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七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
《辛丑条约》签订
思考
【创设情境,好奇历史】
自主探究,回顾 历史。
①阅读课本P32-35,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②四人小组讨论后完成表格,进行分享。
1.他们是谁?
2.他们在哪里?
3.他们要来做什么?
4.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5.为什么远处浓烟滚滚?
……
八国联军
任务一:表格归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概况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交战原因
结果
……
1900年5月—8月
天津、北京
清政府、义和团 与其他八国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
威胁到外国侵略者的利益。
清政府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义和团被剿灭;
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
小
贴
士
学习历史途径:
论从史出;
史料实证。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联军
攻陷北京
联军攻占大沽炮台
西摩尔率兵从天津进犯
义和团
廊坊大捷
天津保卫战
义和团和
清军围攻
教堂和使馆
1
2
3
4
5
6
提示:找到关键词,关键语句可以圈划。
任务二:在书中找到下列关键词,完成战争过程的排序。
继续追问,思辨 历史。
仔细研读课本,结合已有结论,说说你想进一步了解的内容,或者提出你的疑问。
关于“义和团”
由来:
性质:
口号:
发展:
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组织发展而来。
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扶清
灭洋”
?
材料二:外国的进占,更激发起山东各地的排外情绪。1899年,捐官出身的汉裔旗人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对义和拳采用抚的办法,将其招安纳入民团。
——《中国军史: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材料一: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课本P32
国家危亡之际,民族矛盾上升为最高矛盾。
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1900年控制了津京地区。
“扶清”
局限性:
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1900年6月17日,联军攻占大沽口炮台。慈禧收到此消息的同时,得到虚假情报,以为外国的要求她归政于光绪。慈禧态度作出一百八十度转变,转为支持义和团及向洋人开战。
——《中国军史: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下令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课本
关于“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清政府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灭洋”
积极性: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局限性:
①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②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
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迷信
关于“义和团运动”
自身的局限性 + 中外反动势力镇压
义和团运动失败
P36《侵略者眼中的中国与中国人》:
“……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更加以备具出人意外之勤俭巧慧诸性,以及守法易治。……尚有无穷希望。”
【注释】“彼”:他们 ——《瓦德西拳乱笔记》
1.“蓬勃生气”是指?
2.“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北京、天津、河北一带的义和团战士(以及一些爱国清军)英勇抵抗,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
关于《辛丑条约》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赔款。清政府赔款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2.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3.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
4.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
5.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
问题一: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驻军,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驻军,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清政府完全处于各国军队的影响和控制之下。各国可以更方便地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紫禁城
“国中国”
问题二:
与之前的不平等条约相比,《辛丑条约》的特点?
(如:赔款数量、主权丧失程度等)
1.赔款。清政府赔款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2.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3.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
4.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
5.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
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具有最恶劣的影响。
结合条约内容,思考为什么《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清政府赔款白银4. 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说明经济上被列强操控。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说明军事上被列强操控。
“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说明外交上被列强操控。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廷严重丧失主权,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最主要表现)
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比较总结,感悟 历史。
任务三:根据表格绘制折线图,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
动动手
思维拓展: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
条约
(按战争顺序)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进一步
《马关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
动动手
大大加深
任务三:根据表格绘制折线图,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
条约
(按战争顺序)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
结合阿富汗的现状和今天所学内容,说说你的感悟。
改名
“义和拳”
改名“义和团”,受到清政府招抚
控制津京地区
成功阻击八国联军
“廊坊大捷”
围攻教堂和使馆
由于联军攻占炮台
义和团受到慈禧支持
失败就义
1897年
1899年
1900年6月
1900年7月—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