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4 10:2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中国援助体现了大国责任与担当
一战华工在欧洲战场
1917年,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输出劳工和原料),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中国参战的意图在于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十几万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贡献,约有3000名华工在这次战争中献出了生命。法国“诺莱特”华工墓园记录着华工在一战中的牺牲。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一、战云密布: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二、风雨交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风雨过后: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四、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惜和平
一、战云密布: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914年那个决定命运的夏初,威尔逊总统的密友和顾问M ·豪斯上校声称:“只需要一颗星星之火,就会闯下滔天大祸”。
一个半疯癫的18岁肺病患者,醉心于狂热民族主义剧毒的加弗利尔·普林西普……砰砰几枪,声震全球。
—— [美]汉森·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联系所学,思考”声震全球”的是什么事件?
它与一战是什么关系?
一战导火线: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
有人说:一战爆发是偶然中的必然,请用史实来说明。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列宁
国家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 世界已经分割完了!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末的一次演说
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各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激化
用史实说话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一、战云密布: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帝国主义矛盾尖锐,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为一战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用史实说话
一、战云密布: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鼓动民族仇恨的宣传运动,像在所有交战国一样,在德国也很快展开。报摊上出现了印有口号的明信片,例如“一枪干掉一个俄国佬!”“一刀捅死一个法国佬”“一脚踩死一个英国佬”“一拳打死一个日本佬”等等,社会民主党人集中火力向沙皇俄国开火,知识界和学术界则参加对英国的连续不断地谩骂。
——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战争在收获的季节来到欧洲……年轻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兴高采烈……哲学家罗素评论说,英国人一般是赞成战争的,法国作家阿兰·福尼尔指出:“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 当欧洲国家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的人们在街头跳舞。当先遣队奔赴前线的时候,人们向士兵投以鲜花,希望他们很快凯旋归来。
——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国家 1872-1912年军费支出增长率
英国 175%
法国 140%
德国 340%
俄罗斯 260%
奥匈帝国 170%
意大利 180%
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极端泛滥的民族主义情绪,加速了一战的爆发
用史实说话
一、战云密布: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思考:我们用史实说明一战爆发的必然性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两大类型的史料?
史 料 实 证
文献史料
图像史料
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新闻图片,照片,纪录片,影视资料等
影响史料运用的主要因素
1.研究者的立场和意识形态不同
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
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
4.时代的局限性等
(1)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2)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各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激化。
(3)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4)“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5)极端泛滥的民族主义情绪,加速了一战的爆发。
小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西线
德国VS英法(1914年和1916年重点)
东线
德奥联军VS俄军(1915年重点)
南线
奥军VS俄军和塞尔维亚军
二、风雨交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 空 观 念
大战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陷入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变成了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埋葬尸体通常是不可能的,我们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尸体。太阳照在被毒死的士兵尸体上,经常将肿胀的尸体变成蓝色。随着毒气排出,尸体像木乃伊一样干瘪,保持着死前的姿势。
——《破碎的世界:一战信件、日记和回忆录》
德国一战中阵亡将士陵园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月(1914.7—1918.11.11)
参战国家 三十多个国家
战争范围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参战人员 7000多万
伤亡人员 3000多万,另有1000万人因饥饿和瘟疫死去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40%在美国手中。 日本趁火打劫……基本上工业国和债权国。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 损失严重。 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 德国战败,削弱比英法更甚,陷入经济困境。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
摧毁四大帝国:德、俄、奥斯曼、奥匈
削弱英法意三强
美日力量壮大
最大特点是英国的衰落和美国实力的膨胀
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削弱
改变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美日实力增强,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改变
一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三、风雨过后: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凯末尔领导了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甘地领导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大战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引起了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运动的高涨。……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三、风雨过后: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巴黎和会小档案
时间:1919.1.18-1919.6.28
地点: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代表:27个参会国。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蒙梭(巴黎会和三巨头)
成果:签订以《凡尔赛条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
华盛顿会议小档案
时间:1921.11.12-1922.2.6
地点:美国华盛顿
代表: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共9个参会国。
成果: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确立帝国主义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
三、风雨过后: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巴黎的人民手挽手走在大街上游行庆祝。
德国复仇主义者喊出了“打倒《凡尔赛条约》”的口号。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对比强烈的画面?
三、风雨过后: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体系特征:
①将世界战争的责推给德国及其盟国;
②对战败国过度惩处和掠夺;
③无视弱小民族的利益;
④英法操纵国际联盟。
过份宰割德国种下了德国民族复仇的种子,激化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无法长久维持世界和平,只是暂时缓解了旧有的矛盾。
“《凡尔赛和约》是强盗、掠夺者、高利贷者、刽子手和屠夫的和约。”“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列宁
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法国元帅福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它是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暂时平衡的基础上,建立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帝国主义
强权政治
国际联盟: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先天不足
后天畸形
美苏大国未加入国联
全 体 一 致 原 则
委 任 统 治 制 度
没有建立维和部队
缺乏稳定强大的支持
效率低下;行动受阻
对殖民地新一轮的瓜分
没有制止侵略的强大力量
漫画:兔子说,我没有实际的进攻装备,我只能以我双眼的力量来震慑它。
漫画:国际联盟的弱点「桥樑中的缺口」
条约未明确禁止战争
缺乏有效安全机制
绥靖政策背离宗旨
英法的分歧与冲突
国际联盟实际上沦落为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奴役世界的工具。
以强权政治为原则建立的新秩序,必然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祸根。
三、风雨过后: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933年,希特勒上台,纳粹掌权。
德国重整军备,1936年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二战在欧洲爆发。
国联绥靖,1938年割让苏德台地区。
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二战在中国最先爆发。
日军对东北全境发动侵略。
国民政府呼吁克制,等候国联裁处。
李顿调查团来华。
世界大战再次爆发,“止战阀门”失效
小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一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2、改变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美日实力增强,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改变。
3、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推动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4、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5、 确立战后帝国主义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四、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
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无限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胡锦涛
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 ——习近平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