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天,可在室内放上冰块降温。一段时间后,冰块会变成水、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固 C.汽化 D.液化
2.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 )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 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
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而成的 D.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
3.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8°C时的海波是液态
B.海波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用时6 min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海波在BC段温度不变,不需要加热
4.2020 年 12 月 17 日 1 时 59 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带着 1731 克月壤样本安全着陆。降落时,表面最高温度达到上万摄氏度。为了保护返回器内月壤样本不被高温破坏,制作返回器“防护服”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
A.受热易凝华 B.受热易凝固 C.受热易液化 D.受热易熔化
5.在 0℃环境中,把一块 0℃的冰投入到一杯 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冰全部熔化 B.只有冰有一部分熔化 C.只有水有一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6.如图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该物质是晶体
B. 整个过程中,该物质出现两次状态变化
C. 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分别是0℃和100℃
D. 在BC段和DE段,该物质温度保持不变,没有吸热
7.下列用相同质量的0℃的冰和0℃的水冷藏鱼时,哪个效果更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温度更低,所以用冰效果会更好
B.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所以效果一样
C.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但冰熔化时要吸收热,所以用冰的效果更好
D.0℃的水比0℃的冰取材更加方便,所以用水效果更好
8.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在段是液态
C.海波在段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
9.如图所示,将冰袋放置于高热病人的头部,能降低病人的体温,原因是( )
A.冰熔化吸收热量 B.冰熔化放出热量
C.病人发热量减少 D.病人发热量增加
10.公路结冰,道路养护工彻夜撒盐除冰,原理是降低冰的熔点,加快冰熔化。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的冰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
11.如图所示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 B.甲在ab段不吸热
C.甲的熔点是48℃ D.乙是蜡烛
12.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A.该物质加热后就开始熔化
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增多
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升高
13.如图是“探究某种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 =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52℃
14.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1)应选用颗粒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图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15.在探究固体的熔化实验中,把分别装有固体a与b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将温度计正确的插入两种固体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固体a的熔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固体b的熔化图像如图丙所示。
(1)固体a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此时a处于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固体b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它属于一种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6.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_______。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
A.水蒸气 B.小水珠
(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_分钟。
17.同学们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乙中的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
(2)小应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丙可知:冰是________(晶体/非晶体),理由是________:0~2min 升温比5~10min快,原因是________:
(3)小皓重新加冰,温水,也正确完成了该实验,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丁所示,丙、丁图像有差异是因为小皓在实验中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
18.在做晶体的熔化实验时,小明提出“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有没有关系?”。为了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水和少量酒精混合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每隔2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混合物的温度,并观察其状态,实验记录如下:
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4 2 0 -2 -4 -6 -6 -6 -6 -6 -6 -8
状态 液 液 液 液 液 液 液固 液固 液固 液固 固 固
(1)该实验表明,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关系。
(2)根据该实验的结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利用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能将水和酒精分离
B.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会下降
C.该实验所用混合液的凝固点为-6℃
D.只要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就降为-6℃
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冰块为固体,而水为液体,因此冰块变成水的过程,就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叫熔化,故A正确,而B、C、D错误。
2.D
【解析】当水凝固成冰时,质量保持不变,但是密度变小,根据可知,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故D正确,而A、B、C错误。
3.B
【解析】熔化是指指金属、石蜡等固体受热变成液体或胶体状态。对物质进行加热,使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A、48℃时,刚达到海波的熔点,海波是固态或固液共存态或液态;故A错误;
B、由图可知,BC段是海波熔化过程,即12min-6min=6min;故B正确;
C、CD是液态;故C错误;
D、BC段温度不变,但一直在吸热;故D错误;
4.D
【解析】在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和升华需要吸热,而凝固、液化和凝固需要放热,据此分析判断。
