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五单元单元测试(A卷 知识通关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五单元单元测试(A卷 知识通关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4 10:49:0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______
第五单元 (A卷·知识通关练)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1. 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A.hè cì xián pìn
B.hé cí xiān pìn
C.hé cì xián pīng
D.hè cí xiān pīng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绵廷 泥潭 缥缈 钦差
B.焚烧 分辨 寂寞 女娲
C.蓬勃 掺和 踪迹 气概
D.陛下 精致 爵士 忙碌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读起来让人毛骨悚然。
B.如果你在沙漠中行走,由于高温的天气,有时候你会看到周围有海市蜃楼的景象。
C.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D.我已激动地语无伦次了,这是那种人们将在赛季结束后去回味的比赛,我们要做出完美反应,我们必须捍卫榜首。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
B.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C.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5. 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B.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C.她给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D.“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上的街市》一诗的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繁星》,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B.《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者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C.《女娲造人》中作者笔下的女娲既是有非凡能力的神,又是有感情和生活体验的人。
D.《伊索寓言》记载了古希腊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动物故事。相传伊索是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作家。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0.0分)
7. 根据诗文内容用原句填空。
(1)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河流大野犹嫌束, 。(谭嗣同《潼关》)
(5)《狼》中运用议论表达方式的句子是: , , ? 。
(6)《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诗句是: , 。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8. 你所在班级在学习《文学部落》内容时拟举行一次集体课外读书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活动中有一项“我读经典名著”读书交流活动,请你为此写一段开场白。(3分)
答: 。
(2)如图是“世界读书日”的一幅宣传画,请你说说看后的感悟。(3分)
答: 。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9. (2022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5分)
那毛女即便回身,转于洞内,对罗刹跪下道:“奶奶,洞门外有个东土来的孙悟空和尚,要见奶奶,拜求芭蕉扇,过火焰山一用。”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叫:“丫鬟,取披挂,拿兵器来!”随即取了披挂,拿两口青锋宝剑,整束出来。
(1)以上文字选自文学名著①《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② 。(2分)
(2)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为何会怒发心头、骂从口出?请根据原著回答。(3分)
答: 。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10分)
①“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
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③“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④于是他就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因为他不愿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踢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勤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10.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答: 。
11. 第④段中“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
12. 请谈一下第①段中“两位诚实的官员”中“诚实”这个词的表达效果。(3分)
答: 。
13. 所选语段对皇帝的描写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由所选语段我们可以看出皇帝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分)
答: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4分)
母爱的晴空
吴静
①傍晚,冷雨。
②厨房里,油烟机嗡嗡地轰鸣,我站在灶台旁,拿铲子小心翼翼地轻轻翻动锅里的鱼。煎好鱼,倒好酱油、料酒等调料,再把老姜、红椒、土豆一样样切成丝。鱼汤在锅里咕噜咕噜地冒着泡,这是为女儿准备的明天的午饭。每天下班后我都第一时间赶回家,热好饭菜再拿保温桶装着送去学校。她读初二,学习任务不轻,送饭也是为了节约时间,让她中午好好把功课复习复习……
③手机叮叮地响了,我把两手胡乱往围裙上揩了两下,赶紧接通了,是妈妈打来的。“静静啊!今天可去药店买药了啊?”我一脸茫然,“妈,什么药?”“啊?利胆片啊!你这孩子……”妈妈的语气里显然带着几分责备。
④我这才想起来,几日前单位组织体检,B超检查诊断我有慢性胆囊炎,正巧妈妈打电话来,我就把这事随口告诉她了。随后,她发了好几条微信,都是叮嘱我要及时吃药、吃什么药之类的话,后来我因为要赶回去上班,也忘了回复。
⑤要不是这通电话,买药的事我早忘到九霄云外了。但我不想惹妈妈生气,只能硬着头皮敷衍她几句。“买了买了!您放心吧!妈,我做饭呢,先挂了啊!”还没等她开口,我赶紧抢先把电话挂了,避免了一通没完没了的唠叨。
⑥雨水打湿了初上的华灯,有些幽暗也有些寒凉。油锅热了,我把姜丝、红椒、土豆丝倒进锅里煸炒,这是女儿最爱吃的红椒土豆丝,想着她明天中午打开保温桶快乐满足的样子,我就觉得特别欣慰。手机又响起来了,我正忙着颠勺,扭头看了一眼手机,又是妈妈打来的。“你自己的身体,自己要注意啊!这两天下雨天冷,多穿一点,小毛病别不当一回事儿……”我只想把手里的活赶紧忙完,颇不耐烦,“妈,妈!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去买!”
