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花的学校》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花的学校》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4 11:0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丨《花的学校》
【文本解读】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提出“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感知、感受、感悟“新鲜感”,向课文学表达,积累鲜活言语经验和语言材料。
《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新月集》,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以孩子和妈妈说话的口吻,从儿童的思维视角,展开了新奇的想象,想象花孩子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母亲的深深依恋。从表达形式入手,以想象为主线,聚焦“有新鲜感”的语言表达,能让学生对“有新鲜感”由感而悟,由“多元开放”走向“具体清晰”,从“主动积累”逐步走向“尝试表达”,为习作表达打好基础。文中一个个奇思妙想,把童真童趣描绘得淋漓尽致,温暖美好,令人回味无穷。诗中情景交融的描写,有新鲜感的语言表达,充满了灵性的芬芳,值得反复品读。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看图想象、做动作等多种形式,认识“跳舞、狂欢、放假”等词语,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落、荒”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花的学校”作息活动表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创设征集“花的最美校园微视频”活动为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聚焦“有新鲜感”的词句,想象画面;运用拟人的手法,加上想象,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句式学会表达。
【教学重难点】
1.借助“花的学校”作息活动表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这首散文诗,走进作者的内心。
2.创设征集“花的最美校园微视频”活动为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聚焦“有新鲜感”的词句,想象画面;运用拟人的手法,加上想象,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句式学会表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板贴画、生字花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板块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一)由花导入,课前谈话
1.猜谜语:大自然中有一种可爱的小精灵,它们五颜六色,它们娇艳多姿,它们美丽灿烂……
预设:“花”。
2.猜昵称:介绍自己,很喜欢花,名字跟花有关,跟花还有很亲密的关系。
(1)学生猜出“小花”,相互打招呼。
(2)引导追问:我现在也真是希望我自己就是一朵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假如你是一朵花,你想是什么颜色的?
(3)学生说话:假如我变成了一朵蓝色花,我会……
(4)走近泰戈尔,了解作者简介。
(二)质疑课题,提出问题
1.过渡: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花的学校》,大家预习过课文,我想请教你们,课题应该写上面,还是下方,哪个位置最合适?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贴:花的学校)
3.读完课题,质疑提问。
【设计意图:整个谈话环节围绕“花”展开,有激趣、有想象、有质疑,引用泰戈尔的《金色花》展开想象说话,也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板块二:关联经验,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巡视指导。
3.字词检测
(1)练习认读,读准字词。
跑出来 跳舞 狂欢
做功课 罚站
(2)提醒易读错字的读音。
放假 穿了衣裳 冲了出来
①衣裳的裳在这里读轻声。
②假是个多音字,可以根据字义来选择读音。当表示不真实,借用、利用,姑且认定,有待验证的,或表示如果,读“jiǎ”,组词为“假如 假装”。当表示按规定或经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读“jià”,可以组词假期、放假。
③指名读句子。
④借助动作演示,理解“扬起双臂”。
(二)梳理归类,发现规律
1.引导:这四排词语学完之后,可以做一个归类,发现这俨然是“花的学校”的作息活动表。
(1)结合自己学校的生活体验,发现花儿的活动对应着花儿在学校里的时段。
(2)重点引导点拨“跑出来、跳舞、狂欢”对应着“花儿课间”时段,“急急忙忙、扬起双臂”对应着“花儿回家”时段。
2.梳理段落划分,相机板书。
3.根据“花的学校”作息活动表,选一选,填一填,说一说。
(1)同桌练习口头填空。
(2)个别汇报后,一起说一遍。
【设计意图:学生的既有经验是沟通旧知与新知的桥梁,是学习的起点。其间,借助“花的学校”的作息活动表,逐步聚焦“花儿课间、花儿上学、花儿放假、花儿回家”交流对应时段,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做了一个清晰、富有童趣的整体感知。】
板块三:着眼想象,品味“新鲜”
(一)结合生活实际,想象
1.创设情境:花的学校最近在征集“最美校园”微视频呢!我们也来参与这个活动吧!你们会拍什么呢?会怎么拍呢?来领任务了。
学习活动一:
(1)巡逻指导:哪儿是一读就能想起我们自己的学校生活的?
①做功课:你平时都做哪些功课?花孩子们又做什么功课呢?(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场景)
②引导体会:是的啊,植物从种子到开花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有时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这么漫长的时间,所以心情会厌烦、想偷偷溜出去玩。
③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处罚他们的。
想象花儿被处罚的情境?心情怎样啊?
④引导:还有哪儿一读就能想起你自己学校的生活?
预设: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联系生活实际追问:你们什么时候放假?什么心情?
