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珍珠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珍珠鸟》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4 18:0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珍珠鸟》
一、文本解读
《珍珠鸟》是五年级第一篇略读课文。本文语言清新明快,像一潭清泉,与文章的意境融为一体。课文多处细节描写,水到渠成地点出“信赖这个情感主题。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是本单元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已有的学习经验,从鸟与人、人对鸟两个层次入手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味,体悟作者在状写客观事物时所融入的浓郁情感,感受作者心中温柔的爱意。继续学习“借物抒情”的方法,为本单元的习作作好铺垫。本课可通过对比阅读的方法梳理人与动物相处过程,发现物我交替的写法,最后点出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二、学情分析
冯骥才的这篇散文语言清新流畅,亲切自然,描写细腻生动,又富有情趣与人生哲理,可谓情理交融,内容又与小动物有关,因此,五年级学生是非常喜欢读这样的文章的。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要真正走进散文的语言,感受作者表达的秘妙与文字背后的情感,是需要细细品味与涵咏的。学生对于文中含有哲理的语句,是个难点,更需要联系文本情境与生活实际来理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完成《语文作业本》相应习题巩固认识“蔓、幽”等11个生字,通过辨析多音字的方法读准多音字“挨”、“蔓”。
2.能借思维导图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变化的线索。能借助关键语句用跳圈法、直圈法做批注,利用信赖指数图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3.运用1+X对比阅读的方法联读沈石溪《给大象拔刺》,梳理人与动物相处过程,加深理解“信赖”。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借助思维导图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变化的线索。能借助关键语句用跳圈法、直圈法批注,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2.教学难点:运用1+X对比阅读的方法联读沈石溪《给大象拔刺》,梳理人与动物相处过程,加深理解“信赖”。
五、设计理念
准确把握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和本课教材特点。进行学法指导,形成由扶到放的一个过程。借助对比的策略,1+X群文阅读策略强化本单元课文《珍珠鸟》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预设
板块一:初读识字,梳理文本
(一)图片导入,指导读题
1.看图猜鸟名,引出“珍珠鸟”名片,根据课前学习,提取交流珍珠鸟的信息。
2.和珍珠鸟打招呼,揭题,读好课题。
3.了解作家冯骥才。
(二)检查预习,认读生字
1.完成《语文作业本》第1题。
2.根据意思选择正确的读音,着重理解“蔓”“挨”。
(三)整体感知,自由练读
1.出示任务,自由练读
2.交流反馈,整体感知
(1)校对思维导图
(2)交流发现
板块二:解读信赖,走近内心
(一)借助作业本,感知珍珠鸟从怕人到不怕人
1.出示任务:珍珠鸟是怎么一步步从怕人到不怕人的?用横线画出来,完成《语文作业本》第2题。
2.汇报画出的句子
3.自由练读句子,指生朗读句子,初步了解珍珠鸟从怕人到不怕人的过程。
4.校对《语文作业本》第2题排序。
(二)聚焦语段,体会珍珠鸟对“我”越来越信任
1.聚焦第七自然段,学习批注。
(1)批注指导:圈出“只在”“四周”用一条线连起来,在边上写下“刚开始小鸟还是有点怕我不敢离开自己的笼子太远,只敢在旁边活动”。
(2)带着批注所得的感悟朗读句子。
(3)学法指导:这种圈词语连接词语的方法叫做跳圈法。
(4)生练习批注,交流汇报。
预设:句子1中的三个“一会儿”,看出珍珠鸟在我家十分自由,想干什么
就干什么。
(5)学法小结第7自然段的学习:用跳圈法圈出词语、写批注、读出感受。
(6)迁移学法,运用跳圈法自主学习画线句子。
(三)感受鸟儿对“我”的信赖。
1.出示任务,感受信赖
2.完成学习单第2题
3.校对学习单,完成《语文作业本》第二大题第2小题
(1)交流反馈。
(2)纵观学习单,引导学生发现填入的都是动词,指导学生在书本上用直圈法。
4.感受“物我交替的写法”
(1)寻找特殊写法---分别找到描写“我”和珍珠鸟的句子,男女生交换读:
删去“我”的行为,只写珍珠鸟的行为,对比说说阅读感受。
(2)发现“物我交替写法”好处。
5.指导朗读,读出珍珠鸟与“我”之间的信赖。
(四)感受“我”对小鸟的付出
1.珍珠鸟从怕“我”到不怕“我”,那“我”又为珍珠鸟付出了什么?请完成思维导图。
2.交流汇报,出示句子
(2)概括我为珍珠鸟付出了哪些?
(3)反馈。
预设:创造舒适环境、不打扰生活、放任小鸟活动
3.小结:“我”对珍珠鸟付出这么多,珍珠鸟也越来越信任我。引读句子---
4.总结:作者通过借助珍珠鸟这一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这一方法正是我们前面几篇课文所学的方法—借物抒情(板书)。
5.补充资料(老舍《猫》片段、丰子恺《白鹅》),加深体会人与动物亲近的场景。
板块三:群文联读,发现异同,迁移运用
(一)联读沈石溪《给大象拔刺》(见附件1),梳理人与动物相处过程。
1.梳理人与动物的相处过程,完成鱼骨图。
2.说一说:这个故事让你对“信赖”又产生了哪些新的理解。
(二)课后推荐阅读
老舍散文《小麻雀》
冯骥才《爱犬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