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第五单元活页规范训练 Word版含解析(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第五单元活页规范训练 Word版含解析(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05 20:07:48

文档简介

/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6分)
A.楚兵罢食尽 B.直夜溃围南出
C.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D.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解析 A.罢—疲;B.直—值;D.辟—避。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6分)
A.而信、越之兵不会
B.期山东为三处
C.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解析 A.古义,没有来会合;今义,没有能力做某事;B.古义,山的东面;今义,山东省;C.“披靡”均为望风倒下,(军队)溃散;D.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部分。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6分)
例句: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项王军壁垓下
C.马童面之 D.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解析 A、B、C三项与例句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D.使动用法。
答案 D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6分)
A.
B.
C.
D.
解析 A.均为承接连词,于是,就。B.①表顺承;②表转折。C.①助词,的;②代词,指项王军。D.①与方位词构成固定结构,表方位;②连词,因为。
答案 A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6分)
A.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B.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C.汉骑追者数千人
D.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解析 B.省略句,购我头(以)千金。其他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 B
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6分)
A.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直:通“值”,当、趁。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连接,这里指跟上。
C.然今卒困于此 卒:士兵。
D.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绐:欺骗。
解析 C.卒:终于。
答案 C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6分)
A.
B.
C.
D.
解析 A.①才;②只,仅仅。B.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他们。C.均为代词,他的。D.①介词,替;②句末助词。
答案 C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8分)
(1)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9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9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今天必定死,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多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2)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倒退了好几里。
/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2分)
(1)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 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 戮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 废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杀人而死,职也 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赞于平原君曰 自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左右未有所称诵 称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靠近,此指进逼 (2)并力,尽力 (3)指商人见货物价贱则买进,价贵则卖出,以求厚利。废,止;居,贮藏
(4)常理 (5)自我推荐 (6)称赞荐举。称,称赞;诵,述说、宣扬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4分)
A.
B.
C.
D.
解析 A项,①代词,这样;②连词,表示转折,可是,但;B项,①动词,写作,作;②介词,为了;C项,①助词,的;②代词,它;D项,均为介词,在。
答案 D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4分)
A.号令中国,以尊周室
B.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
C.庄生羞为儿子所卖
D.今楚地方五千里
解析 A项,中国: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B项,利害:古今都指利益和损害。C项,儿子:古义,多指小儿辈,此指范蠡长男;今义,男孩子(对父母而言)。D项,地方:古义,两个词,土地方圆;今义,一个词,指某一区域。
答案 B
4.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4分)
A.杀人而死,职也
B.客何为者也
C.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
D.白起,小竖子耳
解析 A、C、D项,都是判断句;B项,宾语前置句。
答案 B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
(1)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于是他打点包装了细软珠宝,与随从从海上乘船离去,始终未再返回越国。
(2)假使能通过客气的谈判取得成功,那就最好了。如果谈判不能取得成功,那么也要挟制楚王在大庭广众之下把盟约确定下来,一定要确定了合纵盟约才回国。
(3)现在,我在外面听路人都说陶地富翁朱公的儿子杀人后被楚囚禁,他家派人拿出很多金钱贿赂楚王身边的人,所以君王并非体恤楚国人而实行大赦,却是因为朱公的儿子才大赦的。
(4)毛先生凭着他一张能言善辩的嘴,竟比百万大军的威力还要强大。
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其母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朱公不得已而遗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藋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庄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
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故金至,谓其妇曰:“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诫,后复归,勿动。”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
庄生间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某,此则害于楚”。楚王素信庄生,曰:“今为奈何?”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将行之。”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曰:“何以也?”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朱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惊曰:“若不去邪?”长男曰:“固未也。初为事弟,弟今议自赦,故辞生去。”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奈何以朱公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男竟持其弟丧归。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      赍:携带。
B.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 过:访,探望。
C.令论杀朱公子 论:定罪。
D.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 殊:特殊。
解析 D.殊:很。
答案 D
7.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独以德为可以除之 ②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 ③庄生羞为儿子所卖 ④固为其能弃财故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解析 ①用,②因为,③表被动,④因为。
答案 C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朱公献上黄金,他并非有心收下,只是想事成之后再归还给朱公以示讲信用。
(2)至于小弟弟呢,一生下来就看到我十分富有,乘坐好车,骑着良马,到郊外去打猎,哪里知道钱财从何处来,所以把钱财看得极轻,弃之也毫不吝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