以避免 B.高福利与超前消费相辅相成
C.高福利可以缓解政府债务危机 D.债务危机将使社会保障制度被取消
二、非选择题
25.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的彰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5年8月,美国第一次通过了《社会保险法》。该法规定,对社会下层应实行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社会保险法》不仅有助于美国社会克服严重的“个人主义”,而且“让人们预先尝到了在运转中的福利国家的滋味”,为战后美国推行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罗斯福在对社会下层群众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对垄断资产阶级也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政策。1935年8月,美国实行了新的征税法,加重对高收入者和大公司的课税,把5万美元以上收入的附加税提高为31%,把50万美元以上收入的附加税提高为75%,还增加了财产税和赠款税,公司交纳的税额也有所增加。1936年的税收法促使大公司将利润尽量分配给股东,以便向股东们征收附加税。这些税法限制了财富的大量集中,加强了国家对私人垄断资本的限制。
——摘编自赵菊玲《罗斯福新政“评析”》
材料二 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1955年,国家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1958年,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两个养老保险制度在适当放宽养老条件和提高待遇标准的基础上作了统一规定,并一直沿用到1978年。
——摘编自《计划经济条件下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评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制度建立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简析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意义。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关于,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鏖战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喧嚣时代:20世纪的全球史》《极端年代》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就,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政府减少福利成为改革的内容之一。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自由放任政策,排除A项;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社会稳定,排除B项;材料反映要改革社会福利政策,社会福利政策仍是社会需要的。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D项正确;17世纪初,英国颁布济贫法,排除A项;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排除B、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每位农奴都可以从封建领地上分得一份耕地耕种,这种‘占有’相当稳定,不用担心被驱逐,还能世代相袭。同时,所有人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耕地周围的天然草地、沼泽、森林。”可见中世纪的欧洲,农奴虽被束缚于土地之上但对土地具有使用权,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农奴在领主的领地上从事繁重的劳役,法律并未限制领主占有土地,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庄园全部由农奴来耕种,排除C项;庄园制下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民进行剥削,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政治、社会附属)”,有统治、惩罚农民的权力。并不存在难以维持庄园秩序,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由材料政治制度结构图可知,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 ,因此,可判断其为等级君主制,B项正确;议会君主制一般指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其主要特点是:议会不仅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而且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议会选举产生的政府首脑组织政府,是真正的国家权力中心,排除A项;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务上的共和主义理想但不采用共和政体,排除C项;在民主共和制下,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生活,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D项正确;英国在17世纪初就颁布了济贫法,因此并不是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A项;社会保障制度会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排除B项;社会保障制度在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根据题干中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并日趋成熟,同时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可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旧在不断发展中,并不是世界上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排除A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欧美的社会保障制度有本质区别,排除B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据材料“最终以庄园主人到来并原谅了这些村民而结束”可知,庄园法庭中庄园主人的态度对案件结果有决定性影响,反映庄园法庭实质维护领主权益,C项正确;中世纪欧洲阶级矛盾尖锐,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庄园封闭性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的自给自足,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庄园主人个人意见可直接结束争议性案件,与法律至上的原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根据材料“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感到入不敷出,难以把‘福利国家’维持下去。”并结合所学可知,福利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但是从二战后到20世纪 80年代中期,英国的社会福利开支增长了4倍,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故从80年代开始,政府福利开支逐步减少,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是英国的福利制度适应了时代发展趋势,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在福利制度下,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如何,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福利制度缓和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根据材料“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在市民阶级的大力支持下,1202年,借口英王约翰不履行封臣义务,宣布剥夺他在法国的全部领地。”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逐渐形成,他们逐渐成为了新兴的政治力量,参与国家大事和政治生活,发挥的政治作用越来越大,B项正确;市民阶级并不反对城市自治,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出市民阶级实力雄厚,享有特殊权利,排除C项;在当时市民阶级并未成为执政的统治阶级,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一方面行使治理的职能”“居民都能够通过市镇公决进行商讨”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近代以来法国市镇既是国家的行政单位同时又是基层自治单位,利用双重身份整合基层社会,A项正确;法国市镇官员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排除B项;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直接民主,没有相关代议制民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依据材料“可以教区为单位进行社会救济、征收济贫税和核发救济费用等”,可知救济贫困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即由“教会、修道院、教会医院和同业行会”转变为“地方治安法官”,而“地方治安法官”属于地方政府组成人员,据此可知,《济贫法》的颁布使得救济贫困成为政府的职责所在,C项正确;地方治安法官“社会救济、征收济贫税和核发救济费用”等行为属于其“救济贫困”的职责范围,不属于其“司法权力”的范畴,排除A项;题干内容中“地方的治安法官可以教区为单位进行社会救济、征收济贫税和核发救济费用等”体现出社会救济贫困的主体出现了变化,但是并没有述及“教会”在社会救济贫困中职能的弱化,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7世纪初颁布了济贫法,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开始,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并不是“发展了”英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材料“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民进行剥削”“有统治、惩罚农民的权力”体现的是中世纪的欧洲庄园具有政治、经济双重性质,D项正确;农民的份地,领主不能随意剥夺,排除A项;材料与农民为领主服劳役无关,排除B项;庄园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政府对贫民的救济由以丧失个人尊严、自由与政治权利为代价,到“这种不幸的后果应该由社会承担”,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影响非常深远,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是否较为完备,排除A项;必须以丧失个人尊严、自由与政治权利为代价的说法体现不了道义,排除B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贫困是工业发展的另一个负面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消费者无力消费的危害,为此,西方国家通过完善福利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D项正确;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发展新模式,排除A项;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和发展知识经济会促进社会整体经济发展,但不是专门解决消费者无力消费的问题,排除B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根据材料“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享用一日三餐(三餐的内容不尽一样)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丰盛的晚宴”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地方领主为其家庭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因此材料内容体现的是中世纪庄园,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诸侯国没有“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的情况,并且没有领主和农奴,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城邦实行民主政治体制,不符合材料“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的丰盛晚宴”,排除C项;种姓制度是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以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印度的种姓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6.