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三黑和土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三黑和土地》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4 11:1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同学们,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它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给我们提供衣食所需。三黑深爱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当他真正拥有这片土地的时候是如何做的呢?今天,让我们感受翻身做主人的农民对土地的情思。
21* 三黑和土地
苏金伞从小生活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处处皆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让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再现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本文选自《苏金伞诗选》。
二、走近作者
这是一首格律化诗歌,共15节,每节四句,偶句押韵,诗句均齐,很是严整。
文体:
背景资料: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大部分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不得不租佃地主的土地,被地主剥削,过着卑微的生活;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土地改革运动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喜悦和希望。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感情。边朗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面。
三、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思考:①每小节写了什么?②全诗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初读诗歌
学习提示:
耙地 荞麦 蝈蝈 蹚水 闺女

guī
qiáo
guō
tāng
我会读
打完场:指从庄稼收割之后再到脱壳的整个过程。
公粮:指农民每年缴纳给国家的作为农业税的粮食,现已取消农业税,不再缴纳公粮。
地主:本文指占有土地不劳动,依靠剥削农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全诗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它们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3节)从总体上写了农民得到土地之后的喜悦。
第二部分(第4~15节)写了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之后的欣喜之情。
翻着土地 又耙了几遍 简直是一张软床
叫麦籽儿睡上
小时候因为逮蝈蝈儿 挨骂
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快去逮吧
打算 跟人合伙 再买头小毛驴
打完场赶着送公粮 看闺女 上东庄
翻地耙土
回忆过去
畅想未来
默读诗歌第1—3小节,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农民的喜悦之情?请圈画关键词句,并作简单批注。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把农民有了土地后耕种的样子比喻成“见了水”的“旱天的鹅”,形象地写出了农民获得土地的迫切心情,也写出了农民内心极度的欢喜之情。喻体的选择和“连头带尾巴”这样的说法极具农村生活特色,读来朴实、亲切。
诗歌的题目是“三黑和土地”,为什么开篇先写农民对待土地的态度?
三黑是千千万万农民的代表,所有的农民都像三黑一样,热爱土地,向往追求美好的新生活。
默读诗歌第4—15小结,想一想: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自主学习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先来尝一尝。
关键语句:
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躺在土里试一试,/看温暖不温暖,/合适不合适。
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滚,/想在上面躺一躺。
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现在/蝈蝈儿就在自己地里叫,/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快去逮吧,你听,叫得多好!”
专注、细致
阅读第10—12节,思考:三黑的生活有了什么变化?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请圈画关键词句,并作简单批注。
有了自己的土地后的幸福生活。
小时候因为逮蝈蝈儿,
常常挨骂,
爹娘骂:不好好拾柴火。
地主骂:蹚坏了他的庄稼。
现在
蝈蝈儿就在自己地里叫,
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
“快去逮吧,你听,叫得多好!”
回忆逮蝈蝈儿
阅读第13、14节,思考:三黑有什么新打算?请圈画关键词句,并作简单批注。
思考:农民对土地有怎样的感情?
诗歌第一节用旱天的鹅见了水的情景来比喻有了土地的农民的样子,充分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写出了农民对获得土地的迫切心情,也写出了农民内心极度的欢喜之情。喻体的选择和“连头带尾巴”这样的说法极具农村生活特色,语言显得朴实、亲切。
第二节和第三节用了两个“恨不得”,夸张的手法倍显农民对土地的感情之深。
(1)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形象?
识形象
诗歌塑造了三黑这样一个勤劳的、深切热爱着土地的普通农民形象,表现了他在获得自己的土地之后无比的幸福感,表现了他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憧憬。
同桌讨论交流:三黑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有怎样的感受?
三黑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感到那样的幸福和满足,他精心照料土地,甚至想象着才耙完的地已经开满荞麦花,这片土地是属于他的,他是土地的主人,这是自由的滋味,他可以任由蝈蝈在地里叫唤,还可以招呼小孩子来逮蝈蝈,他甚至对如何更好地耕种土地有新的计划,他还想象着获得大丰收之后的甜蜜生活。他边劳动边尽情享受着重新获得土地之后的快乐。
三黑和所有农民一样,视土地为生命,在获得土地之后,他将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投入到土地中去,精心地侍弄它,照料它。他是土地的主人,他想象着这片土地会带给他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1)这首诗歌中,作者在表情达意上有哪些技巧?试举例说明。(诗歌所用的修辞手法)
诗歌第五、六、七节,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三黑对土地的精心照料;
诗歌第二节和第三节都用了“恨不得”,两个“恨不得”倍显感情之深;
诗歌第十一、十二节,运用对比的手法,凸显时代的变革,生活的变化。
2.悟技巧
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教师总结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的生活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阅读“资料链接”中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感受农民发自心底的喜悦。
听一听
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就像农民珍惜土地一样,我们要珍惜得之不易的生活。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拓展延伸
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1.识形象
2.悟技巧
21* 三黑和土地
(勤劳、爱土地)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