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明确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每个人都肩负着继续探索的重任。
2.学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学习方法与媒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 学案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说一说:你认为地球是什么样子?
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环节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活动一:读课本图1.1,了解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活动二:阅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材料,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归纳:地球的形状
活动三: 读图1.2用哪些资料数据可以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 ,地球的表面积约 ,
地球最大周长约 。
活动四:感受地球的大小,用学校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约相当于( )个足球场的总面积
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约相当于( )个400米跑道的总长
环节二: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活动五:1、 观察地球仪(图1.3),请同学们动脑筋思考:
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②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2、观察图1.4,在右图中
(1)描画并背诵下列概念
地轴
北极
南极
(2)描画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
南回归线
三、整体建构:
四、当堂测试:
1、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棋盘似的正方体 B.倒扣的盘子 C.圆形 D.球体
2、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排列正确的是:( )
⑴麦哲伦环球航海成功 ⑵ 天圆地方 ⑶ 太阳和月亮 ⑷人造卫星拍摄了地球照片
A.⑴ ⑵ ⑶ ⑷ B.⑵ ⑶ ⑷ ⑴ C.⑵ ⑶ ⑴ ⑷ D.⑷ ⑶ ⑵ ⑴
3、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 )
A. 5.1亿千米 B. 5.1亿平方千米 C. 5.1亿立方千米 D. 5.11平方千米
4.在下图中填注有关地球大小的数据
5、在地球仪简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分别是:
A______ ___ B____ _____
a___ ______ b___ _____
c_____ ____ d_____ ____
e______ ___ f_______ ___
五、课后达标题
学习检测
填充图册
要求学生自己回家试试制作地球仪
六、背诵内容
背诵整体建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