⑦锅里的土豆丝已经快糊了,电话那头的声音还在喋喋不休,“你要没时间,我明天给你把药买好送去学校行吗?我知道哪一种药好……”我有些恼火,冲着电话大声嚷嚷:“哎呀,妈,你烦不烦啊,叨叨个没完,我的菜都烧糊了……”我“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听筒里妈妈的声音消失了,空气里一阵可怕的沉寂。窗外的冷雨重重地敲打着玻璃,我为自己刚才的态度懊悔起来。
⑧我的母亲,曾经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子;可这些年,她一改年轻时的脾气,变得愈发温和宽容。她老了,再也不像从前那么果敢精明,她好忘事儿,又爱唠叨,最怕闲在家里的她,如今却除了家,哪儿也不想去……
⑨我和母亲生活在一座小城,距离只十几里路,车程不过二十分钟,可开学至今,我为了自己的女儿终日奔波忙碌,竟已有两三个月没有回家去看望她,可她总是挂念着我,挂念着我的孩子。
⑩这个细雨飘飞的冬夜,我犯了难以原谅的错误,我忽略了电话那头妈妈小心的猜测、忐忑的探寻,无视她殷切的叮嘱、细心的关怀,我践踏了一颗母亲柔软、慈爱的心!
我的心又一阵难过,想起了那个炎热的苦夏,我因病要做一场不小的手术。手里攥着大大小小的缴费单、化验单,在医院跑上跑下的那个人,是我的母亲。手术室的过道中,我害怕地紧闭着眼睛,像一只无助的猫,胆怯地蜷缩在椅子上,脑子里一片混沌。
耳边传来一阵熟悉的气息,母亲以最快的速度为我办理好了一切,急切地奔到我的身旁,用粗糙、满是皱纹的手握着我的臂膊。我把头靠在她的腹部,听到了柔软而衰老的身躯里心脏的跳动;我卸下了所有的伪装和坚强,像个孩子似地肆意地流泪……
人生路上常常会猝不及防地遭遇一场大雨,每一位母亲都会用慈爱、关怀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遮住风雨,把阳光留给儿女。在爱的庇护下,我们才有勇气,储存好生活的温存,继续走下去。
我拿起手机,忙音之后,耳畔又一次响起那熟悉而温暖的声音,我眼睛一热,“妈,我明天回家看您……”
14. 梳理“我”几次接电话前后的态度、情绪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填空。(4分)
敷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请从加点词语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故事一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母亲以最快的速度为我办理好了一切,急切地奔到我的身旁,用粗糙、满是皱纹的手握着我的臂膊。
答: 。
16. 选文为什么要多处写冷雨?(3分)
答: 。
17. 选文反复描写“我”炒菜的情形,有何作用?(3分)
答: 。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3.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21题。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家无井而出溉汲 (汲: )
(2)及其家穿井 (穿: )
(3)亡处亡气 (亡: )
(4)奈何忧其坏 (奈何: )
19. 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若无闻也∥若屈伸呼吸
B.因往晓之∥未若柳絮因风起
C.及其家穿井∥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译文: 。
(2)其人舍然大喜。
译文: 。
21. 从(甲)文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乙)文“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是?(3分)
答: 。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2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空中,恼人的乌云不期而至,阳光没有因此停止脚步,而穿过乌云的阳光更加灿然绚丽了。这一刻,让我们震撼、深思、联想……
请以“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______
第五单元 (A卷·知识通关练)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1. 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A.hè cì xián pìn
B.hé cí xiān pìn
C.hé cì xián pīng
D.hè cí xiān pīng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和”应读hè,“赐”应读cì,“衔”应读xián,“聘”应读pìn,故选A。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绵廷 泥潭 缥缈 钦差
B.焚烧 分辨 寂寞 女娲
C.蓬勃 掺和 踪迹 气概
D.陛下 精致 爵士 忙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A.绵廷——绵延。故选A。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读起来让人毛骨悚然。
B.如果你在沙漠中行走,由于高温的天气,有时候你会看到周围有海市蜃楼的景象。
