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4 20:4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
全民族抗战
部编版八上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
2
3
了解七七事变的过程,能够说明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能够简述中国守军抗日的史实,认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
学习目标
壹·永定河上的怒吼
——七七事变
壹·永定河上的怒吼——七七事变
1.七七事变的背景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沈阳
长春
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
1935年,华北危机
1936年,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的部署,形势十分危急,战争一触即发。
壹·永定河上的怒吼——七七事变
2.七七事变的经过
这操作我熟啊!
1937年7月7日晚7时30分,驻北平南郊的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名日本士兵“失踪”。他们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但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
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
趁交涉之际,1937年7月8日清晨5点,日军向宛平城猛烈炮击。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
日军重兵占据
日本控制的伪蒙军
日本的控制区
平汉铁路
平绥铁路
卢沟桥
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壹·永定河上的怒吼——七七事变
3.中国守军的英勇抵抗: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北平保卫战失败,佟麟阁、赵登禹将军壮烈牺牲。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1892—1937)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1898—1937)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壹·永定河上的怒吼——七七事变
4.七七事变的影响:
材料: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1937年7月17日庐山谈话
共产党宣布全民族抗战
国民党决心抗日
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壹·永定河上的怒吼——七七事变
思维延伸:
比较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项目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时间 1931年9月18 1937年7月7日
性质 日本帝国主义局部侵华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
结果 日军占领东北三省,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始
相似点 两次事变都是日本蓄谋已久,都是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都是日本寻找借口率先发动的对华战争
贰·紧急关头的决心
——第二次国共合作
贰·紧急关头的决心 ——第二次国共合作
1.中国工农红军改编:
(1)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2)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战斗序列:
总指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115师师长:林 彪
120师师长:贺 龙
129师师长:刘伯承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
军 长:叶 挺
副军长:项 英
参谋长:张云逸
贰·紧急关头的决心 ——第二次国共合作
2.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7月15日)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战的决心以及付出的努力,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贰·紧急关头的决心 ——第二次国共合作
回顾历史,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国共两党表明抗战立场
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步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叁·黄浦江边的血战
——淞沪会战
叁·黄浦江边的血战 ——淞沪会战
1.淞沪会战:
这地方钱多多滴!
作精本精
上海
欲置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和南京最为重要!
—日本第三舰队司令
叁·黄浦江边的血战 ——淞沪会战
平津失陷以后,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妄图3个月灭亡中国日军准备打击中国经济、政治中心——上海和南京。
1937年8月,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以“虹桥机场事件”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13日,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动下,国民政府第二天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1.淞沪会战:
叁·黄浦江边的血战 ——淞沪会战
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在飞机、坦克、火炮的掩护下,轮番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一次次打退日军的进攻。
淞沪会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后中日第一场海、陆、空全方位的决战。双方投入兵力之多,对决之惨烈,绝无仅有。
1.淞沪会战:
叁·黄浦江边的血战 ——淞沪会战
为掩护数十万大军西撤,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孤军坚守上海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以弹丸之地,抗击日军数万人,消灭日军200多人,激战四昼夜,后奉命撤出。
日军动用陆、海、空力量,付出惨重的代价方才占领。姚子青和第3营官兵血战宝山、与城偕亡。 连凶暴的日本人也被中国勇士的精神折服,日军进城后将死者尸体收殓掩埋,并列队鸣枪致敬。
姚子青与宝山守卫战
谢晋元与四行仓库的战斗
叁·黄浦江边的血战 ——淞沪会战
结果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
意义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五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一个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
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
肆·紫金山下的悲歌
——南京大屠杀
肆·紫金山下的悲歌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937年12月1日日军进攻南京
1937.12南京沦陷
陪都
肆·紫金山下的悲歌 ——南京大屠杀
1、时间:
1937.12.13起,持续40多天
2、屠杀人数:
30万人以上(包含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
3、当今日本应有的态度:
(1)日本要正视历史,承认战争罪行
(2)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友好相处,发展未来。
4、我们的启示(教训):
(1)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3)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
(4)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铭记历史 警钟长鸣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课堂小结
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第二次国共合作
淞沪会战
意义:正式建立抗日民族一战线
国共合作进程:中国工农红军改编
发表合作宣言
爆发:日本挑起事端,中国军民奋起反抗
概况: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意义: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启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概况
日本士兵东史郎的忏悔
日军残暴罪行
外国友人的帮助
平津保卫战:佟麟阁、赵登禹将军牺牲
影响: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背景:日本为了进一步加快侵华的步伐
经过:日军炮轰我军驻地,七七事变爆发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随堂训练
B
1.图中的“命令”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内形势出现的重大变化是( )
A.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B. 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C. 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 D.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2.日本士兵武夫日记记载:上午8时30分列队。到城外下关打扫战场,也就是去处理敌人的尸体。扬子江岸边尸体遍地,令人吃惊。用汽船搬运死尸,投入扬子江的江心。仅我们处理的尸体就约2000具。该日记记载的事件是( )
A. 八国联军劫杀北京 B. 南京大屠杀
C. 日本军队屠杀东北人民 D. 甲午海战
D
随堂训练
3.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这样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此报道描述的战役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
A.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 是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 是中国敌后战场最大规模的进攻 D. 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A
4.宣传画可以代表政府或某政府组织的态度。下面宣传画体现的政治态度( )
A. 踊跃参军,抗美援朝 B. 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C. 联合英美,坚持抗战 D. 发动民众,支援北伐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