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
2.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3.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下图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过程,几位同学对他的实验提出了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甲认为他测出的油的质量为62 g
B.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C.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D.丁认为他的实验操作简捷,结果准确
4.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0,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 )
A.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2ρ1ρ2/ρ1+ρ2
B.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ρ1ρ2/2(ρ1+ρ2)
C.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D.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5.分别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三个实心体a、b、c,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若体积相同,则b物体的质量最大 B.若质量相同,则c物体的体积最大
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D.c物质的密度最大
6.小金想测量酒精的密度,先用烧杯盛适量的酒精,再用天平称其总质量为80g,然后把烧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最后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酒精的质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金的操作不需要进行“测量空烧杯的质量”这一步骤
B.倒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8g
C.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D.如果把酒精倒入湿润的量筒,则会导致测量出的酒精密度偏大
7.如图为某容器盛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V与容器和液体总质量m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
(1)容器内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
(2)当盛100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kg。
8.如图甲是某地质公园的“玄武石”,其内部是多孔蜂窝状结构,该类石头的密度为2.8-3.3克/厘米3。某同学想准确测出这块石头的密度。
(1)称量该石头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示数如图乙,该石头的质量为________克;他将该石头放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计算得到该石头的密度为________克/厘米3。
(2)该石头密度的测量值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9.响石山景区是仙居的风景名胜之一。响石山景区的名称由来是因其峡谷中有一种能发出响声的石头而得名,有人称其为“会唱歌的石头”,叫响铃石。小科选取了一小块响铃石,来测定它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用天平测得响铃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则响铃石的质量m为 g。
(2)在量筒中倒入V1为750mL的水,将响铃石浸没在水中,水面到达如乙所示,V= mL。
(3)则响铃石的密度为多少。(写出具体过程)
(4)若该类石头的密度约为2.2g/cm3,则此响铃石为 的 (选填“实心”或“空心”)。
10.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利用实验仪器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在测量过程中,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 kg/m3 .
(3)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1.图甲所示为同学们在综合实践基地制作的水培植株,其水面上浮有一些“小石头”,同学误称其为“浮石”。它们实际上是起固定植株作用的“陶粒”,是以页岩、黏土为原料,经高温焙烧形成。
(1)真正的“浮石”是由火山喷发后的岩浆冷却后形成的有气孔构造的岩石,其本质属于______岩。
(2)小明要测定某品牌陶粒(无吸水性)的密度。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20颗陶粒,用托盘天平称量其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20颗陶粒的质量为_______克。
步骤二:将该20颗陶粒,置于量筒A中,并用一个带孔隔板(浮石不能通过小孔)卡在量简里。用另一个装有50毫升水的量筒B,往A中加水,至液面到达隔板处,此时量筒B中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通过计算说明该品牌陶粒的密度。_______
12.白酒的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C时,纯酒精占酒的体积百分比。小明发现某品牌白酒每瓶装“500ml 45度”的白酒
(1)该酒的质量是多少?
(2)这种酒的密度是多少?(不考虑勾兑时体积的变化,ρ酒=0.8×103kg/m3 )
13.一铝球的质量为81克,体积为40厘米3,求:
(1)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必须写明判断理由和计算过程)
(2)若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银后求此球的总质量变为多少?(已知ρ水银=13.6×103kg/m3,ρ铝=2.7×103kg/m3)
14.熔模精密铸造是工艺铸造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做法如图。先用蜡做成铸件的模型(蜡模),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模。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 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铸件材料的熔液, 冷却后便铸成器物。
现对某准备用于铸造的固态材料持续加热使其变成液态, 温度达到 400℃后开始记入下表格: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金属温度/℃ 400 482 563 645 660 660 660 660 660 660 702 778
(1)分析表格,该材料属于晶体还是非晶体?并请说出你推理的依据。
(2)第 6 分钟时,该材料处于________态;
(3)为制造某工件,事先用密度为 0.9g/cm3 的蜡制成蜡模,蜡模的质量为 1800g。
①问该蜡模体积为多少厘米3
②若用密度为 2.7×103kg/m3 的金属浇铸工件,该工件的质量为多少?
15.2020 年 12 月 17 日凌晨 1 点 59 分,完成月球“挖土”任务的嫦娥五号返回器
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从月球带回 1731 克月壤!
