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学案《第三单元多样的文化》名师解读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学案《第三单元多样的文化》名师解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4 18:3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多样的文化》名师解读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
本单元属于选择性必修课程“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课标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研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
1.学习目标与内容
(1)阅读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认识所读作品的地位和价值。
(2)撰写读书笔记,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选择感兴趣的作家、作品或话题,撰写评论。
(3)尝试探讨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话题和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提升文化鉴别力。
2.教学提示
本任务群为1学分,18课时。
(1)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作品,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与思想内涵。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
(2)调动学生关于世界历史、地理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知识,促进对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生活及心灵世界的理解。
(3)组织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家作品或专题,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拓展阅读,研讨交流。
第二部分 单元深度解读——走近学科素养
【单元目标和核心素养落实】
语文核心素养和单元目标对照
语言建构与运用 积累与语感 本单元四位作家的不同写作风格
整合与语理 细读小说,能够梳理小说情节和情节中表现出的人物性格、心理的变化
交流与语境 能与同学就小说不同层面的鉴赏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思维发展与提升 直觉与灵感 在本单元的四篇小说中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作家的小说风貌
联想与想象 实证与推理 联系自身,感受作家情怀和小说在价值观引领上的意义
批判与发现 能在小说鉴赏方面有自己的评价和见解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验与感悟 理解小说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方面的丰富技法,感受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
欣赏与评价 对小说叙述、人物、语言、主题等进行深入分析和学习
表现与创新 尝试创作小小说
文化传承与理解 意识与态度 鉴赏与审美精神
选择与继承 包容与借鉴 通过小说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感受其中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
关注与参与 用小说中的精神反观自身,带着精神财富参与到社会实践与创造中去
【必备知识】
语言知识 文学类作品(小说)语言的丰富、生动、多义
语言表达 文学类作品(小说)语言表达方式的多样
文学知识 文学类作品(小说)的文体特点;文学类作品(小说)鉴赏知识
文化知识 狄更斯、列夫·托尔斯泰、海明威、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创作经历;现实主义小说、现代小说的风格魅力
【学科能力】
单元能力目标分解 考点对标
学习理解 观察记忆 结合文学类作品的特点梳理小说情节,厘清人物关系 文学类文本阅读
信息提取 结合作品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
分析概括 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自己的评论
领会理解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鉴赏外国小说
实践应用 应用交际 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风貌 理解文学类文本中的文化背景差异及其对当下的意义
解释推断 能对同一作品的不同阐释发表自己的观点,且内容具体、依据充分
解决问题 对当代文化建设发表自己的见解
策略运用 尝试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辩证地审视和评论古今中外语言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创新迁移 发散创新 尝试创作小小说 文学阅读与写作
批判赏析 尝试用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内化完善 愿意用文学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追求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单元知能对标】
必备知识 学科能力 学科素养 高考内容
第8课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狄更斯大学第9课 复活(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 学习理解能力:观察记忆、信息提取、分析概括、领会理解 实践应用能力:应用交际、解释推断、解决问题、策略运用 创新迁移能力:发散创新、批判赏析、内化完善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小说叙事技巧考查 2.小说语言风格鉴赏 3.小说情节变化梳理 4.小说人物形象赏析 5.小说环境描写作用 6.小说标题结构作用
第10课 老人与海(节选) /海明威
第11课 百年孤独(节选) /加西亚·马尔克斯
三、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1.联系相关历史文化背景,感受小说中展现的不同时代、地域的社会生活和人类心灵,深化对历史、社会、人生的认识;深入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风貌,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探讨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话题和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提升文化鉴别力。
2.把握小说中人物成长的精神轨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典型意义,挖掘作品的丰富内涵,深入探索民族心理、时代精神和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智慧。
3.感受小说多样的风格,从主题内容、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入手,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了解文学艺术手法的传承与创新。
4.探究作者如何通过作品展现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恰当评价其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学习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以及艺术化地表现生活,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小说素材尝试创作小小说。
教学要点
价值导向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单元总体 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风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增强文化理解力。 1.联系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解小说所展现的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灵世界,把握经典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2.从主题内容、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把握作品的艺术成就,深化对小说这一体裁的认识,提升小说鉴赏的能力。 3.尝试写作小小说,提高文学写作技巧 1.熟悉作家生平及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2.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样式。 3.掌握“扁平人物”“圆形人物”“冰山理论” “心灵辩证法”等小说创作理论知识。
8.《大卫·科波菲尔》(节 理解狄更斯揭恶扬善的精神追求,思考小说的道德教育价值。 1.通过选择不同叙述视角,体会小说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带来的独特艺术效果,感知作者选择第一人称叙述的深刻原因。 2.概括米考伯先生和米考伯太太的性格特点,体会狄更斯善用艺术夸张来塑造人物的手法,思考“扁平人物”的艺术价值 3.梳理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经历,借助其视角感知小说展现的极近真实的社会图景 1.了解19世纪英国的社会矛盾与狄更斯的成长经历 2.了解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的艺术特征以及“扁平人物”的写作技巧。
9.《复活》(节选) 体会托尔斯泰对人生、人性的思考,对人类道德与人生价值的不断追求。学习联系社会现实就人性与道德展开深入探讨。 1.通过选择舞台镜头,感知细节描写的魅力,体会小说细节中蕴藏的深刻力量。 2.通过细节,揣摩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的内心,尤其是体会聂赫留朵夫心灵的变化 3.通过梳理聂赫留朵夫的人物原型和形象发展,体会托尔斯泰寄寓的人性理想。 1.了解托尔斯泰文学创作的各个阶段与他生活经历的联系。 2.了解19世纪沙皇俄国的社会现实。 3.了解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
10.《老人与海》(节选) 领会“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深刻内涵,联系生活,在自我反思中习得小说中凝结的人生智慧。 1.通过赏析老人五次击退鲨鱼的场景,体会海明威小说叙事的渲染和克制的艺术魅力。 2.通过对比鉴赏和自主提问,把握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特点和塑造手法,阐释“硬汉”的精神价值和对当下的智性启示。 1.了解海明威多次参战经历和二战后美国的社会面貌。 2.感知海明威的语言风格,了解“冰山理论”的概念。
11.《百年孤独》(节选) 理解马尔克斯借助魔幻手法来表现现实的创作目的,理解小说中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冲突下不同类型的孤独情感。 1.通过梳理马孔多的变化,探究小说深刻的内涵。 2.通过模拟采访,探究马尔克斯采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写作的深层原因。 3.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描写,归纳出布恩迪亚作为典型人物的代表性。 1.了解拉丁美洲的相关历史与布恩迪亚的现实原型故事。 2.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流变和传承。
表达与交流 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小说元素,艺术化地表现生活,形成个性化的思想认识和审美感受。 1.运用学得的小说创作知识,借助教师提供的支架创作一篇小小说。 2.通过创作交流会和合作编辑班级小小说特刊,进一步提高文学写作技巧。 1.把握四部经典小说独特的文学艺术技巧。 2.了解文学艺术手法的传承与创新。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