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七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写于(796年)
什么事情能让孟郊“春风得意”?
《登科后》
(751年-814年)
春风得意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孟郊
(793年)
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
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
——孟郊
(792年)
《落第》
《再下第》
愁
泪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 段灼传》
难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乡举里选的制度亦无从推行。陈群始创九品中正制,由各州郡公推大中正(需中央任职,德名具高者)一人,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把各地流亡在中央的人士,分别品第,各加评语,呈送吏部,吏部据此斟酌任用,分别黜陟。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九品中正,本想替当时用人定一客观标准,但后来却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唐代争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 所谓“怀牒自列”,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考试及格,便有做官的资格。实际任用,须经吏部之再考试。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分科考试
品德、才能、
家世
中正推荐
考试成绩
录取标准
公开
公平
选拔方式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一、选官制度
开始采用( )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文帝
始建( ),科举制度形成
隋炀帝
增加考试科目,以( )为主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 )
任用( )考试,提高其地位
一、选官制度
分科考试
进士科
进士、明经
武举、殿试
高官主持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赵嘏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一、选官制度
韩愈经历:
贞元十六年(800年)春,第四次参加吏部考试
二、三省六部制
有穷者孟郊,受材实雄骜。……酸寒溧阳尉,五十几何耄。孜孜营甘旨,辛苦久所冒。……
——韩愈《荐士》节选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晋升为中书舍人
元和十二年(817年)十二月,因功授职刑部侍郎
长庆三年(823年)六月,改任吏部侍郎
学习任务:1.结合所学绘制三省六部制的运行示意图。
2. 根据示意图设计一个问题。
二、三省六部制
门下省
审核诏令
尚书省
执行诏令
兵部
邢部
礼部
吏部
工部
户部
中书省
起草诏令
皇帝
政事堂
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有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思考:材料中反映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
二、三省六部制
分工明确、相互制约、集体施政、听命于皇帝
— 整 理自 陈 国 栋 《 中 国 人 口 史( 第二 卷) 隋》
玄宗之末,
版籍浸坏,
多非其实。
——《资治通鉴》
?
均田令(国家授田于无地农民),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徭役。
——《中外历史纲要》
魏晋时曹操创立租调制
北魏孝文帝均田制
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唐初租庸调制
( 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于无地农民),赋税征收对象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娟或布代役。
——《中外历史纲要》
租:纳粮(田租)
调:纳绢帛(户调)
庸: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
三、赋税制度
土地兼并,农民失去土地;户口登记逐渐错乱
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
——摘编自《资治通鉴》卷226
农民仍旧上交租庸调等名目,
各地“随意增科”;
皆逃徙为浮户;
三、赋税制度
国家税收?
杨炎(727年-781年),大历十四年(779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
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置入。
户无主客,以先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侥幸所得之利)。
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其租庸调、杂傜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量出置入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定时征税
简化税收名目
简化税收名目
扩大收税对象
减轻人身控制
三、赋税制度
赋入一千三百五万六千七十贯,盐利不在此限。
——《旧唐书德宗纪上》
大多数中国人把唐朝视为中国帝制时代政治与文化发展的高峰期。自唐开始到其结束,中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这个王朝在历史上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当时所发生的巨大变革。
——(加)卜正民《哈佛中国史:世界性的帝国》
学习任务:结合所学,谈谈唐朝的“巨大变革”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2.从三省制到三省六部制
3.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1.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
2.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3.国家对农名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直到两税法实行,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
——摘自《白居易集》
(注:白居易:772-846)
课后探究:查阅有关两税法执行后的相关史料,分析白居易诗中所出现的问题,说明唐政府使如何处理方式及给后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