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公开课】一生愿做“明月奴”,追梦赤子心——李白《峨眉山月歌》课堂实录逐字稿
第一部分 入“月”,入课
【屏显】
许多人,路过我的生活,只有你!走进我的生命。
—— 叶芝·爱尔兰诗人
生齐读。
师:在我们漫长的人生中,会有许多和我们擦肩而过的路人,但也会有因心灵的相知相惜而铭刻进我们生命的人。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近李白,希望他的梦想和精神能够走进我们的生命。站在大唐的巅峰,李白用一首首经典的诗歌,照亮我们成长的路。看,这些经典的诗句,你能对出来吗?
【屏显】
少时不识月, 。
长安一片月,___________ __。
我寄愁心与明月, 。
___________,会向瑶台月下逢。
举杯邀明月, 。
明月出天山, 。
今人不见古时月, 。
我歌月徘徊, 。
生依次对答诗句后齐读。
师:这些诗句有个特点——
生:都有月。
师:李白一生歌及月亮的诗歌300余首。在中国,没有比李白更懂月亮的诗人。有人说,自从有了李白,月亮就再也不是原来的那个月亮了。今天,我们就聚焦照进李白生命的那轮月亮,体悟月亮之于李白的人生意义。(板书:峨眉山月歌)
师:哪位同学能替李白为我们解一下这个诗题?生:“歌”是“歌咏”,“峨眉山月歌”就是歌咏峨眉山的月亮。
师:诗题表意非常明确,歌咏的并非“峨眉山”,而是峨眉山的“月”。
第二部分 读峨眉山月,解诗意
【屏显】
公元725年,24岁的李白,带着满腔的豪情壮志第一次离开蜀地,在赴长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写下了峨眉山月歌。
生读。
师: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现在让我们回到那时的李白,一起读这首诗。
生齐读。
师:这是一首绝句,绝句押平声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接下来,我们再深入读这首诗,说一说,诗句里的月亮在哪里。
【屏显】
活动一 说读,找一找“半轮秋月”在哪里?
师:3分钟时间反复读每一句诗,你会有什么发现。
生:读第一句“峨眉山月半轮秋”,这枚月亮是“半轮”,不是圆月,半边,半个。此时是秋天。
师:秋日的夜空看起来更邈远,更辽阔,更高旷,即便是半轮月亮,月辉依然会清澈明亮。从诗人的角度,这句诗中的月亮在什么位置呢?
生:挂在峨眉山上,李白立在船上,忍不住抬头看向天空,半个月亮从峨眉山的怀抱里升起。
师:画面感出来了,月光轻抚着峨眉山,峨眉山张开双臂托举着月亮。你来给我们读这句诗。
生读。
师:很舒缓,平静。一起读——
生齐读。
师:按照同学们说的,我觉得变诗句为“峨眉山半轮秋月”,表意更准确。
生:不行,“秋”和后面句的“流”“州”押韵和谐,读起来有韵律感,换成“秋月”表意上明确,但破坏了绝句的平仄要求。
师:解释得很充分,来,你把这句诗和后面的三句连起来读一遍。
生读。
师:的确很有韵律感。他读到月亮在山上,你还读到月亮在哪里?
生:月亮在水里。从“影入平羌江水流”句可以看出来,这里的“影”就是映在水里的月亮。而且,月亮还是随着诗人行船的速度而流动的。
师:月映清江,伴诗人而行。诗人仅仅用了14个字,就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半轮月亮和诗人的微妙关系。能总结一下李白从哪些角度写的吗?
生:“峨眉山月半轮秋”,月亮在峨眉山上,是仰视,“影入平羌江水流”,月亮在水里伴诗人同行,是俯视。
生:月亮在山上的时候,是静静地悬挂在那里,是静态的,月亮在水里的时候,以“我”看月,月是随着“我”而动的。
师:一仰一俯,一静一动,诗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勾勒出月人相依相伴的画面。一起读这两句诗。
生齐读。
师:接下来诗人渐行渐远,进入三峡境内。
【屏显】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郦道元 《三峡》
生齐读。
师:三峡境内山峰高耸,遮蔽了天空、太阳和月亮,如果不是半夜完全看不到月亮。此时那枚峨眉山的月亮在哪里?
生:“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里的“君”我认为应该是月亮。李白此时虽然已经远离家乡了,看不到峨眉山的月亮,但月亮一直装在他的心里。
师:你的理解很有道理。那把月换进去,分别读一遍这句诗,看看会有什么感觉。
【屏显】
思月不见下渝州。
思君不见下渝州。
师:大家也自由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前面我们学习李白的《送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擅用拟人的手法,把月亮当作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所以这里用“君”,应该也是有把月当作朋友之意。
【屏显】
“君”者,月也。清溪、三峡之间,天狭如线,即半轮亦不复可睹矣。
——《唐诗解》
生:这里的友人也可以是“月”,我思念这枚友人似的月亮。
师:都有道理。此时此刻,让我们化身24岁的李白,第 一次远离家乡,面对周围层岩叠嶂的山峰,望向峨眉山月的方向,你会对月说一句什么话呢?