(1)月壤从月球带回地球,质量 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目前科研人员经过测定,月壤的密度比地球土壤密度要小。假如将来你也 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你取得了一块其他星球的矿石,想要测定该矿石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测质量: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②测体积: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则按照该方法测出矿石的体积为 ________cm3。
A.加水到标记处(矿石浸没水中) B.取出矿石(准备补充水) C.将量筒中水倒入杯中至标记处
③算密度:由以上数据,可以算出矿石的密度是 ________g/cm3(保留一位小数)。 但是此方法也有不足之处,因为从图 A 到图 B 的操作,会导致测量 出的密度值比真实值 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A
【解析】根据图像判断质量相同时,三种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然后与图1中的情形进行对照即可。
【解答】通过纵轴上某点作横轴的平行线,这时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从这条直线与三个图像的交点分别作纵轴的垂线,它们与横轴的交点就是三种液体对应的体积,如下图:
那么V甲因此三个杯子从左到右依次装的液体为:乙、丙、甲。
2.B
【解析】
设脚印的面积为S,积雪的厚度为h,脚印的深度为h1,冰的密度为ρ冰,
则由ρ=可得,脚印下积雪的质量 m雪=ρ雪V雪=ρ雪Sh
被挤压变为冰后的质量 m冰=ρ冰V冰=ρ冰S(h h1)
根据m雪=m冰得 ρ雪Sh=ρ冰S(h h1) ρ雪=ρ冰
可见,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积雪的厚度h、脚印的深度h1。
3.B
【解析】
A.由题图可知,小明的这个实验中,空烧杯的质量为m杯=14g,而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m总=62g,故油的质量应为
故A选项错误;
BC.这个实验设计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再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故两者质量之差即油的质量.之后再把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量油的体积,这个过程中,由于油从烧杯中倒出时会有一定的残留,故量筒测出的油的体积会比原来烧杯中油的体积要少,根据公式可知,体积测量值比真实值小,测出的密度就比真实值大了,故B正确,C错误;
D.由于实验步骤不合理,误差较大,应先测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再倒一部分到量筒中测体积,最后测剩余食用油与烧杯的质量,从而测出食用油的密度,故D错误。
4.C
【解析】
AB、由题知,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设所需每种液体的体积为V,则混合液体的总体积为2V,
由可得,两种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ρ1V,m2=ρ2V;则混合液体的总质量为m=m1+m2=ρ1V+ρ2V,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故AB错误;
CD、因为原来两液体的质量相等(质量均为m0),且ρ1<ρ2,所以,由可知,原来两液体的体积关系为V1>V2,即质量相等的两液体,密度为ρ2的液体体积较小;要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且是等体积混合,则密度为ρ2的液体全部用完,密度为ρ1的液体有剩余,则取用每种液体的体积均为V=V2=,所以,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m剩=m0﹣ρ1V=m0﹣=(1﹣)m0,故C正确,D错误。
5.B
【解析】
AD.由图可得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a物体的质量最大,所以a物质的密度也最大故AD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得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c物体的体积最大,故B符合题意。
C.由图可得在b物体的体积为3m3时,其质量为3×103kg,可得b的密度
故C不符合题意。
6.D
【解析】
AB.由题知,烧杯和酒精总质量为 m总=80g
把烧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根据图示可读出烧杯和剩余酒精的质量为
m剩=50g+20g+2g=72g
所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 m=m总-m剩=80g-72g=8g
所以不需要测空烧杯质量,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V=10mL=10cm3
酒精的密度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如果把酒精倒入湿润的量筒,会导致体积变大,质量不变,由可知,测量出的酒精密度偏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
7. 1 0.14
【解析】
(1)由图象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为40g,则容器质量为m0=40g,当m=100g时,V=60cm3,由于100g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所以液体的质量为
m液=m-m0=100g-40g=60g
液体的密度为
(2)当盛100液体时,液体的质量为 m1=ρV1=1g/cm3×100=100g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m2=m0+ m1=40g+100g=140g=0.14Kg
8.(1)52.4;2.62
(2)大;玄武石内部是多孔蜂窝状结构,放入量筒后,会有一部分水进入石块中,导致测量的体积偏小
【解析】(1)石头的质量m=m砝码+m游码,石头的体积等于两个量筒的示数之差,即V=V2-V1。最后根据公式计算石头的密度;
(2)玄武岩存在大量的小孔,放入量筒后,水会进入小孔中,导致石头和水的总体积偏小,进而计算出的矿石的体积偏小。
【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砝码的质量为50g,游码的质量为2.4g,
那么石头的质量m=50g+2.4g=52.4g;
根据丙图可知,石头的体积:V=V2-V1=80cm3-60cm3=20cm3;
那么石头的密度为:。
(2)该石头密度的测量值偏大,原因是:玄武石内部是多孔蜂窝状结构,放入量筒后,会有一部分的水进入石块中,导致测量的体积偏小。
9.(1)94.6 (2)800
(3)解:V= 800mL-750mL=50mL=50cm3
ρ=m/V=94.6g/50cm3=1.892g/cm3
(4)空心
【解析】(1)根据m物=m砝码+m游码计算物体的质量;
(2)根据乙图确定量筒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液面的位置读出示数;
(3)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响铃石的密度;
(4)将响铃石的密度与计算出的密度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砝码的质量为:50g+20g+20g=90g;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那么游码的质量为4.6g,那么响铃石的密度为:m物=m砝码+m游码=90g+4.6g=94.6g。
(2)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那么量筒此时的示数为800mL;
(3)响铃石的体积:V= 800mL-750mL=50mL=50cm3;
响铃石的密度;
(3)若该类石头的密度约为2.2g/cm3>1.892g/cm3,则此响铃石为空心的。
10.(1)右(2)0.82×103(3)偏小
【解析】(1)用天平称量物质前要通过调节横梁两端的螺母使横梁平衡.天平调平衡时遵循的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先快后慢.(2)在天平读数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据丙图中②③可以计算出该材料的体积,而后再据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密度即可;(3)由于测量过程中,复合材料上面会沾有一些水,故使得测量的体积偏大,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偏小.
