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教学质量监测四年级
科学部分(5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2. 为了让静止小车动起来,我们可以使用拉力、弹力、______________、磁力等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3.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着,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4. 声音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
5. 小灯泡、金属线和电池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时,灯丝中有____________通过,小灯泡就会发光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6. 选取一个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来判断另一物体是否运动时,另一物体( )。
A. 总是运动的 B. 总是静止的 C. 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7.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力是有方向的 B. 静止不动的物体,没有受到力 C.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8.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撞击同一个小车,比较小车两次滑动的距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小车两次运动具有的能量相同
B. 用力越大,小车滑动的距离越远
C. 用力越大,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大
9. 下列不属于噪声的特点的是( )。
A. 对人有害 B. 悦耳 C. 令人烦躁
10. 在一个简单电路中,缺少( ),灯泡仍能发光。
A. 导线 B. 电池 C. 开关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1. 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汽车里乘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
12. 要想知道班里的同学谁跑得最快,可以让大家都跑100米,看谁用的时间最短。( )
13. 声音不能在水中传播。( )
14. 安装灯泡时,在电池盒一端接上电线就行了。( )
15.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
16. 将下列事物与运动速度连线
短跑运动员 15km/h
自行车 10m/h
汽车 10m/s
高铁 210km/h
蜗牛 60km/h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7.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听力?
18. 现在我们国家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请你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写出四条家庭节约用电的建议。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教学质量监测四年级
科学部分(5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答案】位置
【解析】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
2. 为了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我们可以使用拉力、弹力、______________、磁力等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答案】推力
【解析】
【详解】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为了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我们可以使用拉力、弹力、推力、磁力等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3.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着,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答案】振动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4. 声音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
【答案】幅度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
5. 小灯泡、金属线和电池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时,灯丝中有____________通过,小灯泡就会发光。
【答案】电流
【解析】
【详解】只有电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电从电池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6. 选取一个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来判断另一物体是否运动时,另一物体( )。
A. 总是运动的 B. 总是静止的 C. 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
7.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力是有方向的 B. 静止不动的物体,没有受到力 C.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
选项A力是有方向的,正确;
选项B静止不动的物体,没有受到力,错误;静止不动的物体也受到了力,比如重力;
选项C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正确。
8.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撞击同一个小车,比较小车两次滑动的距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小车两次运动具有的能量相同
B. 用力越大,小车滑动的距离越远
C. 用力越大,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能量。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能够对其他物体产生影响。运动物体对其他物体产生的影响越大,说明它的能量越大。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撞击同一个小车,比较小车两次滑动的距离,用力越大,小车滑动的距离越远;用力越大,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大,所以A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运动物体的能量,要求学生掌握运动物体对其他物体产生的影响越大,说明它的能量越大。
9. 下列不属于噪声的特点的是( )。
A. 对人有害 B. 悦耳 C. 令人烦躁
【答案】B
【解析】
【详解】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人们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噪声的特点是对人有害、令人烦躁,是不悦耳的。
10. 在一个简单电路中,缺少( ),灯泡仍能发光。
A. 导线 B. 电池 C. 开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电流从电池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缺少灯泡、电线和电池,灯泡是不能发光的。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1. 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汽车里乘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
【答案】√
【解析】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汽车里乘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12. 要想知道班里的同学谁跑得最快,可以让大家都跑100米,看谁用的时间最短。( )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要想知道班里的同学谁跑得最快,可以让大家都跑100米,距离一定,看谁用的时间最短,速度就越快。
13. 声音不能在水中传播。( )
【答案】√
【解析】
【详解】声音除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以外,能够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14. 安装灯泡时,在电池盒的一端接上电线就行了。( )
【答案】×
【解析】
【详解】当用导线把电池的正极、负极和小灯泡连接起来时,小灯泡会发出亮光,说明小灯泡的灯丝里有电流通过。电路接通时,电源外部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的。安装灯泡时,在电池盒的一端接上电线灯泡是不会发光的。
15.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
【答案】×
【解析】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16. 将下列事物与运动速度连线
短跑运动员 15km/h
自行车 10m/h
汽车 10m/s
高铁 210km/h
蜗牛 60km/h
【答案】
【解析】
【详解】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单位:米/秒或者千米/小时。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10m/s。自行车 的速度是15km/h。汽车的速度是60km/h。高铁的速度是 210km/h。 蜗牛的速度是10m/h。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7.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听力?
【答案】(1)不用力扭耳廓。(2)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3)尽量避开噪声。(4)噪音环境下使用防护耳塞。(5)防止水进入耳内。(6)耳朵出现问题时及时就医。(7)做耳保健。(8)合理膳食,锻炼身体。
【解析】
【详解】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保护听力的措施有:(1)不用力扭耳廓。(2)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3)尽量避开噪声。(4)噪音环境下使用防护耳塞。(5)防止水进入耳内。(6)耳朵出现问题时及时就医。(7)做耳保健。(8)合理膳食,锻炼身体。故答案为:(1)不用力扭耳廓。(2)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3)尽量避开噪声。(4)噪音环境下使用防护耳塞。(5)防止水进入耳内。(6)耳朵出现问题时及时就医。(7)做耳保健。(8)合理膳食,锻炼身体。
18. 现在我们国家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请你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写出四条家庭节约用电的建议。
【答案】1.电器不用时,及时拔掉插头;
2.人走关灯;
3.夏季空调温度不可过低;
4.洗衣机尽量储满足够的衣物再使用……
【解析】
【详解】电是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并且消耗水才能发出来,各电厂根据用电量的大小通过联网自动跟踪调节发电量的大小。节约用电就是节约煤、油资源,节约水资源,因此我们日常生活中节约用电,节约用电的方法:1.不用的家用电器拔掉电源。2.人离开时随手关灯;3.空调的使用可以尽量避免或将温度适当合理调节。4.不要让电脑、电视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5.电视机的音量和亮度不要开得太大;6.尽量采用自然光,减少开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