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三语文(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三语文(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07 08:30:16

文档简介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语文  2013.11.11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运用(3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汲取(jí)  解剖(pāo) 狡黠(xiá) 锲而不舍(qiè)
B.别墅 (shù) 忏(chàn)悔 骈进(pián) 相形见绌(chù)
C.提 (dī) 防 棱(léng)角 褴褛(lǔ) 恪(gē)尽职守
D.污秽(huì) 戍守(shù) 祈祷(qǐ) 矫(jiǎo)揉造作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现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B.我们都爱读丁立梅的文字:她的文字,记言记事巧妙生动; 她的文字,抒情达意温暖柔软。
C.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包子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卖——包子”,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D.我很想清楚地知道这件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问题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经过“师生共读一本好书”的活动,使我们学校书香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B.在“叶圣陶杯”语文课堂大赛上,树人学子的精彩表现博得在场老师阵阵喝彩。
C.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养成,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真实自我的发现。
D.在信息时代,能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4、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家》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再加上她朗读得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大家认为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 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林中小溪》选自《林中水滴》,苏联作家普里什文通过诗歌一样的语言带领我们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
B.《凉州词》作者是王之涣,唐代诗人。其诗善写边塞风光,意境雄浑。“凉州词”是唐代乐府《凉州歌》的歌词,属乐府歌,多以边塞生活为题材。
C.《关雎》描写了一个男子思慕女子时的心情,反映了他追求美好婚姻的愿望。全诗充满了健康向上的精神,歌颂了纯真的爱情。
D.《醉翁亭记》通过醉翁亭周围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喜爱和消极遁世的情怀。
6、下列一段话的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安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 ,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 ,但他的五尺之躯却难以见容当权派。 ,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①不平则鸣,有感而发 ②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③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④流芳百世,冠绝一时
⑤无论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 ⑥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7、根据拼音用正楷在田字格中写汉字。(4分)
“阅读是看图书”是国际héng量国民阅读率的标准。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这个出版大国却是阅读小国。如此一来,能纳入书虫们推崇的阅读第四个广度的人更是凤毛lín角。这丈量出了一个浮zào焦虑的、急功近利的社会,这kuī视出了社会整体素养不足的重要原因,这映射出了人们信仰缺失、心灵难以安放的现实。
8、默写。(9分)
(1)衣带渐宽终不悔, 。
(2)浮光跃金, 。
(3)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无可奈何花落去, 。
(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6) ,行成于思毁于随。
(7) ,在河之洲。
(8)《与朱元思书》中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文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
9、书香校园(5分)
(1)经典好书推荐,请你从内容和主旨两方面向师生推荐《格列佛游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学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拟一段开场白。(60字以内,围绕主题,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60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10-11题。(5分)
(甲)相见欢 李煜(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乙)秋夜 朱淑真(宋 )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结合语境品味“烛花频剪欲三更”中的“频”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说说两首诗在情感上有什么异同之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2—15题。(16分)
江天一传
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尝语人曰( ) (2)县令傅岩奇其才( )
(3)便要还家( ) (4)乃丹书帛曰( )
1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躬畚土筑垣以居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B.事其母及抚弟天表 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C.盛暑则暴酷日中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D.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
14、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江天一是怎么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何为幸福》,完成16-19题。(13分)
何谓幸福  
何启治
  ①在人世间,人人都渴望幸福——那种让人心情舒畅、称心如意的境遇和生活。
 ②而托尔斯泰告诉我们: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③也许,托翁在《安娜 卡列尼娜》开篇头一句话所说的意思有所特指,而我在经历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却不再犹豫地对自己,也想对读者说:与其说每个人心里向往的幸福大都相同,还不如说,幸福其实也只能是各人有各人的幸福。
  ④首先,幸福因人而异。
  ⑤伟大的政治家不仅为自己的国家、民族创建殊勋伟业,还想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多做贡献,这是他心里渴望的幸福;而一位普通劳动者所渴望的幸福不过是辛勤劳作后的丰收和殷实的日子。教师以为社会培育有用的人才为幸福,战士以为保卫祖国而献身为幸福,科学家以在自己所迷醉的科研领域中驰骋为幸福,而贪婪的商人当然视巨额利润为最大的幸福,赌徒自然只想大把大把地赢钱。一个懒惰的美籍华人小伙子曾一点都不难为情地对我说,如果什么活都不用干,手里又有很多钱,想怎么吃喝玩乐就怎么吃喝玩乐,那就太幸福了。
  ⑥其次,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幸福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企盼。
  ⑦对天真烂漫的孩子来说,跟着父母出游,得到一件漂亮的衣服,一件精美的玩具,一些可口的糖果点心,就能满足他们对幸福的渴望。对刚刚成年的年轻人而言,成绩优秀,学业有成,异性的爱恋,网上的遨游,往往都是他们所憧憬的幸福。而人到中年所追求的,自然就应当是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和美了。至于老年人,那“健康是金,平安是福”也就道出了他们对幸福的企盼了。
  ⑧但是,幸福和不幸,其实融注在人们每天的日子里。应该说,幸福还因每个人不同的生存境遇而有别。
  ⑨当你跋涉在沙漠戈壁滩上渴得嗓子冒烟的时候,一杯清水就意味着幸福;当你爬行在黄山那段不到两米宽的“鲫鱼背” (两边都是云遮雾罩的深渊)上战战兢兢时,能安全到达目的地就是幸福。对于一个被无边的忧郁所包裹的孤独者,真挚的呵护,友善的关爱,就是他(她)的幸福。在“大跃进”过渡到大饥荒的年代,对于在饥饿和浮肿中艰难度日的人,不要说什么美味佳肴,只需一个菜窝头,几根手指粗细的胡萝卜,也就意味着幸福。在以极“左”为特征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当你被推来搡去,被带铜扣的皮带抽打,被连着几天几夜的“车轮战”式的批斗折腾到出现幻视幻听的时候,别说是安卧床榻,就是能短暂地让你坐在椅子上,或靠在墙角上打一会儿盹,也就得到一时的幸福了。
  ⑩可见,幸福真是因人因时因境遇之不同而有别。除了真正的违法犯罪分子应当受到法律的惩处之外,我惟愿每一个人每一天都能得到幸福——用你辛勤的劳动,用你真挚的爱,用你的智慧和勇气去赢得应该属于你的真正的幸福。
16、文章开篇引用托尔斯泰的话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⑦自然段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结构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依照下面的例句仿写句子(不能重复原文)。(2分)
当你跋涉在沙漠戈壁滩上渴得嗓子冒烟的时候,一杯清水就意味着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泥泞》,完成20-24题。(21分)
泥 泞
迟子建
①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源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
②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③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撤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农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已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混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④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⑤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⑥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朦胧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⑦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时,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 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20、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赏析第②段中“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她“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这看似矛盾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肮脏的泥泞,迟子建却发现它蕴含着使人警醒的力量;肆虐的暴风雨,高尔基却能感受到革命激情的呼唤;朔方的大雪,鲁迅却能感受到它蕴藉着的蓬勃奋飞的激情。生活中总有些让我们惧怕甚至要逃避的事物,但换一种眼光,你也能从中感受到正能量。联系生活说说你的体会,80字以内。(5分)
80
三、作文(60分+3分书写分)
25、请以“有些_______不可以忽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
   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不得抄袭。(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
树人学校
20
13-
20
14
学年第