【解答】解:(1)根据天平调平衡时遵循的原则: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先快后慢.图示中托盘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所以应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2)据图乙可知,此时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故此时待测物体的质量是:m=10g+5g+1.4g=16.4g;
据丙图中的②可知,此时的体积为60mL,据丙图中的③可知,此时的体积为40mL,故复合材料的体积是:V=60cm3﹣40cm3=20cm3;
故该材料的密度是:ρ= =0.82g/cm3=0.82×103kg/m3;(3)由于测量过程中,复合材料上面会沾有一些水,故使得测量的体积偏大,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偏小;
故答案为:(1)右;(2)0.82×103; (3)偏小.
11. 岩浆 6.4 0.32
【解析】
(1)浮石是由火山喷发后的岩浆冷却形成的,属于岩浆岩。故填:岩浆。
(2)托盘天平的读数是砝码加游码,即5g+1.4g=6.4g;
由图可知,B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是20mL,即倒入A量筒中的是50mL-20mL=30mL,A量筒中水和浮石的总体积50mL,V石=20cm3;
。
答:该品牌陶粒的密度为 0.32g/cm3。
12.(1)白酒中酒精的体积为;
白酒的中酒精的质量为:;
白酒中水的质量为:;所以该酒的质量m白酒=m酒精+m水=180g+275g=455g;
(2)该白酒的密度;
【解析】“45度”指气温在20摄氏度时,100mL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为45mL,进而可求水的体积,再求出500mL白酒中含有多少体积水;根据水和酒精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水的质量和酒精的质量,二者之和就是白酒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m=计算分析即可。
13.(1)假设铝球是实心的,已知铝球的质量是81g,密度为 ρ铝=2.7×103kg/m3,
铝球的体积为: <40cm3所以此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为40cm3-30cm3=10cm3。
当空心部分注满水银后水银的质量为:m=ρV=13.6g/cm3×10cm3=136g,
此球的总质量为136g+81g=217g
【解析】(1)假设铝球是实心,根据 计算出金属铝的体积,然后与球的体积进行比较即可;
(2)首先根据V空=V球-V实计算出空心部分的体积,再根据m水银=ρ水银V水银计算出注满水银后的质量,最后根据m总=m球+m水银计算出总质量。
14.(1)属于晶体,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有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2)固液共存
(3)①
②
【解析】(1)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有无熔点;
(2)当晶体的温度到达熔点时,可能全是固态、全是液态、或固态混合态;
(3)①根据密度公式计算蜡模的体积;
②工件的体积等于蜡模的体积,根据m金=ρ金V金计算工件的质量。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该物质在吸热的过程中,有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因此该材料为晶体,依据是: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或在过程中,温度不变。
(2)根据表格可知,该晶体熔化的时间从4min~9min,那么第6min时,该材料处于固液共存态;
(3)①蜡模的体积为: ;
②工件的体积为: ;
工件的质量 。
15.(1)不变 (2)70;2.5;偏小
【解析】(1)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②量筒内水的体积的减小值等于矿石的体积,即V=V1-V2;
③首先根据m=m砝码+m游码计算出矿石的质量,再根据计算矿石的密度;
将矿石从烧杯中取出时,肯定会带出部分水,那么测出的体积其实是矿石和带出水的体积之和,因此矿石的体积偏大,根据公式可知,计算出的密度会偏小。
【解答】(1)月壤从月球带回地球,位置发生改变,但质量不变。
(2)②矿石的体积为: V=V1-V2=200mL-130mL=70mL=70cm3;
③根据图片可知,矿石的质量为:m=(100g+50g+20g+5g)+0.6g=175.6g;
矿石的密度:。
但是此方法也有不足之处,因为从图A到图B的操作,会导致测量出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小。
【期末提分】七上科学达标训练(十一):物质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