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撒哈拉以南非洲基础训练
结合所学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知识,回答1~2题。
1.图中P点所在的海域是 ( )
图8—3—1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图中甲所在的区域是 ( )
A.维多利亚沙漠
B.塔尔沙漠
C.撒哈拉沙漠
D.阿塔卡马沙漠
3.非洲的最大岛屿是 ( )
A.马达加斯加岛 B.斯里兰卡岛
C.苏门答腊岛 D.格陵兰岛
4.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韵嫩叶,成群的斑马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和豹子紧追其后,赶上落后的斑马,饱餐一顿。这种景观出现在非洲的 ( )
A.热带沙漠中 B.温带草原上
C.热带雨林中 D.热带草原上
5.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征是 ( )
A.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B.以采矿业为主的经济
C.带殖民地色彩的“单一商品经济”
D.多种经营的民族经济
6.撒哈拉以南非洲储量居世界首位的矿产资源是 ( )
A.铁矿、锰矿
B.金刚石、黄金
C.石油、煤矿
D.铝土矿、铀矿
7.撒哈拉以南非洲农牧业生产长期落后的历史根源是 ( )
A.人口增长过快 B.自然环境恶劣
C.生产工具落后 D.长期受殖民统治
8.非洲一些国家为改变“单一商品经济”的局面,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
A.努力发展民族工业
B.全力销售外国工业产品
C.扩大某种初级产品的生产
D.提高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
9.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是 ( )
A.大洋洲 B.拉美地区
C.撒哈拉以南非洲 D.亚洲
10.“非洲的森林正在遭到破坏,土壤正在遭受侵蚀,耕地面积的扩大已经接近极限。”非洲国家要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 ( )
①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②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保护耕地,防止土地沙漠化③实施人工增雨和跨流域调水,解决旱灾 ④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用大型机械进行集约化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下列关于解决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问题办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力砍伐热带森林,将林地辟为耕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力开垦草原,将草地辟为耕地,大量种植粮食作物
C.在草原地区多放牧牲畜或到国际市场上大量购买粮食,以满足生活需要
D.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12.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你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 ( )
A.人13增长过快的问题
B.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C.肉类缺乏的问题
D.土地沙漠化的问题
13.有人称非洲是集“富饶大陆”和“饥饿大陆”为一体的大洲,这样称呼是因为在非洲 ( )
A.有钱人和穷人并存
B.自然资源丰富而粮食供应不足
C.国家有贫富之分
D.人口多而经济落后
参考答案
1.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大洲是非洲,它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P点海域是大西洋。
2.C
3.A
4.D
解析:由于热带草原气候的植被主要以草场或低矮的树木为主,赤道正好从非洲中部穿过,赤道南北热带草原气候的雨季正好相反,故食草动物随水草迁移,狮子等食肉动物也在这里生存。
5.C
6.B
解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被誉为“富饶大陆”。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剐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首位,故选B。
7.D
解析:本区的大多数国家以出口工业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为主,价格低廉。由于殖民主义者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撒哈拉以南非洲变成了殖民国家农矿产品的供应地和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本区工业制成品要从国外进口,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比初级产品高得多,因此,本区大多数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8.A
解析:非洲一些“单一商品经济”的国家,为了改变现状,正在努力发展民族工业。
9.C
解析: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更高。
10.A
解析:非洲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根本原因是人口过快增长和人口素质低。非洲国家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保护耕地,防止土地沙漠化,
11.D
12.A
解析:从人口、粮食、环境的内在联系出发,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首先要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13.B
解析:非洲面积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因而有“富饶大陆”之称;长期以来,本区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