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4 14:4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15课 文化遗产:
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九寨沟
天坛
五台山
2019年7月,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共有55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37项,自然遗产14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4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成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
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5项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它代表了中国在5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良渚古城遗址属于( )
A.文化遗产 B.自然遗产
C.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 D.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其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属于文化遗产,故选A项。自然遗产更多地表现为自然演化的产物,良渚古城并不具备自然遗产的属性,排除B、C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良渚古城显然不属于这一分类,排除D项。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1.保护的原因
素养引领
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大陆,长约10000公里,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2014年6月22日,继大运河项目申遗成功之后,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跨国项目丝绸之路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47项。无论是大运河,还是丝绸之路,它们都曾见证辉煌,都是人类共有的记忆。
受侵蚀的乐山大佛
长城上的刻字
庞贝古城遗址
结合材料说说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1.保护的原因
(1)文化遗产是 。
(2)这些由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财富 。
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一直受到严重威胁。
2.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世界各国历史上都有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
时期 地区 表现 特点
古代 中国 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针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 还发展成为专门之学 为主
,往往是从艺术珍品开始的,成为人们拥有财富与权力的体现
欧洲 皇室、贵族和教会中,收藏艺术珍品和 之风颇为盛行 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
金石学
私人收藏
宗教遗物
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2.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世界各国历史上都有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
时期 地区 表现 特点
近现代 中国 1906年,清政府颁布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 1949年后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1961年,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到2013年已公布7批,总数为4296处。 年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建立起 制度。 世界 大约从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通过 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 1834年, 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 的高潮 1964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 为第一要义,有着深远意义 《保护古物推广办法》
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全国性文物普查
1982
希腊
保护文物古迹
历史的真实性
立法
①立法保护
②保护文物成为国际共同关注的事情,从国家走向国际。
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莫高窟
史料阅读
在《保存古物推广办法》基础上,清政府于1909年拟定的《保存古迹推广办法章程》提出针对古迹的六条调查事项,以及五条保存事项,重点说明:
周秦以来碑碣、石幢、石磬、造像及石刻、古画、摩崖字迹之类,现存何县、何地,及某县某种物共有若干,某物字迹现存若干,有无断折残缺情形,拟令督抚饬属详查咨部存案备核。
——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纂,蒋传光点校《大清新法令(1901—1911)》第6卷
这部由调查和保护两部分构成的章程,是在西方近代文明的
影响下制定的,反映了清政府对文物价值逐渐有了正确认识,
意识到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二、《世界遗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1.《世界遗产公约》
通过
年, 第 17届会议
197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宗旨
,有效保护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集各国之力
图示中间的正方形代表人类的创造活动。圆形代表大自然。
图示既显示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依存关系,又体现了人类对世界遗产的保护。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二、《世界遗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1.《世界遗产公约》
通过
年, 第 17届会议
197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宗旨
,有效保护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集各国之力
内容
①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
,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 来
参与保护。②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
应列入 加以重点保护。
③确定了 、 、文化与自然双
重遗产三种类型。
“突出的普遍价值”
集体性援助
《世界遗产名录》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2001年毁于战火的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
这一遗址于2003年同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纵横
《世界遗产公约》所定义的“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文化遗产:指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地带。它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文物、建筑群和各类遗址。
自然遗产:指大自然中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学生物学形态、濒危动植物物种栖息地及具有科学、美学和保护价值的地区。它的主要存在形式为地生结构自然面貌、濒危物种生态区和自然地带。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指融合文化与自然因素,并完美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综合性物质遗存。
史料阅读
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
泰山
张家界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二、《世界遗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1.《世界遗产公约》
通过 1972
宗旨 集各国之力,有效保护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内容 ①②③
发展完善
①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
1998
这一概念
② 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意义)
2003
第32届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
产媒介的语言;
②表演艺术;
③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⑤传统手工艺。
思考点
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民族和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和培育它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血脉相连,对这些遗产的保护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也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意义。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二、《世界遗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世界遗产公约》
2.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1)措施
① 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
② 年8月,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③ 年,审议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强调
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的 。
④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非物质文化
遗产是各族人民 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 的
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 。
1985
2004
2006
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真实性和完整性
2011
世代相传
传统文化
实物和场所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二、《世界遗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世界遗产公约》
2.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1)措施
(2)意义
①通过上述举措,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人人心,推动
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②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
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
学思之窗
2018年9月启动的“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强调“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在修缮过程中进行古建筑传统修缮技艺传承”三大原则。
——摘编自《故宫古建怎么修》,《人民日报》2018年9月4日第13版
▲ 北京清朝故宫内的养心殿
故宫博物院为什么把养心殿的修复定位为“研究性保护项目”
可以保留这里古建筑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可以保留这里古建筑的原状,有利于对文物的研究;
可以使古建筑传统的修缮技艺得以传承。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二、《世界遗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1、世界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①古代文明的代表性遗产: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
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等。
雅典卫城
古罗马城
阿布辛拜勒神庙
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雅典卫城巧妙利用地形修建兼具祭神与防卫的建筑,体现了自然景观、建筑结构、公共用途的理想结合,是古希腊文明的代表。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始于公元前27世纪,是集宗教与世俗权力于一身的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巨型陵墓,象征着古埃及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威。位于今天开罗西郊吉萨高地的金字塔群,是埃及金字塔的代表。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二、《世界遗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1、世界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②近代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佛罗伦萨成为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
1982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佛罗伦萨历史中心
佛罗伦萨——包罗万象的艺术之城
1982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佛罗伦萨历史中心,作为文艺复兴的象征,佛罗伦萨在15世纪和16世纪的美第奇时代达到经济上和文化上的顶峰。众多卓越的艺术家在此留下了大量闪耀着文艺复兴时代光芒的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二、《世界遗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1、世界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2.中国的文化遗产
①第一批: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
②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侗族大歌
端午节
昆曲,原名“昆山腔”“昆
腔”,现又被称为“昆剧”,是
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声腔、剧
种,是中国近代百戏之祖,中国
戏曲的活化石,约在元朝末期产
生于苏州昆山一带。昆曲于2001年
5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的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因此成为首批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 昆曲剧照
情不只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2018年7月6日,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筑中国梦磅礴力量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阅读材料,了解这一文件的颁布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问题探究
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1)历史价值: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
贵的教科书。这种价值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的人类。
(2)世界价值:世界文化遗产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
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
(3)学术价值:世界文化遗产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
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如何保护好文化遗产:
(1)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2)注重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加强科研,提高保护技术
(4)扩大宣传教育,传承历史文化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文化遗产的
保护与利用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古代世界各国文物保护
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
世界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中国的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公约》: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坏的
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
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保持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