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紫藤萝瀑布
——宗璞
紫藤萝瀑布
宗璞(Pú)
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后出版《宗璞小说散文选》。
作者简介
1.有感情朗读课文,品析具体词句,学习描摹景物的方法;
2.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并体会“托物言志”的妙处;
3.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学习目标
听读,静听花语
*欣赏名家范读,整体感受语言画面美。
迸溅 挑逗 花穗 繁密
伫立 凝望 绽开 酒酿
遗憾 笼罩 嚷嚷 沉淀
暂时 依傍 伶仃稀零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
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
*朗读时要注意:
长句的停顿要得当;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
朗读的语气、语调;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听读并思考:
课文的线索是什么?
围绕这个线索写了哪些内容?
线索----紫藤萝花
赏花(1-6)
盛开的紫藤萝花
繁花似锦
忆花(7-9)
记忆中的紫藤萝花
思绪万千
悟花(10-11)
由花感悟人生
振奋精神
品读,捕捉花容
默读描写紫藤萝的段落思考:
1.课文1-6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紫藤萝的?
2.从哪几个角度描写紫藤萝的?
3.描写手法有哪些?请用“我欣赏
‘________’这一句,它运用_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的句式进行赏析。(做批注)
1.描写对象顺序是如何变化的?
花瀑
花穗
花朵
从整体到局部
B.描写角度有何变化?
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挨着一朵。
花形
2描写角度
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花色
描写角度
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成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花姿
描写角度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示例1:
运用比喻修辞,把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繁茂、气势非凡。不仅形象地表现了花的繁茂,也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
美句赏析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示例2: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并用了“流动”“欢笑”“生长”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生机盎然,富有动态美。
美句赏析
3、“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挑逗”一词将花瀑拟人化,仿佛盛装的少女在欢歌笑语,细腻地写出了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美句赏析
4、“每一朵盛开的花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帆和船舱作比喻,细致地描绘了紫藤萝花朵绽放的形态,充满活力和情趣 也抒发了喜悦之情。
美句赏析
化静为动
5、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6、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采用通感修辞,把嗅觉形象用视觉形象表现出来,表现了紫藤萝香气的给人以柔美、温馨,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的由衷愉悦之情。
这句话连用“挨、接、推、挤”几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的勃勃生机和烂漫情趣。
美句赏析
即是人们常说的视、听、味、嗅、触五种知觉。在描述客观事物时,将人的各种知觉互相沟通、转换、迁移。
7、“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用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紫藤萝的勃勃生机,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强调了紫藤萝花给人传递的喜悦之情。
美句赏析
课堂练习:发挥想象,仿写。
例: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涨满了的帆。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_________________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_________________
每一朵盛开的花还像是_________________
紫藤萝瀑布
——宗璞
紫藤萝瀑布
宗璞
悟读,拆解花意
默读7-11段,思考并讨论:
1.作者笔下的紫藤萝一直是繁密盛开的吗?
写花的变化有何用意?
2.“生死谜、手足情”透露出作者遭遇到什么不幸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3.哪一句最能体现表明花和人的关联? 如何理解?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原本热情而单纯的宗璞,经历了预想不到的人世沧桑和灾难。文革中,她的家被抄,父亲冯友兰先生被揪斗后关进“牛棚”,自己也在单位被红卫兵揪斗。十年里,她尝尽了人情冷暖,看遍了形形色色的丑恶和人性沦丧……十年间遭遇的一切,不时震撼她的心灵,使她的梦幻破灭;极端压抑的生存境况,促使她能够认真思虑生命存在的底蕴。因为文革,她搁笔十二载。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 小她三岁的弟弟又身患绝症(1982年10月病逝),“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小弟是作者最钟爱的弟弟,也是老父亲最器重的儿子。这位五十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的飞机强度总工程师,毕业之后三十余年在外奔波,积劳成疾。
“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绠,纸上一片模糊。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已经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
(《哭小弟》)
悟读,拆解花意
默读7-11段,思考并讨论:
1.作者笔下的紫藤萝一直是繁密盛开的吗?
写花的变化有何用意?
2.“生死谜、手足情”透露出作者遭遇到什么不幸
3.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4.哪一句表明花和人的关联? 如何理解这句话?
1.文中插入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
现在花开的繁盛
对比
花的生气盎然
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
人的不幸遭遇
类比
为下文抒发人生感悟作铺垫
2.作者的情感变化:
文革十年浩劫的迫害,小弟的即将离世
焦虑、悲痛和遗憾——宁静和喜悦——振奋向前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托物言志 :
即通过描绘具体的事物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由于作者将个人的“志”依托在具体的“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志趣、意愿、理想的寄托。托物言志的“物”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某种事物;托物言志的“志”不仅包括感情,一般还侧重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爱莲说》 《陋室铭》
写法探究
在作者笔下紫藤萝花不仅仅是一种植物,而成为作者人生态度和情感的寄托,这叫什么写作手法?
1.化静为动,新颖别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运用比喻,表现花的繁茂和生机,暗示生命的活力和绵延长远;
3.全文线索,将花、人、生命的感悟串联起来
质疑交流 1
思考: 标题好在哪里?
质疑交流 1
思考:
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各有什么含义 其作用是什么
“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繁茂旺盛所吸引。作用是引人遐想,制造悬念引出下文,从侧面烘托紫藤萝花炫人眼目的美丽,
“加快了脚步”是因为受紫藤萝顽强生命力的鼓舞,精神振奋。
作用是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总结,沉淀花香
*全文由赏花、忆花、悟花三部分组成,首尾呼应,将花的枯荣与人的情感前后对比,构思奇巧,以细腻的笔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紫藤萝美丽顽强,生机盎然,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流动的花态写出生命的长河无止境的感悟。
藤萝不与群芳争艳,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自信地为自己的美丽生命而欢腾嬉闹。仔细品味,使人幡然悟道,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花开花谢如同人生命运的浮沉,花荣花枯反映着时代社会的兴衰。昨日之花虽衰败,今日之花正繁盛,明日之花必生生不息,生命如花,绚丽绽放。
写段由自然景物产生的生命思考
*运用托物言志手法
*运用化静为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抓住物与人的内在联系
*200字左右
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