C.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D.我已激动地语无伦次了,这是那种人们将在赛季结束后去回味的比赛,我们要做出完美反应,我们必须捍卫榜首。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读书后的感受,不恰当。
B.海市蜃楼:蜃景的通称;也比喻虚幻的事物。使用正确。
C.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使用正确。
D.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使用正确。
故选A。
【点睛】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
B.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C.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两面对一面,可去掉“是否”。B否定词滥用,表达的意思相反,去掉“不”。C正确。D语意不明,去掉“以上”。据此,答案为C。
5. 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B.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C.她给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D.“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辨析。A.“这个算添头!”感叹号改为逗号。“白送!”感叹号改为句号。B.“又听见——”去掉破折号。D.“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冒号改为逗号。故选C。
【点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a表示停顿,b表示语气,c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 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上的街市》一诗的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繁星》,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B.《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者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C.《女娲造人》中作者笔下的女娲既是有非凡能力的神,又是有感情和生活体验的人。
D.《伊索寓言》记载了古希腊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动物故事。相传伊索是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作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问哈常识的识记。A.有误。郭沫若的代表性诗集是《女神》《星空》。故选A。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0.0分)
7. 根据诗文内容用原句填空。
(1)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河流大野犹嫌束, 。(谭嗣同《潼关》)
(5)《狼》中运用议论表达方式的句子是: , , ? 。
(6)《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诗句是: , 。
【答案】
(1)岐王宅里寻常见
(2)遥怜故园菊
(3)尚思为国戍轮台
(4)山入潼关不解平
(5)狼亦黠矣 而顷刻两毙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6)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力。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岐”“园”“戍”“潼”“黠”“诈”“哉”“溪”“渝州”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8. 你所在班级在学习《文学部落》内容时拟举行一次集体课外读书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活动中有一项“我读经典名著”读书交流活动,请你为此写一段开场白。(3分)
答: 。
【答案】【示例】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我读经典名著”的读书交流活动吧!
【解析】本题考查开场白。
答题思路:开场白需要有称呼,需要扣住“我读经典名著”的主题,突出读经典名著的益处。
示例:同学们,名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无数的考验,最终凭借其优秀的“品质”而存留至今,读名著,观古今,读名著,见百态,名著带给我们的是精神的给养,是心灵的熏陶。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我读经典名著”的读书交流活动吧!