(2)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
2.完成拍摄微视频的第二个任务:拍一些让人脑洞大开的画面。(关注新鲜词句、想象场景)
(1)示范场景一: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2)朗读对比哪种表达更有意思?有新鲜感。
(3)尝试读出“脑洞大开”。
(4)再次品读,情感升华。
3.进行小组研学活动:(聚焦2-6自然段)
(1)指导读好长句子: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①尝试读出节奏感。
②用诗行的形式来呈现,更好地帮助读好长句子啊。
③再回到句子当中,去掉诗行,齐读。
④反馈朗读心情。
(2)这里说一群一群的花,不合理啊,我觉得得改成一簇一簇,最起码也应该是一朵一朵吧,你看她用词都不准确的。
①学生理解:现在的花就像我们孩子一样,它能动的,所以要一群一群来写能动的物品,一朵一朵、一簇一簇那些都是没有生命的。
②引导读出新鲜感。
(3)思维冲击:跑出来——花真能跑出来吗?太新奇了吧?花没有腿,它不能跑啊?
①预设:能,它从地下跑出来了,从枝叶当中跑出来了
②小结:根据自己的状态做了合理的想象,拟人化的想象是很合理的。就像小朋友一样,从教室里跑出来,从教学楼跑到操场去,从校门口跑回家里去,他有一个跑动,更灵动、富有生命力,也就是给人一种新鲜感。
(4)跳舞、狂欢:捕捉“六一儿童节”过节图片,关注时下。
①出示:左边是孩子欢乐的图片,右边是花儿们开放的海洋。
②想象场景,体会到花孩子们和我们一样在那里狂欢。把它当作人来写。
③小结:在诗人丰富的想象中东风和花儿都幻化成人,这种拟人化的写法是那么生动形象,令人充满新鲜感。诗人对他们的喜爱之情,可见一斑。
(5)想象放假情景:
①他们的相互碰触,是小朋友之间相互一起玩,可能是摩擦,可能是身体上的一些碰撞,关系好的还勾肩搭背。
②拍着大手是形容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雷云发出的轰响声。
(6)关注脑洞大开的画面,边读边想象: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①我仿佛看到了花孩子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在草地上快乐地呼喊:“放假啰!放假啰!”感受到了花孩子的渴望和喜悦。
②结合课前谈话,引导感悟读。
引导:那你就是穿了紫色的衣服冲了出来。你来读一读。
其中一个是你,什么心情啊?把这种心情通过句子的朗读展现出来。
【设计意图:创设征集“花的学校最美校园”微视频的活动情境,分成两个任务,先让学生联系学校生活,再进一步推进,拍摄让人脑洞大开的画面,也就是关注特别有新鲜感的语句,通过对比朗读,感受到真的把花当人来写了,富有童趣。教学活动中有示范、有放手、有提升。】
板块四:表达转化,指导书写
1.引导:孩子们,诗人一开始觉得他们是做完功课才出来的,但不是这样的,而是因为下雨放假了才出来的。
2.出示图片,除了雨会来,还有谁来了?
3.表达仿写:仿照例句,用上拟人的方法,加上想象,选择一处情景写——花儿放假之后的表现,回家之后的情景,上学之后的情景。
(1)提醒:这个他们指的是花儿们。
(2)展示评价:让人感到有新鲜感的,就画三朵花。
4.书写指导。
(1)送两朵生字花奖励你们,谁能写得好,谁就能赢得了这个礼物。
(2)仔细观察,有哪些注意点要提醒的?
(3)教师范写。
(4)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练习书写。
(5)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根据课堂作业本提供的只有一种方式——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基于作业本,做了课中练习优化设计,有三种情况——放假的情景、回家的情景、上学的情景,用上拟人,加上想象,选择一种想象表达,自主选择性更强,思维更加开阔。】
板块五: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推荐阅读:泰戈尔的《新月集》。
2.课后延学,完成《新鲜语录集》。
可以摘抄这篇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也可以摘抄泰戈尔《新月集》中的另一首散文诗——《对岸》,还可以摘抄张秋生的《几张飘落的红叶》中有新鲜感的语句,三选一,后面的两个作业摘抄在《新鲜语录集》里,一学期后,我们可以在班级里进行展示哦!
3.总结:花的家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这是很特别的想象呀,特别脑洞大开的,想都想不到的一件事情居然能够这样去想,这是怎么回事儿呀?把这样的一个疑问,对课文想要探究这样的一种想法,那么保留到下一堂课喽。
【设计意图:课文是一个整体。从整体到局部,“自上而下”,再回到整体,“自下而上”,使学生试着揣摩它们,从学一篇到读“一类”,阅读《新月集》进一步感受散文诗的想象奇特、语言新鲜,为学生种下一颗“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