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4 20:43:33

文档简介

2022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对应原文“只要中国社会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变,便会有新的密切关系不断萌芽生长。”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句,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成立。B项的原文是学缘关系逐渐占据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而非“成了最重要的社会关系”。C项绝对化,原文是大多数。)
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推断能力。两则材料的态度都是比较客观理性的。材料一只是在某些点上,比如“断亲”现象因“网络原住民沉溺虚拟生活方式的陌生人社交,在现实中不断上演”,这种话语中隐含有一些忧虑,明显的忧虑无从谈起。故B项错误)
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C项对应文本中“市场经济下的银行贷款和国家先后推动的全民医保、社保,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以及大学内各种奖学金、困难补贴、勤工助学等方式,让很多家庭可以不再通过亲戚网络来获得生存和发展资料”,其他三项都并非指向“断亲”的现象,A、B两项说的是亲情的连接和保持,D项所说与亲情无关。)
①中国古代社会交通信息相对闭塞,社会活动空间相对有限,同窗是比较可靠稳定的社会关系。(2分)
②当下尤其是内卷加剧之后,青少年社会交往以同学为主,故而学缘关系逐渐占据了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2分)
③通过学缘关系可以取得生产生活以及情感所需的信任关系和互助资源,这会在情感上加强人们对学缘关系的心理需要。(2分)(以上三点,任写2点计4分)
【设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研究问题时的思维角度和方式。材料一主要是从中国家庭亲缘关系变化的角度分析“断亲”现象发生的原因。
①讨论的“断亲现象”是客观的社会现实,而“厌烦亲戚”则是主观的情感倾向。
②“如今的小青年都厌烦亲戚”不合实际,现在还是会有很多青年人会通过微信群、节日聚会等方式来热络亲戚关系。(以上两点,任写1点计2分)
③材料一已经充分分析了青年群体出现“断亲”的原因是多元的。
(答到“断亲”原因如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重大变迁中,亲戚关系式微,学缘关系占据重要方面;内卷环境加剧;城市化和社会流动造成居住地分离;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小家庭独立自主性增强,对传统社会相对紧密的亲戚关系冲击较大;互联网时代的青年生活方式更加原子化,可酌情给1-2分)(2分)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分析小说相关内容能力。
“表明革命队伍与百姓之间存在矛盾”理解错误。“我”与女孩因卫生问题发生争论的情节,重在刻画女孩泼辣的性格,而争论本身正是革命队伍与老百姓之间关系密切的表现。也是女孩为了和我说话并帮助我故意这么做的。由“五天后,我穿上了新袜子”“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可见,革命队伍和老百姓是军民鱼水之情。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从侧面……”理解错误。“……烧过两三回了”写出了敌人对老百姓的残忍,“……也许五年……”写出了抗战时间的漫长;这些描写,正面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属于正面描写。
①在战乱、严冬、贫穷的恶劣环境中,女孩仍然注重良好的卫生习惯,且富有生气和活力,保持了做人的基本尊严,没有被战争和苦难的生活摧折。从女孩在严寒天气洗菜并为“我”在上游洗脸弄脏水而生气,以及女孩伶俐的语言等可以看出。②女孩心灵手巧,勤劳能干。如女孩要求买织布机织布,“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③女孩善良淳朴,关心子弟兵,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从女孩给“我”做袜子、做饭可以看出。④女孩乐观积极,渴望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充满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
(答出任意3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注意此题并非单纯考察女孩的人物形象,而是要将其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联系起来,如答女孩心直口快、泼辣豪爽不给分。)
9.①《山地回忆》不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而是打破小说传统的艺术结构,用一连串的生活画面串通起来,呈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散文式结构;②《山地回忆》 中关于乡村景象的记忆、战争年代的日常生活的真切表现以及自然流露的诗意,都给读者以绵长的回味。③叙述过程中抒情主体的融入,使所叙述的家常闲话、纺纱织布、运枣卖枣等极其普通的生活琐事饱含真情,因而楚楚动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可见作者“能在非常态的生活中发现朴素与美好”。(每点2分,学生能抓住情节、语言、情感等作答即可。)