学期期

试卷
九年级语文答题卡
南门街校区 班级
姓名
_____
_
__
__
__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
2.
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请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注意事项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条 形 码 粘 贴 处
准考证号
) (

) (

) (

)
(
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
)
(
1




2





3




4




5




6






)
(
一、积累运用(18分)
7.根据拼音用正楷在田字格中写汉字。(4分)
8.默写(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9分)

1
)衣带渐宽终不悔,


2
)浮光跃金,


3
)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
)无可奈何花落去,


5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6

,行成于思毁于随。

7

,在河之洲。

8

《与朱元思书》中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文句是: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9.
书香校园(5分)
(1)
(2分)
(2)(3分)
)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3分)

三)阅读《何为幸福》,完成16-19题。(13分)
16.
(3分)
)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答案无效
) (

) (

)
(
17.
(4分)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9.
(2分)
) (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10-11题(5分)
10
(2分)
11
(3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2

15题。(16分)
12.(4分)
(1)


) (2)奇 ( )
(3)


) (4) 丹( )
13.




(3分)
14.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答案无效
) (

)
(
(四)阅读《
泥泞》
,完成20-24题。(21分)
20
(4分)
21
(4分)
22
(4分)
23
(4分)
24.(5分)
80
)
(

)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三、作文(60分+3分书写分)
25、
请以“有些_______不可以忽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

作文。
  
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不得抄袭。
题目:
有些
不可以忽略
) (
600
)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九年级语文  2013.11
1 B 2 D 3B 4C 5D 6 B(②,先“有感”,再进一步讲“不平”;③,先写“当时”,再写“百世”;⑥这样讲才能突出在同党那里都不受欢迎的意思。)
7、衡 麟 躁 窥 8略
9(1)小说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小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勒皮他(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及英国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2)提示:符合开场白格式,围绕主题,能正确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句通顺给满分。
示例:当桂花香飘满整个校园,是你,点亮了我们渴望的眼睛,绘成了色彩斑斓的梦。这梦里,有翠楼上的凝妆远望,有淡淡风中的柳絮池塘,有胡天明月下的羌笛声声,有大漠长河的思念遥遥。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一起感受着读书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
10、一个“频”字,表明次数之多,尽显诗人内心的波澜,本是酣然入梦的时刻,而她却要独剪红烛,这就凸现了诗人难捱的寂寞、孤独与愁苦。
11、都写出的是愁绪万千,前者表达亡国之愁,后者表达怀人的孤单和愁苦
12 语:告诉 奇:认为 ……奇特 要 :同“邀”邀请。 丹:用丹书 13 A
14(1)一个读书人,不树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没有好文章。
(2)到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像蛇一样蜷伏着,有时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
(3)(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15(1)天一在家里“事其母”、“抚弟”、“具有至性”,说明他具有尽其孝道和担负家庭责任的美德。
(2)“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则表现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行;
(3)"挟书吟诵自若也" 说明了他渴求学问刻苦学习的求知态度。这些都说明他立品、著文的追求不是一句空谈,
16用托尔斯泰的话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突出自己观点的特殊意义,同时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7①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幸福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企盼。②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人的成长顺序。
18①“总——分——总”的论证结构。②幸福因人因时因境遇之不同而有别,只有用你辛勤的劳动,用你真挚的爱,用你的智慧和勇气去赢得应该属于你的真正的幸福。19略
20突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衬托泥泞的普通、纯美。
或者(从写热爱雪到热爱泥泞)从雪着笔是为了写初春雷后的泥泞,为后文写泥泞作铺垫。
说明:大意紧扣“铺垫”或“引出下文”方可得分。
21.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冰雪消融的过程,表现了雪消融之后的丑陋不堪和惋惜无奈。
22.①泥泞带来了质朴自然的乡村信息;②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③一个民族经过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
23.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24要求辩证去写,写出正能量,语言流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