(2)如图是“世界读书日”的一幅宣传画,请你说说看后的感悟。(3分)
答: 。
【答案】【示例】书犹如望远镜,读的书越多,就会看得越远。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答题思路:要扣住“世界读书日”这个主题,观察所给宣传画,上部是宣传画的主题“世界读书日”和时间,中间是“美建世界读书日”,下部是望远镜,要把宣传画的图片要素和主题联系起来,望远镜能够让人们看到更广阔世界,这也是读书能产生的效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去谈感悟。
示例:书籍就如同望远镜,能够带领我们看到更广阔、更遥远的世界。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9. (2022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5分)
那毛女即便回身,转于洞内,对罗刹跪下道:“奶奶,洞门外有个东土来的孙悟空和尚,要见奶奶,拜求芭蕉扇,过火焰山一用。”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叫:“丫鬟,取披挂,拿兵器来!”随即取了披挂,拿两口青锋宝剑,整束出来。
(1)以上文字选自文学名著①《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② 。(2分)
【答案】西游记 吴承恩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文学常识的识记。从“孙悟空和尚”“拜求芭蕉扇,过火焰山”“罗刹”等词句可知,本段文字选自名著《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型加工,更能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
(2)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为何会怒发心头、骂从口出?请根据原著回答。(3分)
答: 。
【答案】因为她的儿子红孩儿劫持唐僧,想吃唐僧肉,被孙悟空请来的观音菩萨收做善财童子,她觉得儿子被孙悟空坑害。
【解析】本题考查对《西游记》内容的理解。《西游记》第十三回“大战红孩儿”,记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红孩儿想吃唐僧肉,变作小孩喊救命,把唐僧抓到了火云洞,悟空得知红孩儿是自己五百年前结拜的兄长牛魔王之子,想要借此关系向他讨还师父;红孩儿不信悟空所说,从口鼻中喷出烟火烧退悟空八戒,龙王弟兄被请来向红孩儿喷水,可红孩儿喷的是三昧真火,雨水浇不灭,反使悟空熏了一身的烟火;八戒去请观音,被红孩儿假变的观音骗进了洞,悟空又变做牛魔王被红孩儿问出了破绽,纵筋斗云径投南海,请观音收服了红孩儿,成为善财童子。所以,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怒发心头、骂从口出因为她的儿子红孩儿劫持唐僧,想吃唐僧肉,被孙悟空请来的观音菩萨收做善财童子,她觉得儿子被孙悟空坑害。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10分)
①“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
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③“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④于是他就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因为他不愿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踢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勤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10.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答: 。
【答案】皇帝看新装,受了骗还自欺欺人。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解题时,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采用“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方式进行概括,根据题目要求作适当的增减。注意概括语言的简洁性。本题依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文段即可。
11. 第④段中“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
【答案】他们看不到布料的事实没有被揭穿。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能力。为了真正达到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筛选要点,归纳概括这一目的,有三个原则:①带着题目,通读重点内容,把握大意。②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③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
12. 请谈一下第①段中“两位诚实的官员”中“诚实”这个词的表达效果。(3分)
答: 。
