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4光的折射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的光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路灯下的影子 B.雨后彩虹
C.日食现象 D.树荫下的光斑
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 )
A.0° B.30° C.45° D.60°
3.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若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50°,则折射角应为( )
A.小于50° B.等于50° C.大于50° D.等于100°
4.日常生活中经常伴有光学现象,下述现象的成因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水中月镜中花——光的折射
B.筷子在水中“弯折”——光的反射
C.雨后彩虹——光的直线传播
D.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精密的仪器进行测量时能减小误差
B.只要物体振动了,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
D.我们能用手准确的感受出水的温度
6.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0°,则折射角为( )
A.0° B.30° C.60° D.90°
二、填空题
7.月亮在河里倒影的“影”、立竿见影的“影”、雨过天晴后悬挂在天空的“彩虹”,分析它们的成因其原理不同,它们分别是由于光的 、 和 引起的。
8.站在水池边,看到云在池水中飘荡,还可以看到鱼在云中穿行,“水中云”是由于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而成的 (选填“实像”“虚像”);“云中鱼”是由于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而成的 (选填“实像”“虚像”)。
9.如图所示,不透明的容器中有一只铁制玩具青蛙,人的眼睛在S位置时刚好看不到青蛙,这是 的缘故;向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水,眼睛就能够看到青蛙了,这是 造成的。
10.小丽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班,是由于 而形成的太阳的“像”;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 (选填“深”或“浅”);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虚像。
11.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现列出以下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①“潭清疑水浅”;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少”;③“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中,能够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填序号);能够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填序号)。
12.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AE⊥CG,,则 为入射光线, 为折射光线,空气在界面的 侧。(填“上”“下”“左”或“右”侧)
13.疫情结束后,小明乘坐旅游专列去旅游。列车行驶过程中,小明以自己乘坐的列车为参照物,他看到窗外成排的绿树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明透过车窗的玻璃看到窗外的美丽景色,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而形成的像。
14.春暖花开,天气晴朗,蓝天飘着朵朵白云.小芳和爸爸妈妈在公园游玩,发现水里的鱼好像在云中游.如图所示我们所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选填“实”或“虚”),像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些 (选填“深”或“浅”).
15.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大小为 ;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折射角的大小为 .
16.一个晴朗周末的午后,小明陪同妈妈在河边散步,只见水中的鱼儿在“白云”里欢畅的游动。实际上小明看到的鱼儿是光的 射形成的虚像,而水中的“白云”则是光的 射形成的虚像。而小明想起了课堂上的小孔成像,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像(选填“实”或“虚”)。
三、实验探究题
17.在“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试验中,让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水中以不同的角度射入空气,观察到光束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径迹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此现象说明________(选填序号)
A.光路可逆
B.光在水面只发生了折射
C.光在水面只发生了反射射
D.光在水面既发生了折射又发生了反射
(2)增大这一束光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发现射入空气的光的径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增大,此现象说明________(选填序号)
A.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
C.折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成正比
D.折射角的正弦值与入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
(3)让这一束光垂直于水面射入空气。传播方向________(选填序号)。
A.向右偏 B.向左偏 C.不偏
答案
1-6 B A A D A A
7.反射;直线传播;色散
8.反射;虚像;折射;虚像
9.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
10.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浅;反射
11.②;①
12.BH;HF;下
13.运动;折射
14.虚;浅
15.120°;37°
16.折;折;虚
17.(1)D (2)B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