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培优练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培优练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14 11:4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培优练题附答案
人教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A.金刚石是纯净物而石墨不纯
B.金刚石是单质而石墨是化合物
C.金刚石和石墨由不同元素组成
D.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不同
2、实验室选择制取气体的仪器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 B.所制气体的性质
C.所制气体的颜色 D.反应的条件
3、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④组合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装置②中的小试管在实验过程中起液封的作用
C.装置③用作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优点是能控制反应速率
D.装置⑤用于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处验满
4、要鉴别空气、O2、CO2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内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内 D.测定和比较三种气体的密度
5、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6、下列有关和的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
A.组成: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但比多一个氧元素
B.性质:都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用途: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可用于冶炼金属、作燃料
D.危害:有毒,会造成“温室效应”;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B.二氧化碳可使石蕊变红
C.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是空气的一种成分 B.能使人窒息
C.气态的密度比空气小 D.固态俗称干冰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
A.石墨作润滑剂 B.活性炭用作冰箱的除臭剂
C.氧气供给呼吸 D.金刚石用作钻探机的钻头
10、为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在鸡蛋壳上滴加( )
A.酒精 B.水 C.食盐水 D.白醋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性质有相似之处的是 ( )
A.H2、O2 B.CO、CO2 C.C、CO D.C、CO2
12、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B.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因为活性炭与有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
C.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D.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颜色不变
1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木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燃料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D.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
14、欲除去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加热 B.用砂子擦洗 C.加稀盐酸浸洗 D.用水洗
15、下列有关CO与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O与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CO与CO2性质不同因为原子构成不同
C.在一定条件下,CO与CO2可以互相转化
D.CO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气体,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
二、填空题。
16、木炭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1)木炭和一氧化碳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能燃烧,一氧化碳燃烧发出________火焰,放热。请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但其性质大不相同。原因是_____。
17、实验室制取CO2时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检验CO2,而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
18、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甲构成物质的两种用途_____、_____。(任写两种)
(2)反应前后,_____(填“分子”或“原子”)的种类不变。
(3)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分子个数比为_____。
19、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    和    两部分。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    和    ,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气体的   和   等。
20、请按要求填空:
(1)口罩中填充活性炭是利用其   。
(2)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简便的方法鉴定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请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操作 现象 结论
        该水样是硬水
21、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⑧ __________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较多量CO2时,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进气口应为__________(填“m”或“n”)端。
22、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 。
(2)改正错误后,装置中b处的酒精灯应最先点燃,目的是_______ 。
(3)A处玻璃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
2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或C装置均可作制取CO2的发生装置,B的优点是:

三、实验题。
24、某校同学,在学完“碳的几种单质”一节后,自制了三个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并分别向其中添加了如下表所示的物质,做了三个对比实验。首先取一个大烧杯,装满水,并向其中滴加几滴红墨水,搅拌均匀后,将其分成等体积的三份,再分别倒入三个净水器中,同学们把观察到的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添加物质及质量 实验现象
实验一 l g活性炭 溶液的红色变浅
实验二 2g活性炭 溶液的红色消失
实验三 2g木炭 溶液的红色变浅
(1)通过对上表的比较,写出你发现的问题是:
①   ;
②   ;
(2)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答出一点即可)。
四、计算题。
25、一氧化碳可以作燃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7 g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培优练题附答案
人教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A.金刚石是纯净物而石墨不纯
B.金刚石是单质而石墨是化合物
C.金刚石和石墨由不同元素组成
D.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不同
【答案】D
2、实验室选择制取气体的仪器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 B.所制气体的性质
C.所制气体的颜色 D.反应的条件
【答案】C 
3、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④组合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装置②中的小试管在实验过程中起液封的作用
C.装置③用作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优点是能控制反应速率