【答案】“诚实”为褒词贬用,讽刺了那两个大臣并不是真正的诚实,刻画了他们善于阿谀奉承的嘴脸。(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解题时要解释词语本义,结合文章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指出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分析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答题格式:“××”一词原指……,在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在本题解答时要注意作者运用的是反语,并注意分析反语的讽刺效果。
13. 所选语段对皇帝的描写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由所选语段我们可以看出皇帝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分)
答: 。
【答案】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答出两种即可)皇帝具有愚蠢、骄横、虚伪、自欺欺人的特点。(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描写手法的辨识及对人物形象的概括。人物描写方法: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作用: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人物形象的概括,要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可以从叙写内容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如果还要求摆出理由和举例,就要从原文中概括例子来证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4分)
母爱的晴空
吴静
①傍晚,冷雨。
②厨房里,油烟机嗡嗡地轰鸣,我站在灶台旁,拿铲子小心翼翼地轻轻翻动锅里的鱼。煎好鱼,倒好酱油、料酒等调料,再把老姜、红椒、土豆一样样切成丝。鱼汤在锅里咕噜咕噜地冒着泡,这是为女儿准备的明天的午饭。每天下班后我都第一时间赶回家,热好饭菜再拿保温桶装着送去学校。她读初二,学习任务不轻,送饭也是为了节约时间,让她中午好好把功课复习复习……
③手机叮叮地响了,我把两手胡乱往围裙上揩了两下,赶紧接通了,是妈妈打来的。“静静啊!今天可去药店买药了啊?”我一脸茫然,“妈,什么药?”“啊?利胆片啊!你这孩子……”妈妈的语气里显然带着几分责备。
④我这才想起来,几日前单位组织体检,B超检查诊断我有慢性胆囊炎,正巧妈妈打电话来,我就把这事随口告诉她了。随后,她发了好几条微信,都是叮嘱我要及时吃药、吃什么药之类的话,后来我因为要赶回去上班,也忘了回复。
⑤要不是这通电话,买药的事我早忘到九霄云外了。但我不想惹妈妈生气,只能硬着头皮敷衍她几句。“买了买了!您放心吧!妈,我做饭呢,先挂了啊!”还没等她开口,我赶紧抢先把电话挂了,避免了一通没完没了的唠叨。
⑥雨水打湿了初上的华灯,有些幽暗也有些寒凉。油锅热了,我把姜丝、红椒、土豆丝倒进锅里煸炒,这是女儿最爱吃的红椒土豆丝,想着她明天中午打开保温桶快乐满足的样子,我就觉得特别欣慰。手机又响起来了,我正忙着颠勺,扭头看了一眼手机,又是妈妈打来的。“你自己的身体,自己要注意啊!这两天下雨天冷,多穿一点,小毛病别不当一回事儿……”我只想把手里的活赶紧忙完,颇不耐烦,“妈,妈!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去买!”
⑦锅里的土豆丝已经快糊了,电话那头的声音还在喋喋不休,“你要没时间,我明天给你把药买好送去学校行吗?我知道哪一种药好……”我有些恼火,冲着电话大声嚷嚷:“哎呀,妈,你烦不烦啊,叨叨个没完,我的菜都烧糊了……”我“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听筒里妈妈的声音消失了,空气里一阵可怕的沉寂。窗外的冷雨重重地敲打着玻璃,我为自己刚才的态度懊悔起来。
⑧我的母亲,曾经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子;可这些年,她一改年轻时的脾气,变得愈发温和宽容。她老了,再也不像从前那么果敢精明,她好忘事儿,又爱唠叨,最怕闲在家里的她,如今却除了家,哪儿也不想去……
⑨我和母亲生活在一座小城,距离只十几里路,车程不过二十分钟,可开学至今,我为了自己的女儿终日奔波忙碌,竟已有两三个月没有回家去看望她,可她总是挂念着我,挂念着我的孩子。
⑩这个细雨飘飞的冬夜,我犯了难以原谅的错误,我忽略了电话那头妈妈小心的猜测、忐忑的探寻,无视她殷切的叮嘱、细心的关怀,我践踏了一颗母亲柔软、慈爱的心!
我的心又一阵难过,想起了那个炎热的苦夏,我因病要做一场不小的手术。手里攥着大大小小的缴费单、化验单,在医院跑上跑下的那个人,是我的母亲。手术室的过道中,我害怕地紧闭着眼睛,像一只无助的猫,胆怯地蜷缩在椅子上,脑子里一片混沌。
耳边传来一阵熟悉的气息,母亲以最快的速度为我办理好了一切,急切地奔到我的身旁,用粗糙、满是皱纹的手握着我的臂膊。我把头靠在她的腹部,听到了柔软而衰老的身躯里心脏的跳动;我卸下了所有的伪装和坚强,像个孩子似地肆意地流泪……
人生路上常常会猝不及防地遭遇一场大雨,每一位母亲都会用慈爱、关怀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遮住风雨,把阳光留给儿女。在爱的庇护下,我们才有勇气,储存好生活的温存,继续走下去。
我拿起手机,忙音之后,耳畔又一次响起那熟悉而温暖的声音,我眼睛一热,“妈,我明天回家看您……”
14. 梳理“我”几次接电话前后的态度、情绪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填空。(4分)