“防护服”呈固态,吸热后可能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也可能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故D正确,而A、B、C错误。
5.D
【解析】(1)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和继续吸热;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和继续放热;(2)热传递的条件:两个物体间有温度差。
【解答】0℃是水的凝固点和冰的熔点,由于外界温度也是0℃,因此水无法向外放热,那么水无法凝固;冰无法从外面吸热,因此无法熔化,则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故D正确,而A、B、C错误。
6.D
【解析】从晶体和非晶体相同点和不同点等特征切入解答即可。
【解答】A、该物质由固定的熔化温度,因此属于晶体,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整个过程中物质出现两次状态变化,B不符合题意;
C、该物质在0℃时熔化,在100℃沸腾,因此说明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分别是0℃和100℃,C不符合题意;
D、该物质属于晶体,而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不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C
【解析】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但是要吸收大量的热。
【解答】用0℃的冰冷藏鱼时,冰首先吸收大量的热发生熔化但温度保持不变。当全部变成0℃的水后才会温升高,因此0℃的冰冷却效果比0℃的水更好。
8.C
【解析】
A.由图象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故是晶体,故A错误;
B.根据熔化图象可知,海波在AB段是熔化前,处于固态,故B错误;
C.根据熔化图象可知,BC段是熔化过程,在该过程中海波吸热,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C正确;
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 8min-4min=4min
故D错误。
9.A
【解析】
冰袋放在高热病人的头部,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能够降低病人的体温,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10.A
【解析】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所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水会变少。故选A。
11.B
【解析】
ABC.如图可知,甲在ab段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熔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海波,海波的熔点是48℃,在0~4min,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海波是固态,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故AC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D.乙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是非晶体蜡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2.C
【解析】(1)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2)熔化前,晶体为固态;熔化后,晶体为液态;熔化中,晶体为固液混合态。
(3)(4)凝固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
【解答】A.根据甲图可知,该物质温度保持不变的时间为10~20min,则从10min时开始熔化,故A错误;
B.第15min时,该物体在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处于熔化过程,为固液混合态,故B错误;
C.该物质的熔点为-2℃,而冰的水的凝固点为0℃,因此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能够在该物质中继续放热,水会凝固成冰,冰的质量会增大,故C正确;
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放热后,水凝固成冰,但是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3.A
【解析】
A.如图,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从3min开始熔化,到6min结束,故在t =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A正确;
B.在BC段在熔化过程,该物质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
C.该物质从12min开始凝固,到15min凝固结束,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3min,故C错误;
D.该物质的凝固对应的温度是48℃,凝固点为48℃,故D错误。
14.(1)较小 (2)固
【解析】(1)冰块的颗粒越小,受热面积越大,受热越均匀,温度变化越趋于一致,用温度计能够测量出温度变化规律;
(2)根据乙图可知,从5min~15min时,物质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这段时间内它处于熔化过程。在5min前,物质为固体;在15min后,物质处于液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应选用颗粒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图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固态。
15.(1)不变;固液共存 (2)升高;非晶体
【解析】(1)晶体有熔点,在熔化时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在熔化前,全部为固态;熔化后,全部为液体;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根据乙图分析解答。
(2)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根据丙图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固体a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不变,此时a处于固液共存态。
(2)根据丙图可知,固体b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所以它属于一种非晶体。
16.(1)慢(2)秒表(3)B(4)15
【解析】(1)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从图象中可以发现,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从记录的数据找实验测量的工具.(3)生活中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4)根据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进行判断.
17.(1)-2
(2)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即有熔点);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3)加入冰的质量较大(或温水温度较低或温水质量较小)
【解析】(1)温度计读数时,要注意液柱在零刻度线以上还是以下,要看清分度值;(2)晶体有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质量相同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小的物质升温快;(3)从两个方面分析:由相同的初温升高到相同的熔点,需要加热的时间不同;熔化需要时间越长,冰的质量越大。
18.(1)有 (2)B,C
【解析】纯水的凝固点为0℃,而水和酒精混合物的凝固点为-6℃,因此晶体的凝固点与是否纯净有关。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据此解答;
(1)该实验表明,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有关;
(2)A.水和酒精混合后,它们混合物的凝固点变为-6℃时,即当它们到达这个温度后,再放出热量就会慢慢变成固体,并不能将二者分离,故A错误;
BC.根据表格可知,水和酒精的混合物到达-6℃时,继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且慢慢变成固态,因此混合液的凝固点为-6℃,故B、C正确;
D.凝固点的高低与水中酒精所占的比例有关,故D错误。
【期末提分】七上科学达标训练(十三):熔化与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