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书湖阴先生壁
古诗三首
17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诗,读准节奏,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会认“畦”“闼”。
2.思维发展与提升:背诵全诗,并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知识积累和生活实际,理解诗意。
3.审美鉴赏与创造: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尝试创作古诗。
4.文化传承与理解:借助搜集的作者资料,知人论世,品味诗人的高雅志趣,感受自然山水的美丽。
新课导入
古人有在墙上题诗的习俗,题写的诗常常借眼前的景物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这种在墙壁上题写的诗就叫题壁诗。著名的题壁诗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林升的《题临安邸》。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这是一首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墙上的诗。
点击添加标题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Aenean commodo ligula eget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
还有谁也喜欢来湖阴先生家呢?它们为湖阴先生做了什么事?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因主持变法,先后两次被罢相,晚年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闲居长达十年之久。在这期间,诗人常与附近的居民来往,并且相处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一位邻居。
在王安石的诗集中,有关杨德逢的作品至今仍保存有十首以上,这一年初夏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这清幽的环境令人陶醉,于是,应主人之邀,便题诗在庭院的墙壁上。
朗读《书湖阴先生壁》语气要舒缓、平和。用心感受湖阴先生家清新的自然风光及诗人与湖阴先生深厚的友情。
朗 读 指 导
理解诗题
《书湖阴先生壁》 “书”即题写.书写的意思。“湖阴先生”指的是王安石的邻居杨德逢“壁”墙壁。这首诗是王安石访问朋友湖阴先生时所写的。当时王安石被湖阴先生的人格及他家周围清新的环境所吸引而作的诗,诗人将这首诗题写在湖阴先生家院子的墙壁上。故称《书湖阴先生壁》。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 长扫 净无苔,花木 成畦 手自栽。
一水 护田 将绿绕,两山 排闼 送青来。
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互动课堂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书:书写。
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南京市)时的一位邻居好友。
苔:青苔。
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排闼:推开门。闼,小门。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书湖阴先生壁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因主持变法,先后两次被罢相,晚年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闲居长达十年之久。在这期间,诗人常与附近的居民来往,并且相处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一位邻居。
在王安石的诗集中,有关杨德逢的作品至今仍保存有十首以上,这一年初夏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这清幽的环境令人陶醉,于是,应主人之邀,便题诗在庭院的墙壁上。
书湖阴先生壁
题目:写在湖阴先生家的墙壁上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杨德逢的别号
墙壁
书写
茅檐长扫净无苔
杨德逢的庭院
青苔
干净
青苔
无苔
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净得不生青苔。
此处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花木成畦手自栽
亲手
院内一排排的花木都是主人亲手种植的。
从前两句诗可以看出杨德逢的性格是:
朴实勤快
爱好洁净
兴趣高雅
热爱生活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溪水温柔多情,
曲折多姿。
青山山势若奔,
翠色欲滴。
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的情景吗?
推开门
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把那翠色送到了眼前。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偶,拟人。
2.“一水护田”中的“护”,请赏析?
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
3.“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赏析?
它既写出了山色深翠欲滴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
前两句写湖阴先生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景
人
静无苔
手自栽
护 绕
清静脱俗
朴实勤劳
与诗人深厚的友谊
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干净的庭院、修整一新的花木、清澈的溪水、翠色欲滴的青山。
品味写作手法
2. “护田”“送青”把山水拟人化,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运用了对偶的句式,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而生动,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了主人的高洁。
品味写作手法
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主人家庭的清幽与洁净,以及对山水的深情,来衬托主人的生活情趣的高雅。
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以及田园山水、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主题概括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
内景
茅檐——净无苔
花木——手自裁
外景
一水——将绿绕
两山——送青来
洁净清幽
悠闲高雅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三首古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
本课三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点?
本课三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描写景物的。都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描写自然景色的古诗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读读《浪淘沙》(其一),说说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这首诗通过描写黄河的形状、含沙量以及声势表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想想《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作者抓住了黄莺、红花、绿柳、水乡、山城、酒店、小旗、春雨等景物,表现了江南春天的风光无限。
小结
同学们,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家简朴、洁净的庭院和院外有情有义的绿水青山,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
一、“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
课堂演练
拟人、对偶
二、对《书湖阴先生壁》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在退居时期仍有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这种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苦痛。
D.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E.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
CD
应选:
三、“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
课堂演练
拟人、对偶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