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9世纪开始,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在领主的统治下,庄园是一个庄园的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直领地”面积约占庄园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佃户通过为领主劳动取得“份地”生活。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所以,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ABC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7.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国家提高了个税起征点,随着普通民众生活成本的增加,政府又增加了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这表明我国的个税征收制度更加完善,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排除A项;材料信息推断不出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排除C项;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不能说明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排除D项。故选B项。
18.C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工人运动和工人政党的蓬勃发展,迫使德国政府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这说明工人斗争客观上推动德国社会改革,C项正确;当时德国政府代表的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利益,“致力于保障工人阶级权益”的表述不当,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德国率先完成工业化,而且当时德国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中,排除B项;1871年德国就已经完成统一,而且材料也没有涉及德国统一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19.A
【详解】由材料可以看出,领主与封臣的特定权限只能基于效忠与服从的契约关系,这种义务是由一种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荣誉法典所规定的,A项正确;B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B项;C项表述不符合事实,排除C项;D项错在“绝对的专制性”,排除D项。故选A项。
20.C
【详解】布局图中有教堂、领主城堡,这说明这是西欧中世纪的庄园,C项正确;魏晋的坞堡没有教堂,排除A项;罗马奴隶制庄园没有领主城堡,排除B项;北美的奴隶种植园中没有领主城堡,排除D项。故选C项。
21.C
【详解】材料显示,继承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由所有儿子平分到长子独享继承权,并成为惯例,长子容易成为骄傲蛮横的贵族地主,从而形成等级与特权,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特权贵族阶层是西欧封建贵族统治的基础,排除A项;法兰克王国陷入分裂是公元9世纪,而“长子继承特权”发生在中古时期的后期,排除B项;在中世纪早期,贵族的地位完全依据个人能力、勇敢程度、领导才能等进行评估确立,这主要是因为中古时期早期,战争与扩张是主要的社会发展状况,随着局势的基本稳定,后期才会出现“长子继承特权”,由此可以看出,继承权的变化主要根植于西欧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22.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欧洲,庄园中领主自营地由农奴耕种,农奴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还要向领主缴纳租税,因此材料中的“他们”是庄园农奴,C项正确;A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城市市民有一定的自主权,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D项涉及的是宗教问题,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3.B
【详解】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可知,通过宪法的不断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B项正确;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材料中体现的信息不足,排除A项;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不符合史实,中国的公民社会福利水平在不断的提升,排除C项;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说法不够全面,排除D项。故选B项。
24.A
【详解】根据材料“漫画中的人物陷入‘泥潭’,日显疲态。”可知,战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高福利、超前消费等,一方面缓和了社会矛盾,但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导致政府债务危机的发生,由此可知,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难以避免,A项正确;高福利与超前消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排除B项;高福利可以缓解政府债务危机,说法绝对,排除C项;债务危机将使社会保障制度被取消,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25.(1)内容:对社会下层施以救济和保障;对高收入者增税;限制私人垄断资本。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美国克服经济危机;为美国二战后的福利国家建设奠定了基础。
(2)特点:覆盖人群广;以宪法为依据;保障类型多样化;保障资金由国家承担。意义: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详解】(1)内容:根据材料一中“对社会下层应实行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可知,对社会下层施以救济和保障;根据“加重对高收入者和大公司的课税”可知,对高收入者增税;根据“对垄断资产阶级也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政策”可知,限制私人垄断资本。影响:根据材料一中“这些税法限制了财富的大量集中,加强了国家对私人垄断资本的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美国克服经济危机;根据“有助于美国社会克服严重的‘个人主义’”可知,缓和了社会矛盾;根据“为战后美国推行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可知,为美国二战后的福利国家建设奠定了基础。
(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 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可知,以宪法为依据,覆盖人群广;根据“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等信息可知,保障类型多样化,保障资金由国家承担。意义:综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可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6.示例书名:《伟大的年代》论证: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人类在一百年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而这些成就影响着人类命运。
20世纪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进步。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通讯技术、化工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丰富了人类生活;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原子能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发展,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从无到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一个缺口,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社会主义运动在东方开花结果,极大地发展了国际社会主义。
20世纪的世界历史取得的成就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它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年代
【详解】示例书名:根据材料“《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鏖战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喧嚣时代:20世纪的全球史》《极端年代》”可知,这些著作涉及的是20世纪,根据材料“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拟出书名《伟大的年代》论证:论证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在各领域的成就,如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同时对20世纪的成就进行简要评价。具体论证如下: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人类在一百年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而这些成就影响着人类命运。
20世纪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进步。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通讯技术、化工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丰富了人类生活;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原子能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发展,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从无到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一个缺口,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社会主义运动在东方开花结果,极大地发展了国际社会主义。
20世纪的世界历史取得的成就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它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年代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