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春
朱自清
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品味优美语句,揣摩关键语句,积累语言,深入学习比喻修辞手法,学会写景方法;
3.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情感;
学习目标
读准字音
朗润
酝酿
卖弄
婉转
嘹亮
薄烟
静默
应和
黄晕
蓑笠
稀疏
抖擞
yùn niàng
lǎng
nòng
wǎn
liáo
b
mò
yìng hè
yùn
suō
shū
sǒu
注意下列多音字
薄( )荷
涨
水涨( )起来了
他涨( )红了脸
zhǎng
zhàng
和
应和( )
和 ( )面
hè
huó
藏
捉迷藏( )
宝藏( )
cáng
zàng
散
散( )在草丛里
散( )漫
sàn
sǎn
晕
黄晕( )的光
日晕( )
晕( )头转向
yùn
yùn
yūn
薄
薄( )烟
薄( )酒
báo
bó
bò
朗润:明亮滋润
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宛转:现在多写为“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文中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掌握词意
朱自清(1898年—1948年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那是他的“首发站”,他曾在一首小诗中这样写道:“我的南方,我的南方!那儿是山乡水乡!那儿是醉乡梦乡!”所以多年以后,当他孤独地处身于春寒料峭的北平时,他依然想到了故乡的春天。下面,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跟随作者谱写一曲春的赞歌。
读 春
读 春
赏 春
默读思考
1.你从文中读到了什么?
作业
1. 选择一幅你喜欢的春景图,用手写画报的方式展现出来,A4纸大小,写上你喜欢的诗词、名句,周一交。
2. 背诵相关段落。
默读思考
1.选择一幅图,从“分层次、有条理”的角度分析;
2.“我认为……写得好,好在……,让我们有……的感觉。” / “……用得好,写出了……”
如何写景:
1、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3、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等;
4、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情感探究
思考
1.在以上春景图中你读出了作者对春天什么样的情感呢?
1927年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破裂,朱自清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苦闷中埋头研究古典文学。“九一八事变”后,他的思想开始转变。《春》写于作者赴英留学归来之后的1933年,作者经过了一场“精神危机”,几年的留学使他改变了心境,开阔了视野,看到了新的生活前景。面对春意盎然的原野,他又重新找回了一种自信和自尊,“早春野景”就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
写作背景
景
理
情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赞春: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万物的萌生、繁盛
欢欣之情
热爱之情
向往之情
总 结
通过朗读默读,理清了文章脉络,品味了优美语句,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春天的丰富情感。
喧闹的春天是繁华的美,嫩绿的春草是灵动的美,馨香的春风是温和的美,细密的春雨是富有诗情画意的美。在朱自清的《春》里,处处都蕴藏着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一定不会错过每一处精致。
推荐阅读
朱自清:
《荷塘月色》
《背影》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朱自清《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