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5.1《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课件(共6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5.1《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课件(共6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4 12:4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自然环境对民居
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民居即是满足这种需求的建筑
1
2
我国民居总体坐北朝南
3
1
气候影响民居的建筑形式:
南方民居:
1
①南方降水多,气温高,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
②窗户较小可减少阳光照射,降低室内温度。
坡度大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①屋顶坡度大——
②窗户小——
③屋顶镂空、高出地面——
④竹木结构、墙壁薄——
⑤屋里有火塘——
有利于排水
防日晒
通风除湿
凉爽
除湿
1
气候影响民居的建筑形式:
南方民居:
1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北方民居:
2
①北方降水少,屋顶坡度小,甚至完全是平的,农民可以在上面晒粮食。
②窗户较大,利于在冬季获取更多的阳光,增加室内温度。
1
气候影响民居的建筑形式: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①多为平顶屋——
②多用砖瓦土石——
③门窗开在背风朝阳的一面——
④屋里有火炕——
⑤墙壁厚实——
晾晒谷物
保温
利用光照、防风
取暖
保暖
北方民居:
2
1
气候影响民居的建筑形式: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西北民居:
3
①结构:下部为圆柱,上部为圆锥型,多单包而建。
②用材:木架、毡子。
③突出特点:体积小;门小朝南,无窗;包顶部可打开;易于拆装和运输。
1
气候影响民居的建筑形式: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2
地形对民居的影响:
山区民居的特点:
1
贵州和湘西的山区,顺山坡地势盖起吊脚楼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2
地形对民居的影响:
山区民居的特点:
1
①结构:多二层或三层房屋。
②用材:多竹和木材。
③突出特点:多依山而建;房屋下部用柱支撑;墙薄而封闭性差,窗大。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2
地形对民居的影响:
山区民居的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
①山区多竹子、树木,就地取材建造吊脚楼。
②平地少,房屋多依山而建,用木桩找平房屋的地面,并且利于防潮。
③冬季温和,保暖要求不高,墙薄、窗大利于炎热的夏季通风纳凉。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2
地形对民居的影响:
平原地区民居的特点:
2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住房布局较为规则,且
多院落,如四合院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2
地形对民居的影响:
平原地区民居的特点:
2
①结构:多平房,四周合围成院。
②用材:多砖、瓦和木材。
③突出特点:屋顶、墙壁厚实,外窗小或无;房间门窗多向内开,庭院宽敞。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2
地形对民居的影响:
平原地区民居的特点与北京的自然环境的关系?
2
①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厚实的屋顶和墙壁利于冬季保暖和夏季隔热。
②冬、春季多大风,四周合围和房间门窗内开的结构利于保暖和防风沙。
③冬季太阳高度低,宽敞的院落利于采光。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3
就地取材:建房时,总是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造价。
山区民居多用岩石建造:比如:西北地区的——碉楼:
1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3
就地取材:建房时,总是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造价。
黄土高原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建造——窑洞:
2
①结构:多为一层,靠崖式或下沉式较常见。
②用材:就地取材,在黄土崖壁底部挖洞。
③突出特点:省材省料,坚固耐用;封闭性好,冬暖夏凉。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3
就地取材:建房时,总是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造价。
窑洞:的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①黄土高原木材和石料较少,以黄土为材,方便又省料。
②洞深壁厚利于保温,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更显“冬暖夏凉”。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3
就地取材:建房时,总是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造价。
傣族和壮族利用竹木建造——竹楼:
3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3
就地取材:建房时,总是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造价。
竹楼:的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
①傣族竹楼建筑材料以竹、木为主,说明当地盛产竹和木材,房屋四面通透,适应全年高温的气候特点。
②一楼储物、饲养牲畜,二楼住人,是由当地降水频繁、降水量大的特点决定的,这样可以避免潮湿。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4
北京四合院
晋中民居
黄土高原的窑洞
北方民居:
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主要考虑冬季御寒,故追求厚重,且多以当地土石为原料。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5
南方民居:
江南民居
傣族竹楼
吊脚楼
   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主要考虑夏季通风,故追求宽敞通透,且多以当地易取的竹木为原料。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中国牧民与帐篷:
蒙古包
黑帐篷
6
四大牧区的帐篷和蒙古包:便于逐草而居,放养牲畜,拆卸方便,便于运输,同时抗风能力强,牧民青睐。
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1
服饰:
服饰主要包括衣、裤、裙、鞋和袜等
也包括头、颈、胸和手等部位佩戴的各种饰物
1
2
人类的服饰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3
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2
服饰的基本功能:
美化自身
抵御寒暑
减少日晒
遮挡风雨
1
2
3
4
5
防止蚊虫叮咬
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3
不同自然环境下人们的服饰:
冬季,东北地区:
1
人们常常穿着:
①宽大的,厚实的衣服;
②戴着皮帽、皮手套等。
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3
不同自然环境下人们的服饰:
冬季,海南岛的人们:
2
人们常常穿着:
①轻便,单薄的衣服;
②戴着遮阳帽。
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4
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与气候:
气温高、空气潮湿——
日照强烈——
1
2
①衣料较薄、多为棉质或丝质
②无领、短小、轻便
③女子穿裙、男子裤桶宽且短
④脚穿单鞋
包头或带头巾
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5
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与气候:
冬季寒冷、风大——
气温年较差大——
1
2
①衣料较厚,以毛、呢和皮革为主
②高领、袖长
③带帽子、穿靴子
穿袍装
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蒙古族服饰:
①服装款式:长袍、坎肩、皮帽、皮靴。蒙古袍宽大——便于骑射
②面料:较厚重——能御寒。
蒙古族
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傣族服饰:
①服装面料:较轻、薄、软
②款式:
妇女:短衣、筒裙;
男子:对襟上衣和肥腿长裤。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藏族:

