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1生态系统的结构(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1生态系统的结构(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14 10:5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森林、草原、天地、山川,
地平线之外一片苍茫。
“小小寰球”在宇宙中旋转,
承载着它的生命之网。
本节聚焦
01
02
03
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组成成分?它们是如何构成生态系统的?
生态系统具有怎样的营养结构?
食物网的复杂性对于解决生态学问题有什么启示?
大豆是发源于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大豆田里生长着稗草、苘麻、鸭跖草等多种杂草,分布着七星瓢虫、大豆蚜等动物,土壤里还有蚯蚓、线虫,以及多种微生物。每公顷大豆与共生根瘤菌每年固氮可以超过100kg。
大豆田间剖面图
问题探讨
讨论1:大豆根系会给土壤带来哪些变化?
②大豆根的呼吸作用会增加土壤中CO2的含量;
①大豆的根会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使土壤
的水和无机盐减少;
④死亡和脱落的大豆根,会增加土壤中有机物
的含量。
③大豆与根瘤菌互利共生固氮,会增加土壤中氮
的含量;
讨论2:大豆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种间竞争:大豆与稗草、苘麻、鸭跖草。
捕食:大豆蚜与大豆。
互利共生:大豆与根瘤菌。
环境决定了哪些生物可以在这里生存,生物反过来会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复杂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
讨论3:根据以上讨论结果,请用一句话概括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说明
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
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范围
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的总和,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1.生态系统的概念
3.生态系统的类型
水域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冻原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人工林生态系统
果园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要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首先要分析生态系统有哪些组成成分,以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
生态系统
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
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动物等。
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思考并判断正误:
2、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 )
硝化细菌、蓝细菌等自养生物也是生产者,正确的说法是生产者主要包括绿色植物

×
1、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
3、植物都是生产者( )
×
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6、细菌都是分解者( )
4、动物都是消费者( )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如结核杆菌属于消费者
以动植物遗体为食的腐食性动物属于分解者,如秃鹫、蚯蚓、蜣螂等
×
×
5、消费者都是动物( )
×
8、“异养型生物”=“消费者”( )
7、“自养型生物”=“生产者”( )

×
9、“腐生异养型生物” =“分解者”( )

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但异养型生物不一定是消费者,还有分解者,如真菌等
各成分的作用
生产者
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
——生态系统的基石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态系统的基础
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消费者作用:
②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分解者作用: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
①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
生产者
分解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肉食性消费者2
植食性消费者
肉食性消费者1
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生产者
遗体、粪便等
消费者
分解者
无机盐等
CO2等
CO2
CO2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 作用
光合作用
练习: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来自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异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需氧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B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第五营养级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消费者
消费者
初级
次级
三级
四级
①食物链的组成:
生产者+消费者
②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玉米
蝗虫



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食物链: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玉米
蝗虫



(1)食物链: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③箭头方向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同时还表示捕食关系,方向具有不可逆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⑤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④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2)食物网: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的复杂营养关系。
形成的原因:
①一种绿色植物可被多种植食性动物所食。
②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吃多种植物,也可能成为多种肉食性动物的食物。
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食物链食物网的作用:
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食物网越复杂,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
意义:
(1)在捕食食物链中,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占据最高营养级的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  )
常考基础诊断
CHANG KAO JI CHU ZHEN DUAN

(2)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
(3)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食物网可使每种生物都限定在同一营养级上(  )
×
×
(4)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
×
(5)食物网中两种生物间只能有一种种间关系(  )
×
(6)食物链纵横交错形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  )
(7)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是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
×

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据图分析:
教材热点拓展
JIAO CAI RE DIAN TUO ZHAN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鹰与鼬的种间关系为 。
6
捕食和竞争
(2)此食物网没有表示
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什么?
提示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3)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哪种影响大一些?
提示 后者影响大些。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共有14条食物链
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
消费者
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
均属于同一营养级
D.鹰处于两个不同的营养级
A
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否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为什么?写出各自成分与营养级。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植物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螳螂
黄雀
科学思维
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变动的分析方法
植物

螳螂
黄雀
如果植物减少,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的数量怎么变化?
均减少
“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思考
科学思维
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变动的分析方法
植物

螳螂
黄雀
如果螳螂减少,食物链中蝉的数量怎么变化?
“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思考
科学思维
复杂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动的分析方法
消费者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①生产者数量相对稳定原则。





食草昆虫
食虫鸟
青蛙

②当捕食者种群的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某种生物减少,该种群的数量相对稳定。
如青蛙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物的蛇将减少,鹰捕食鼠、狐、兔子的数量增多,导致鼠、狐、兔子减少,而鹰有其他食物来源,故鹰可以暂时维持种群数量基本不变。





食草昆虫
食虫鸟
青蛙

③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数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数量的影响,沿不同的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





食草昆虫
食虫鸟
青蛙

如鼠突然减少,鹰的数量变化情况应以草→鼠→鹰食物链分析。
小结
食物网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