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强化练习(1)2021-2022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用图像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如图,则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图象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2.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测量工具在使用前都应先观察量程、零刻度线、分度值
B.停表在使用前需先回零
C.刻度尺测量时有刻度的一边应紧靠被测物体
D.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后不能继续使用
3.虽然美国反华势力对我国科技发展进行疯狂打压,但我国5G技术依然踏步向前。5G芯片被称为芯片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它是在指甲盖大小的尺寸上塞进几十亿个电子元件。这些电子元件长度、高度等尺寸的单位应该是( )
A.mm B.nm C.μm D.cm
4.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v=可知,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B.一辆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则该车以50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汽车匀速转弯,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一种形式
D.对于匀速直线运动,v与s和t无关,是一个定值
5.如图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选出说法不正确的选项( )
A.两物体未出发前相距100m B.甲先出发,乙后出发
C.两物体在t=10s时刻相遇 D.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m/s
6.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照物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为参照物的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照物的
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
7.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褐海燕的速度可达300km/h,是当之无愧的运动冠军。它的速度与下面哪个速度最接近( )
A.城市中公共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B.高速公路上,小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C.高铁列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D.客机飞行的速度
8.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路程s成正比
B.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时间t成反比
C.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s,t的大小无关
9.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
A.甲乙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 B.甲乙两同学经过15分钟相遇
C.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1.5倍 D.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10.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2,则两车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2∶3 B.3∶4 C.4∶3 D.1∶3
11.关于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值后面写明所用的单位
B.测量长度时,只要仪器精密和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
C.计算平均值时,小数点后的位数越多越好
D.取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平均数即可以得测量结果
12.如图所示是两辆汽车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照片,则下列有关描述小轿车和大卡车的大致运动情况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13.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可能向右运动 B.甲车可能向右运动、乙车不可能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向左运动,乙车不可能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二、填空题
14.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速度大的物体运动________快(填“一定”或“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________;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
15.某同学坚持每天到公园跑步,如图所示,这是某次软件记录的她运动54min的数据那么她跑步的速度是______km/h。
16.五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时,记录了以下数据:8.22m、8.25cm、8.23cm、8.24cm、8.74cm,木块的长度是______。
17.为测自己的跑步速度,小明在一段长200m的平直道路起点开始计时,跑到终点停止计时_____s,平均速度为_____m/s。
18.假期里,小明同学坐着爸爸驾驶的汽车前往太原,图甲是小明观察到的汽车速度表的示数,图乙是他看到高速公路边上的指示牌。则当时汽车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超速行驶。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标志牌到达太原至少需要___________h。
19.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华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上学途中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倒退,她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小华的家到学校路程是,如果她用时到达学校,她骑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20.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 写到“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云与我俱东”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两空均选填“云”、“我”或“榆堤”)
21.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参赛者 甲 乙 丙
成绩/s 14.2 13.7 13.9
22.(1)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_____h。小聪在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
(2)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或“>”),甲车的速度为______m/s,当t=40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m。前20s内,乙行驶的路程为______m。
23.如图是选自物理课本中的“想想议议”,请认真阅读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想想议议: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的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列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开始时以______(选填“对面列车”或“乘坐列车”)为参照物,对对面列车是反方向运动的,所以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后来以______为参照物,发现自己坐的列车没动;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你”______造成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若火车全程行驶约26km,全程行驶总时间约为45min,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D
6.D
7.C
8.D
9.C
10.B
11.A
12.A
13.D
14.运动快慢 一定 9∶8 8∶9
15.11.5
16.8.24cm
17.40 5
18.是 1.2
19.自行车 4
20.我 榆堤
21.乙 相同路程比时间
22.最高限速40km/h 1.5 汽车 > 20 200 200
23.对面列车 站台 选择的参照物 相对性 34.7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