①服装面料:以皮毛为主
②款式:藏袍长袖、宽腰、大襟。天气晴好时多袒肩、袒胸,将上半身衣服围于腰间。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藏族:

藏袍是藏区人民的平常衣着,特点是宽大、保暖、实用,藏民白天劳动时多脱掉一袖或双袖,夜宿在外时,常用宽大的衣服来盖体暖身。造成藏民一衣多用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弱,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低,昼夜温差大。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小结:
6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食材的影响:
1
南方地区:
1
气候湿热多雨,盛产水稻,故南方食材多用米做成。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食材的影响:
1
南方地区:
1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食材的影响:
1
南方地区:
1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食材的影响:
1
北方地区:
2
气候冬寒夏热,盛产小麦,故北方的风味食品多用面粉做成。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食材的影响:
1
北方地区:
2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食材的影响:
1
北方地区:
2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食材的影响:
1
山区:
3
山区的特色菜以野味和山珍为主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食材的影响:
1
海边:
4
海边的特色菜以海鲜著称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2
东北地区:冬季严寒漫长,等地居民有挖地窖总仓冬菜和腌制酸菜的习惯
1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2
东北地区:乱炖
1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2
湖南:受潮湿气候的影响,喜欢吃辣。可以去湿防潮。
2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2
山西人:受水质的影响喜欢吃醋。
3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2
新疆烤馕:
4
原料:小麦面粉
口味:咸或甜
制作方法:火炉壁上烘烤。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2
藏族酥油茶:
4
①原料:红茶或砖茶、酥油、食盐和精制的香料
②口味:咸或甜
③制作方法:将茶用水久熬成浓汁,加以酥油、食盐和精制的香料,在茶桶中用茶杆搅拌成水乳交融状,倒进锅里加热即可。
④酥油茶可以在寒冷的时候驱寒;吃肉时去腻;饥饿时充饥;困乏时清醒头脑。茶叶中含有维生素,可以减轻高原缺少蔬菜对身体的损害。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2
小结:
5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饮食文化:八大菜系:鲁、 川、 闽、 苏、 浙、湘、 徽、粤
3
端午节,在我国各地都有吃棕子的传统习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吃棕子时会进行( )
A.贴春联 B.吃汤圆
C.赛龙舟 D.吃饺子
2.深圳人吃的棕子最可能是( )馅的。
A.海鲜 B.红豆
C.红枣 D.绿豆
3.棕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利于传播到( )地区。
A.东南亚 B.西亚
C.西欧 D.拉丁美洲
随堂检测

C
A
A
从空中俯瞰我国某地,可以看到这样的聚落:屋前开院坝,屋后种林竹,河渠绕田地。如图示意该地聚落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聚落景观反映的是( )
①乡村聚落 ②城市聚落 ③农业生产 ④工业生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关于该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崎岖 B.气候干旱 C.土壤贫瘠 D.水源充足
随堂检测

A
D
“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头一回幽幽深山中尝呀野果哟,头一回清清溪水边洗呀小手哟,头一回赶场逛了山里的大世界,头一回下到河滩里我看了赛龙舟……”歌曲《小背篓》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6.歌词中描述的地区最可能是 ( )
A.地势低平的江南水乡
B.黄沙漫天的西北大漠
C.白山黑水的东北林海
D.山清水秀的湘西山区
7.该地区典型的土特产是 ( )
A.椰子 B.野山笋
C.西湖藕粉 D.哈密瓜
随堂检测

D
B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