D.装置⑤用于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处验满
【答案】B
4、要鉴别空气、O2、CO2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内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内 D.测定和比较三种气体的密度
【答案】C
5、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答案】A
6、下列有关和的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
A.组成: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但比多一个氧元素
B.性质:都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用途: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可用于冶炼金属、作燃料
D.危害:有毒,会造成“温室效应”;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答案】C
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B.二氧化碳可使石蕊变红
C.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答案】C
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是空气的一种成分 B.能使人窒息
C.气态的密度比空气小 D.固态俗称干冰
【答案】C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
A.石墨作润滑剂 B.活性炭用作冰箱的除臭剂
C.氧气供给呼吸 D.金刚石用作钻探机的钻头
【答案】C
10、为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在鸡蛋壳上滴加( )
A.酒精 B.水 C.食盐水 D.白醋
【答案】D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性质有相似之处的是 ( )
A.H2、O2 B.CO、CO2 C.C、CO D.C、CO2
【答案】C
12、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B.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因为活性炭与有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
C.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D.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颜色不变
【答案】C
1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木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燃料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D.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
【答案】B
14、欲除去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加热 B.用砂子擦洗 C.加稀盐酸浸洗 D.用水洗
【答案】C
15、下列有关CO与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O与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CO与CO2性质不同因为原子构成不同
C.在一定条件下,CO与CO2可以互相转化
D.CO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气体,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
【答案】C
二、填空题。
16、木炭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1)木炭和一氧化碳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能燃烧,一氧化碳燃烧发出________火焰,放热。请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但其性质大不相同。原因是_____。
【答案】(1)蓝色 2CO+O22CO2 (2)分子的构成不同
17、实验室制取CO2时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检验CO2,而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
【答案】澄清的石灰水 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
18、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甲构成物质的两种用途_____、_____。(任写两种)
(2)反应前后,_____(填“分子”或“原子”)的种类不变。
(3)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分子个数比为_____。
【答案】(1)灭火 人工降雨 (2)原子 (3)1:3
19、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    和    两部分。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    和    ,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气体的   和   等。
【答案】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密度;溶解性。
20、请按要求填空:
(1)口罩中填充活性炭是利用其   。
(2)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简便的方法鉴定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请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操作 现象 结论
        该水样是硬水
【答案及解析】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来填充口罩;故填:吸附;
(2)检验硬水与软水可用肥皂水,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取等体积的样品,都加入相同量的肥皂水,一起振荡,产生的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
主要操作 现象 结论
取样加入肥皂水,搅拌 产生泡沫少 该水样是硬水
21、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⑧ __________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较多量CO2时,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进气口应为__________(填“m”或“n”)端。
【答案】(1)长颈漏斗
(2)⑦②⑧ CaCO3+2HCl===CaCl2+H2O+CO2↑ (3)m
22、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 。
(2)改正错误后,装置中b处的酒精灯应最先点燃,目的是_______ 。
(3)A处玻璃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
【答案】(1)B中短管进气错误 (2)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3)CuO+COCu+CO2
2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或C装置均可作制取CO2的发生装置,B的优点是:

【解答】(1)A和D(或A和E);2KMnO4K2MnO4+MnO2+O2↑;
(2)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三、实验题。
24、某校同学,在学完“碳的几种单质”一节后,自制了三个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并分别向其中添加了如下表所示的物质,做了三个对比实验。首先取一个大烧杯,装满水,并向其中滴加几滴红墨水,搅拌均匀后,将其分成等体积的三份,再分别倒入三个净水器中,同学们把观察到的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添加物质及质量 实验现象
实验一 l g活性炭 溶液的红色变浅
实验二 2g活性炭 溶液的红色消失
实验三 2g木炭 溶液的红色变浅
(1)通过对上表的比较,写出你发现的问题是:
①   ;
②   ;
(2)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及解析】(1)从题中实验报告的数据和现象可知:①实验一和实验二相比,为什么都是活性炭,实验二红色消失,而实验一红色变浅?②实验二和实验三相比,为什么等质量的木炭和活性炭,实验二红色消失,而实验三红色变浅?
(2)运用实验二和实验三解答:活性炭吸附作用比木炭强(或接触面积越大,吸附作用越强)
四、计算题。
25、一氧化碳可以作燃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7 g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设7 g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2CO+O22CO2
56 88
7 g x
= x=11 g
答:7 g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