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交替。
(3)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
学习方法与媒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 学案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什么是经纬网?
2、经纬网的作用有哪些?
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环节一:认识地球的自转
活动一:读教材P12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
思考:(1)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感到的是天转,而不是地转?
(2)哥白尼的“日心说”观点内容是什么?
活动二:找一个学生到讲台前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其他学生注意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他演示的地球自转是否正确?
2、地球自转围绕的中心是什么?
3、什么是地球的自转?
归纳:地球自转的定义
活动三:教师演示地球的自转,让学生注意观察自转方向
总结:地球自转的方向 。在北极上空看是 方向,在南极上空看
是 方向。
特别说明:不论从哪个方向看,地球自转都是 。顺时针和逆时针只是在两极上空看到的运动,可以以此来判断南北半球。
活动四:模拟试验
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看看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交替现象。
思考讨论分析问题:
1、如果地球是个透明的球体,地球上是否有昼夜现象?
2、如果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地球上是否有昼夜现象?
3、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现象还是昼夜交替现象?
归纳总结:
①由于地球是一个 的球体,在任何时刻,
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被太阳照亮
的半球是 ,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
是 。
②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地球朝向太阳的半球是 ,背着太阳的半球
是 。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地球表面就产生了 。
4、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长时间?
结论:地球自转的周期 ,
也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活动五:完成课本P12活动
在同一个时刻,中国北京的畅畅和美国纽约的姨妈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总结:
由于地球自转,经度不同的地方, 是不同的。
环节二:认识地球公转
活动一:观察图,讨论以下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
2、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否来回摆动?
总结:
1、地球公转与自转方向一致,都是
2、地球的公转特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 ,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强调地球公转运动时的两个不变: 、
三、质疑问难:根据情况定时间
四、整体建构:
五、当堂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
A.一周 B. 一天 C.一月 D.一年
2.我们每天由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远送黄昏的落日,这是由于( )
A.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B.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自东向东自转
3.地球上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C.地球的自转 D.高低纬度差异
二、绘图:在下列三幅图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
S
N
N
S
)
六、课后达标题:
学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