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陆变迁学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海陆变迁学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12-07 16:2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变迁(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学习方法与媒体:讨论、归纳、小组合作探究 学案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读上图把字母代表的大洲写在下面的空格处:
A B C D E F G
2、把上图中数学代表的大洋名称写在下面空格处:
① ② ③ ④
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环节一:认识沧海桑田
活动一:读课本P37---38图2.13“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图2.14“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和图2.15“荷兰的围海大坝”。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地理现象,进而思考下面有趣的问题。
(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
活动二:引导学生探讨分析喜马拉雅山为什么会由海变成陆?而东部海域为什么由陆变成海?
归纳
(1)喜马拉雅山由海变陆的变迁过程。由此可见, 是海陆变迁的一个主要原因。。
(2)东部海域由陆地变成了海洋。 是海陆变迁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在不断扩大,说明 也能使海陆发生变迁。
环节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活动三:学生阅读 让一名学生朗读课本P41阅读材料“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谈感悟。
活动四:读图观察 (电脑动画演示课本P40图2.18“大陆的漂移”。)
大西洋 太平洋
活动五:列举证据 让学生阅读课本P40图2.19“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课本P40图2.20“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思考:你认为大陆漂移说,是空想的呢?还是有依据的?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列举出证据,选出代言人,在全班交流。
三、质疑问难:根据情况定时间
四、整体建构:
五、当堂测试:
1、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目前哪个大洋还在不断地扩张之中(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 )。
A.海底森林死亡 B.地壳下陷,海水淹没
C.砍伐的森林丢到海里 D.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中
3.想一想:下图表示的是非洲和南美洲海牛和鸵鸟的分布。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飞,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请你解释一下它们为什么会分布在大西洋的两岸?
六、课后达标题: 学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