10. C【解析】原文断句为“兴祚轻骑至光泽,抚其将陈龙等,遣降将阳自归为内应,令龙导师入,其将冯珩等缚统锠,率兵三千以降。”
11.B【解析】升迁有时称之为右迁,如:宋王安石 《李端悫可东上阁门使制》:“非专为恩,以致此位,积功久次,当得右迁。”贬官有时称之为左迁,明李攀龙《送皇甫别驾往开州》诗:“吴下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
12. D【解析】“身后事惨淡,让人惋惜。”错误,原文是“卒后远近戴之。历官之地,并籥祀名宦。”
13.(1)金声桓反叛,郡县多被他占据,唯独萍乡因为早有准备而免遭战祸。后来吴兴祚因事被罢官,不久因为守御有功而复官,很快调任为山东沂州知州。(关键点“寇、坐”各1分,句意2分)
(2)自从清廷迁界禁海的命令下达之后,广东沿海的居民大多失业,吴兴祚上书请求开海,让人民捕采耕种。(关键点“疏、展、恣”各1分,句意1分)
14. 虽然仕途坎坷,但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境遇,始终都能一心为民,求真务实,这是一种既积极进取、又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一心为民,求真务实”1分,积极进取1分,豁达乐观1分)
C (由仰观而转至俯察)
①时光流逝,年华虚度的无奈。
②淹留他乡,功业无成的愁苦。
③望乡思亲,归期难定的矛盾。(要求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情感1分,诗句分析1分)
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译文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 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1)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3)示例一: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示例二: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示例三: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示例四: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示例五: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感人肺腑(或扣人心弦) 攻坚克难(克服困难等角度回答均可) 再接再厉
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中,一大批贡献巨大、精神感人的杰出典型涌现出来了。
(解析:原句,搭配不当,“典型”与“表现”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波澜壮阔”修饰“脱贫攻坚”,应该改为“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中”。)
①上下两句“人”对“船”,“半山”对“中流”,“不停步”对“当奋楫”,字数相同,结构相对,内容紧密相连。(2分)
②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具有节奏感的语言极富感染力,鼓励人们继续攻坚克难,走好脱贫攻坚路,不能半途而废。(2分)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的作用的能力。画线句子“葵花籽油+玉米油”表明混合装不是别的,故此处引号的用法是“表示着重强调”。
A.“钟大胆”表示特定称谓;
B.“文章”“大文章”“小品”表示特殊含义;
C.“矿冶学院”表示强调;
D.“大师”“发杨国光”引号的用法是表示讽刺,此处采用反语手法。
①其功能也提出了要求
②从食用油的原材料看
③催生出许多混合装产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由“随着健康生活理念和食用油的不同功能被更多消费者认知,食用油消费细分愈发明显”“物理压榨的花生油销售额大幅领先其他产品,特别是古法压榨的产品,体现出消费者对于制作工艺等环节的重视”可知,消费者不仅关注食用油的品质,也对其功能也提出了要求,故此处可填写“其功能也提出了要求”。
第二处,由“首先,从消费需求看”可知此处应填写的句式是“从……看”;由“牛油、果油……也实现了快速增长”可知这是食用油原材料统计结果的一个呈现,故此处可填写“从食用油的原材料看”。
第三处,由“食用油产品呈现出从单一油种走向组合包装的明确趋势”“其中最受欢迎的混合装是‘葵花籽油+玉米油’”可知,混包装的形式有很多,最受欢迎的是“葵花籽油+玉米油”,故此处可填写“催生出许多混合装产品”。
写作提示:
人生是几页诗稿,而且是“不断在修改和誊抄着的诗稿”,意思是在有限的人生历程中,我们要不断修正自我、完善自我,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而且,这一过程应该是贯穿一生的。“从青丝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赞美的也
是那些虽然年老,但依然不放松自我,依然有更高的追求,使人生更厚重、更有质量的人。