敷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颇不耐烦 恼火 懊悔 难过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分析与概括。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注意题干要求:“我”几次接电话前后的态度、情绪变化。根据第⑥段“我只想把手里的活赶紧忙完,颇不耐烦”可以提炼出“颇不耐烦”;根据第⑦段“我有些恼火,冲着电话大声嚷嚷”可以提炼出“恼火”;根据第⑦段“窗外的冷雨重重地敲打着玻璃,我为自己刚才的态度懊悔起来”可以提炼出“懊悔”;根据第 段“我的心又一阵难过,想起了那个炎热的苦夏……”可以提炼出“难过”。
15. 请从加点词语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故事一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母亲以最快的速度为我办理好了一切,急切地奔到我的身旁,用粗糙、满是皱纹的手握着我的臂膊。
答: 。
【答案】“奔”字写出母亲为“我”办理住院手续的速度之快。“握”字写出母亲的手带给“我”的力量。这两个动词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切、担心和鼓励。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题干要求从加点词语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母亲以最快的速度为我办理好了一切,急切地奔到我的身旁”,一个“奔”字,表明母亲为“我”办理住院手续的速度之快;“用粗糙、满是皱纹的手握着我的臂膊”,一个“握”字,表明母亲通过粗糙、满是皱纹的手传递给我的温暖和力量。由此可以看出,母亲对生病的“我”的关切、担心和鼓励。
16. 选文为什么要多处写冷雨?(3分)
答: 。
【答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一种凄清伤感的气氛;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文写“我”态度的转变埋下伏笔。
【解析】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根据“傍晚,冷雨”可知,冷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根据“这个细雨飘飞的冬夜,我犯了难以原谅的错误”可知,冷雨渲染一种凄清伤感的气氛;冷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根据“雨水打湿了初上的华灯,有些幽暗也有些寒凉”“窗外的冷雨重重地敲打着玻璃,我为自己刚才的态度懊悔起来”可知,冷雨为后文写“我”态度的转变埋下伏笔。
17. 选文反复描写“我”炒菜的情形,有何作用?(3分)
答: 。
【答案】表现“我”对女儿的关心;炒菜是引发“我”对母亲态度不好的原因;表现“我”和母亲当年一样,也是一个果敢精明,能干勤快的母亲。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细节的理解。通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人物形象、主题等分析理解。从“这是为女儿准备的明天的午饭。每天下班后我都第一时间赶回家,热好饭菜再拿保温桶装着送去学校”可以看出,写炒菜表现了“我”对女儿的关心;从“锅里的土豆丝已经快糊了,电话那头的声音还在喋喋不休”可以看出,炒菜是引发“我”对母亲态度不好的原因;根据“我的母亲,曾经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子……她老了,再也不像从前那么果敢精明”“我站在灶台旁,拿铲子小心翼翼地轻轻翻动锅里的鱼。煎好鱼,倒好酱油、料酒等调料,再把老姜、红椒、土豆一样样切成丝。鱼汤在锅里咕噜咕噜地冒着泡”可知,文中写炒菜表现了“我”和母亲当年一样,也是一个果敢精明,能干勤快的母亲。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3.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21题。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家无井而出溉汲 (汲: )
(2)及其家穿井 (穿: )
(3)亡处亡气 (亡: )
(4)奈何忧其坏 (奈何: )
【答案】(1)井里取水 (2)挖掘、开凿 (3)亡,通“无” (4)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1)句意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汲:从井里取水。
(2)句意为: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穿:挖掘、开凿。
(3)句意为: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亡,通“无”。
(4)句意为: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奈何:为什么。
19. 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若无闻也∥若屈伸呼吸
B.因往晓之∥未若柳絮因风起
C.及其家穿井∥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A.若:如/你;B.因:因此/趁、乘;C.及:等到……的时候/来得及;D.晓:开导/开导;故选D。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译文: 。
