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米作单位量长度学案(一)
年级 二年级 备课教师
教学课题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的内容,课堂活动1,2题及练习十四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2.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正确测量生活中较长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体会测量长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1米,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1米的概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呈现 情境导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和“分米”,还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你能量出我们的黑板的长度来吗 教师:哪两位同学愿意来量一量 (请两位同学用学生尺量黑板长度。)经过刚才的测量,有什么感觉 学生:黑板很长,用学生尺量要很多次才能量完,很不方便。 教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可以用长一些的尺子来量,用大一点的单位来量…… 教师:请大家看教科书第62页的第一段话,把它读一读。 学生读后,教师拿出米尺,给同学们介绍1米的长度,认识米尺。 [板书课题:用米(m)作单位量长度] http://www.21cnjy.com/ 学生实际量,思考
目标展示 1.认识米尺,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掌握米和分米,厘米间的坦率。 3.会用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引导自学 1.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或距离,通常用什么作单位? 2.1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 3.1米到底有多长,用手比划1米。 4.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5.用米作单位量黑板的长度。 根据自学提示自学教科书62、63页上的例1。
探究交流 1.把自学中的收获和问题与小伙伴分享、交流。 2.请同组的小伙伴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 3.小组长把小伙伴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好。 4.小组汇报本组同学的收获。 5.报告员把小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解答。 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
精讲释疑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量较长物体的长或距离,要用米作单位,明白1米=100厘米,1米=10分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两臂比划一米的长度,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再让学生找生活中大约1米的物体。最后让学生正确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学生提出质疑,教师讲解。
检测练习 完成书64页的课堂活动
尚美评价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表现,小组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然后教师评价。
教学板书 设计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米(m) 1m=100cm 1m=10dm
教学反思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学案
年级 二年级 备课教师
教学课题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52页的内容,完成练习十二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1厘米,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概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呈现 情境导入 孩子们,在蚂蚁王国里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有一天,一阵狂风,把小桥的扶手给刮断了,这可怎么办呢?蚂蚁们非常着急,他们准备再用木头做一根扶手,可是,他们不知道该做多长。孩子们,你们能帮帮蚂蚁们,告诉他们扶手有多长吗?师:扶手到底有多长呢?在你们桌上都有一根和扶手同样长的小棒,把它举起来,下面可以用你们桌上的工具,在小组里量一量,扶手有多长。 师:都量好了吗?哪位同学愿意大声告诉同学们,你量的扶手有多长?(几个生答)师:那奇怪了,同样长的扶手,为什么大家量出的长度不一样呀,这是为什么呀?生:因为他们选用的工具不一样。师:哦,原来是大家选用的工具不一样。那如果我们要得出一个具体,统一的答案,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来测量比较好呢?生:尺子。 听故事,看大屏,用桌上的工具量长度。
目标展示 1.认识直尺。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引导自学 1.自己在直尺上看一看,直尺上有些什么? 2.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1厘米。 3.找一找生活中大约1厘米和长的物体。 4.怎样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学生自学P55上的内容和56页上的例1。
探究交流 1.把自学中的收获和问题与小伙伴分享、交流。 2.请同组的小伙伴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 3.小组长把小伙伴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好。 4.小组汇报本组同学的收获。 5.报告员把小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解答。 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
精讲释疑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要重点讲解让学生知道直尺上有些什么,让每个学生都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建立1厘米的概念,并用直尺正确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学生提出质疑,教师讲解。
检测练习 量一量,纸条有多长。 用手势判断。 量正方形纸片的边长,铅笔的长和练习本的宽。
尚美评价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表现,小组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然后教师评价。
教学板书 设计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长度单位:厘米(cm) 0刻度-:起点
教学反思教学课题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5课时
学案使用者 第 周星期 用
教学 目标 课(章节)教学 目标 1、 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 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 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 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准备与手段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集体备课时间 年级 科第 周星期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第一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
年 月 日 编写人: 组长:
年级 二年级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P2~3及P4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所需资源 反思与评价
环节一、谈话引入 环节二、探究新知 环节三、巩固练习, 环节四、课堂总结 环节一、 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环节二、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一庹( 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 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l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5呢?我们发现了什么?(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很短。)是呀,1厘米确实很短。 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课件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你也能用l厘米说一句话吗? 3.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O到7呢? 4.教学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把尺的刻度O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提醒学生注意在测量时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测量的物体边上,沿着物体的直边来量,量时要按紧尺子。 (2)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怎么量?(把尺的刻度2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把大数减小数,就是这张纸条的长度。) 新 课 标第 一 网 环节 三、 1、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题。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说出手掌的宽和一拃的长大约是几厘米。 说明:接近8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8厘米。 环节四、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环节一、 学生思考, 环节二 学生自由发言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生1:5拃。生2:5拃半。 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新课 标 第 一网 学生积极发言 学生自主学习 同桌合作量一量。再汇报交流。 实践应用。拿起数学书,找到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估计这条短边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看你估计得是否准确。再量一量数学书长边的长。 环节 三、 自主练习 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厘米?测量从脚尖到脚尖的距离 环节四、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还认识了1厘米的长度,并会用手上的尺子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多媒体课件、 米尺。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教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操作、思考、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认识厘米的时候,先呈现给学生1厘米的表象,再让学生说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田字格的宽,食指的宽,图钉的长等,加深对1厘米表象的认识。 本节课不足之处在于认识尺上的刻度0及由于学生带的尺子规格不同,演示的尺子又距离比较远,因此花的时间比较多,以致后面的练习进行地比较仓促。
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 厘米cm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法:把尺的刻度O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用米作单位量长度导学案(二)
年级 二年级 备课教师
教学课题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页例3,练习十三4~10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能解决有关长度计算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呈现 情境导入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测量较长物体或距离时使用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米),米用什么字母表示 (m),米与另一个长度单位——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100厘米)教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用米作单位来测量长度。 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目标展示 1.进一步掌握用米作单位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能解决有关长度计算的简单问题
引导自学 1.量比较长的距离,还可以用什么量? 2.估一估教室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3.用卷尺量一量。 4.说一说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根据自学提示自学教科书63页上的例2。
探究交流 1.把自学中的收获和问题与小伙伴分享、交流。 2.请同组的小伙伴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 3.小组长把小伙伴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好。 4.小组汇报本组同学的收获。 5.报告员把小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解答。 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
精讲释疑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量较长物体的长或距离,也可以用卷尺。用软尺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或距离时,一定要注意:1。物体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另一端离数学几最近,就是大约几米。2。在小组同学合作测量时一定要注意,把尺子拉直。3。读数时一定要看清离尺子上哪个数字最过就大约是几米。 学生提出质疑,教师讲解。
检测练习 填合适的单位 一支粉笔长约8( ) 教室门高约2( ) 妈妈的鞋跟高约6( ) 小力的身高约125( ) 一张床长约2( ) 黄瓜长约20( ) 一座楼房高约15( ) 旗杆高约15( )
尚美评价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表现,小组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然后教师评价。
教学板书 设计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量较长的距离,可以用卷尺 教室长大约是9米,宽大约是7米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