立意:活到老学到老 在不断探索中成长 完善自我
附:文言文译文
吴兴祚,字伯成,原籍浙江山阴。吴兴祚自贡生被授为江西萍乡知县。当时金声桓在江西反叛,郡县多被他占据,唯独萍乡因为早有准备而免遭战祸。后来吴兴祚因事被罢官,不久因为守御有功而复官,很快调任为山东沂州知州。当时白莲教聚集在一起为祸,吴兴祚派人前去解说启发。后来又因事被降补江南无锡知县。他清丈全县田亩,分别编号绘图,根据田地的数量征税,以前逃避赋役的方法都不能用了。县里的徭役未能均匀分配,导致下层民众徭役繁重。当时八旗兵驻防苏州,吴兴祚向领兵固山额真请求,自己单枪匹马弹压灾乱。有的兵士抢夺民众的鸡,吴兴祚立即处以鞭刑,使得他们都相安无事。河水涨溢,士兵不能从塘上行走,吴兴祚在塘旁立下许多竹竿,在上面悬挂灯在夜间照路,使得士兵通行无阻。
康熙十三年,因为漕运总督帅颜保荐,吴兴祚越级被提拔为福建按察使。当时福建有一个名叫朱统锠的人,号称明朝皇族后裔,耿精忠私自授予他敉远将军。康熙十五年,耿精忠再次降清之后,朱统锠自称“宜春王”,占据贵溪为乱。吴兴祚率领轻骑到达光泽,收抚他的大将陈龙等,并且派遣降将阳自归做为内应,令陈龙作为向导率领大军杀入,朱统锠的大将冯珩等人将他捆绑,率兵三千投降清朝。
康熙十七年,吴兴祚被提升为福建巡抚。当时郑经盘踞台湾为乱,派遣他的骁将刘国轩等攻陷漳州、泉州等管辖的州县,又围困泉州。吴兴祚率一标兵马自兴化前去救援,郑经的将领黄球等率领二千人并且勾结当地土寇一万余人屯驻在白鸽岭。吴兴祚分兵三道,亲自率领中路与敌军作战,两军相持不退。吴兴祚遣兵自偏僻的小路抢夺白鸽岭关口,斩级六百,堕岸溺水而死的人非常多,敌军败走,追逐残军直到岭头湾,攻克永春、德化二县。
康熙十九年二月,与郑军大战之后击溃了郑军,攻克了厦门。康熙帝听闻捷报之后,下诏嘉奖。康熙帝下令仍然商议优叙。
康熙二十年,吴兴祚又被提升为两广总督。吴兴祚刚刚上任,就上书说尚之信在广东横征苛敛,广东人民受其害数十年。盐埠、渡税、税总店、渔课等要害,全都上奏请求免除。自从清廷迁界禁海的命令下达之后,广东沿海的居民大多失业,吴兴祚上书请求开海,让人民捕采耕种。康熙派遣尚书杜臻、内阁学士石柱前去与吴兴祚一起巡历规划,广东兵民都得到了好处。
康熙二十四年,他上书请求在广东、广西二省设炉铸造钱币,给事中钱晋锡、御史王君上疏弹劾吴兴祚虚报冒充铸造的钱币,朝廷将他议罪,清廷命他以副都统的身份留用。 康熙三十一年,吴兴祚被授为归化城右翼汉军副都统,很快因罪被降级。吴兴祚在康熙三十六年逝世。吴兴祚为政持大体,除烦苛,卒后远近戴之。历官之地,并籥祀名宦。2022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2年11月
试卷满分:150分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考号、班级、姓名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
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清,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满分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21年12月,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教授注意到,作为城市化过程中衍生
的一种新现原,“断亲”似乎越来越多地发生在青年人身上。
“断亲”指的是基于血缘联结的亲戚关系逐渐淡化,一些“90后”“00后“越来越疏于与亲戚产
生情感联系的一种现象。“断亲”主要表现为“基本不走亲成”,而非正式断绝亲戚关系。相关调
查显示,越是年纪大的人,与亲戚之间的联系越频繁,关系越密切,越是年轻人,“断亲”现象也就
越普遍。
那么“断亲”背后,中国家庭亲缘关系究竟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过去中国社会以扩大家庭为主,亲缘关系较为紧密。由于交通信息相对闭塞,人们的社会活
动空间相对有限,生产生活及情感所需的信任关系和互助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依托各种亲戚关
系,因而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戚是最可靠和稳定的社会关系。
进入现代化、开放性、高流动性的社会后,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较大变化,以学缘而非
血缘的同学关系、校友关系逐渐占据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再加上现代社会中血缘亲朋因拆迁、
借货、财产继承,家庭攀比等造成的心态失衡,亲缘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超越“利益链接”的比
重。因此,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重大变迁中,亲戚关系式微是一种客观社会事实。
“内卷”环境加劃“00后”的独生子女常年游走于各种课堂之中,他们从小在内卷化的教育
体系内生长生活。特别是大城市中的青少年学生,几乎从小就周旋于各类培训班,休闲生活被极
大压编,社会变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的交往更少。久而久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亲戚“不在场”或
2心22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共8页)第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