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2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20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4 11:2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
2、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意义(影响)
3、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不畏艰难、勇于实践创新的科学态度
1931年10月21日,全美同时熄灯一分钟,是为了纪念三天前去世的伟人——爱迪生! 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这一刻美国仿佛又回到过去,这才能感受到爱迪生伟大!
情景导入
一、电的应用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背景
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时间
特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显著成就
一、电的应用
原理:电磁感应现象(英法拉第)
动力机:电动机
能源:电力(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1866德国西门子发电机
1870比利时格拉姆电动机
机械能
电 能
主要发明:
投票计数器、
普用印刷机、
改良打字机、
留声机、
白炽灯、
碱性蓄电池、
火力发电站、
电影摄影机、
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
传真电报、
电影放映机、
鱼雷机械装置、
喷火器、
水底潜望镜等。
给世界带来了光明
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一、电的应用
电灯
第一台电话
电报机
电风扇
电冰箱
洗衣机

狄塞尔→柴油内燃机
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
汽车、飞机

奥托→煤气内燃机
戴姆勒→汽油内燃机
影响
卡尔·本茨→第一辆汽车
福特→汽车生产流水线
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发明与普及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德&美
影响
飞机的出现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瑞典诺贝尔
现代炸药
美国海厄特发明赛璐珞现代塑料技术
法国夏尔多内人造纤维
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石油
内燃机
石油化工
碱、硫酸、人造染料
主要成就 人 物 发 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电的
应用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美国爱迪生
德国戴姆勒
德国狄塞尔
德国本茨
美国福特
瑞典诺贝尔
美国海厄特
法国夏尔多内
发明了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
影机、放映机;建成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发电机、电动机、电焊、电钻、电话、电车、电报
汽油内燃机
柴油内燃机
制造出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轮船、飞机
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
现代炸药、无烟炸药
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诞生
发明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梳理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特点: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主要标志: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开始国家:
电力成为新能源得到普及
显著成就:
美、德



内燃机的发明
现代化学工业
意义: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垄断资本主义)
4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早期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500年
1765年
19世纪中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知识构建
时 间
主要标志
进入的时代
领先国家
主要发明
能 源
动力机
交通工具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美国、德国
英国
珍妮机、蒸汽机、蒸汽机车、汽船(→轻工业)
电灯、电话、内燃机、汽车、飞机(→重工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蒸汽、煤
电力、石油
蒸汽机
电动机、内燃机
革命
内容
火车、轮船
汽车、飞机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如何?有何启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闭关锁国,爆发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工业革命—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危机加重,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启示
启示:
④主动融入世界潮流,坚持对外开放。
②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发展科技的同时要保护环境。
③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坚持不懈的精神。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进步。
战争
雾霾
废气排放
沙漠化
结论: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在为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我们要积极开发清洁能源,爱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电气时代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特点
第二次
工业革命
影响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改良
B.火车的发明
C.内燃机的应用
D.电灯的发明
2.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推动了历史发展。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以蒸汽为新动力 B.首先在英国发生
C.以电力为新动力 D.近代工厂的开端
年份 1880 1900 1910 1920
产量(亿吨) 0.04 0.21 0.46 0.94
C
C
3.科技改变世界,下列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本茨成功制造第一辆内燃机汽车 ②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③建立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 ④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4.历史史事是历史的真实描述,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事的看法或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
B.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C.电力的发明,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D.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B
C
课堂检测
5.“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他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由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几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B.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
C.世界各国都取得跨越式发展
D.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
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