(2)其人舍然大喜。
译文: 。
【答案】(1)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
(2)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句的重难点词语有:令,派;于,向。(2)句的重难点词语有: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21. 从(甲)文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乙)文“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是?(3分)
答: 。
【答案】从传播谣言者角度来说:不要听到什么传闻之后就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听到风就是雨,导致以讹传讹。从丁氏的角度来讲:与人交流时,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及扩展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按要求作答。通过阅读这个故事,不同角度可得到不同的启示,如: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是: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译文】:
(甲)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浇田、打水,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来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乙)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积聚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个地方,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非常高兴。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2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空中,恼人的乌云不期而至,阳光没有因此停止脚步,而穿过乌云的阳光更加灿然绚丽了。这一刻,让我们震撼、深思、联想……
请以“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解析】
这是一道比喻性的全命题作文。题目充满了诗意,歌颂真善美,意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一个很能传递正能量的题目。题目中的“乌云”“阳光”“绚丽”是关键词,其中“阳光”是最重要的中心词,也是重点描写的对象,“阳光”的特点是“绚丽”,“绚丽”的原因是穿过了“乌云”。很明显“乌云”指的是生活中的挫折、失败、打击、不如意等。“绚丽”的“阳光”则是表示战胜失败、挫折后的胜利、成功、喜悦等。整个题目的寓意是“历经磨难,战胜挫折和失败之后的成功更为可贵”。
【点睛】
命题作文,首先要分析题目的中心。然后分析修饰限定的词语。最后结合自己的生活成长经历去立意行文。注意要有创新意识;课下多积累写作素材;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的合理运用。
【答案】【例文】
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
有句歌词唱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如若为那陈旧的风景,添上七彩的光芒,它必定焕然绚丽。这个道理我是经过一次学车的经历才领悟到的。
小伙伴们从身边骑过的自行车带走阵阵清风,三五成群在广场“彪车”,如风驰电掣,撬起我心中的羡慕与渴望,就这样起了想学车的念头。 坐上新车,用力踏下脚踏板,发现学车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容易,我歪歪扭扭磕磕绊绊,终还是掌握不好平衡,摔了个跟头。半个自行车身倒在旁边的小灌木丛里,车轮还在不停地转动,撩动旁边的绿色树叶,而我的手肘撞在粗糙的水泥地上,迫不及防,血液冲破毛细血管,我望着肘部的鲜血淋漓,强忍着疼痛。 心理暗自想着“放弃吧,太难了!”
将午未午的天空本该暖耀晴朗,此刻却是遮天蔽日的暗沉,四处飘浮的灰云将天空衬得阴柔,眼看就要下雨了。 我伏在桌上,听着逐渐拉开序幕的雨的声音,肘部的伤口上了酒精,刺痛中微微发凉。自行车比想象中还要难以驾驭啊,我天生就不是骑车的料吧?手肘上的疤那么碍眼,要不是骑车我怎么会留下疤痕……想着想着,从玻璃上滑下几股雨露聚成的水,我才发现,雨停了,天色变了。 日光来的太突然, 将刚才那场大雨残留的阴霾气息一扫而光。隐约听见小伙伴呼朋唤友的声音,俯头透过玻璃看去,几个人正骑着自行车来去自如,欢声笑语。他们在彩虹之下穿行,这是雨后的绚丽风景,这是穿过乌云的阳光带给我最美好的安慰。
我要学,坚持下去。 我来到自行车旁,空气中氤氲着雨后独特的新鲜绿草味,远处的彩虹还未消退,带着我的心情高高地挂在天边,我又一次开始学车,其实,掌握要领,拿好感觉,一切都会顺利。我就这样一次次地摔倒,一次次地爬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学会了骑车。只是手肘上的疤痕至今还未消退。
但我不后悔,阳光总在风雨后,我愿意将我的乌云一并掷于空中,让雨下的更加猛烈,只要结果是好的,只要阳光会出现,过程让我怎样淋湿都行。因为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