生:月亮啊,尽管我的心里对你有一万个不舍,但为了梦想我必须出发。
生:月亮啊,但愿此去你可以助我实现“安社稷,济苍生”的梦想。
……
师:让我们回到诗题“峨眉山月歌”,你觉得此时,李白歌咏什么?
生:歌青山吐月,月入清江的家乡美景。
生:歌人月的依依不舍,月人情意绵绵。
师:山月有情人不舍,青山含月,相依相融。带着这样的情感齐读诗歌——
生齐读。
峨眉山月
第三部分 思“峨眉山月”,悟诗情
【屏显】
活动二 吟读,体悟诗人的情感
师: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写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用四个地名表达自己对忽闻战争胜利可以回乡的急切兴奋欣喜的情感。接下来请同学们吟读“峨眉山月歌”去体悟诗人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大家一边吟读,一边梳理出诗人的行走足迹路线。
生读。
师:所谓“吟读”要求同学们声调上做到抑扬顿挫,节奏上有松有驰,能随着诗人情感而跌宕起伏,错落有致。
生读。
师:富有节奏感,有点跳跃式的欢快。这是基于李白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之处,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诗人连用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空间上给人以跳跃性,非常富有节奏感。生:五个地名的迅速切换,也说明当时李白的船行速度之快。
师:五个地名的跳跃式地表达,让诗歌的节奏非同一般。诗人的行走路线是什么?给五个地名排排序?
生:诗人从峨眉山出发,经平羌到清溪,然后再经由渝州向三峡方向去。
师:三峡方向是李白初次出蜀要去的地方。读《李白传》的同学都知道,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18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师从赵蕤修学道家文化。20岁遇苏颋这个朝廷文章巨公,并深得赏识。所以,24岁这一年,李白带着万千才华奔赴他的梦想:
【屏显】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
——《赠钱徵君少阳》
师:在这两部李白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的“宰相志、帝王师”的理想。所以,此次出行,李白有志在必得之势头。如他刻意写给李邕的诗歌:大鹏一日同飞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此时的李白:
生:对未来充满着无限憧憬,无限欢喜。
生: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吟读这首诗——
生齐读。
师:经典永流传是大家颇为喜欢的一个节目,现在让我们走进这首歌曲,透过歌词和旋律,再次感受李白的人生梦想。
【屏显】
山川欲挽一寸月光 ,清辉不舍流波荡漾。
扁舟一叶 送别少年郎,良风万顷 送帆远航。
渐行又渐远的故乡,胸怀里跳动的渴望。
踌躇壮志, 我坚定前往。
征途无垠 ,仗剑踏八荒。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师:就这样李白一路高歌寻求举荐之人,但伟大的理想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
【屏显】
公元726年,李白“千金散尽”,举荐无果,病倒在扬州客栈。
师:离乡的一年,李白用他的“千金”邀请了很多人路过他的生活,但此时当他身无分文躺在病榻上时,却没有人愿意走近他。当他望着窗外的月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最为脍炙人口的诗歌,那就是《静夜思》,一个“霜”字写尽诗人无限的感慨。
【屏显】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齐读。
师:有资料查阅,此诗在明代之前是这样的:
【屏显】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
低头思故乡。
师:在这样的艰难时刻,你觉得此时的李白,望着眼前如霜的月光,想起那枚深情的峨眉山月,他还会想起什么呢?
生:他会想起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
生:他会想起曾经的那个大大的梦想。
……
师:让我们回到峨眉山月歌,再吟读一遍。体会李白的情感中他还会歌什么呢?
生齐读。
生:峨眉山月可能代表着李白心中的理想,所以他很有可能还歌咏自己的人生理想。
生:作为商人之子,李白知道自己的地位,也会预知理想的实现不可能一帆风顺,他可能还希望月亮永远给予他陪伴,给他不放弃,不向现实低头的力量。
……
师:当我们经历李白走过一年艰难的历程,再想峨眉山月,他歌咏的还是人生的理想,和实现理想所需要的永不言弃的精神。此时,遥远的峨眉山月自然会带给李白无穷的力量,让他在通往理想的路上继续跋涉。
第四部分 忆“峨眉山月”,懂诗心
【屏显】
活动三:比读,探寻诗人的初心
师:时间的脚步一路向前,转眼就到了公元759年。
【屏显】
公元759年,李白参加永王璘幕府,兵败后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释归。返回江夏时,正值春季,李白心境尚好。此时,峨眉来的蜀僧晏上人入长安,于是,李白的心中又一次升起那轮峨眉山月……
生了解背景。
师:“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李白为了理想离开家乡,转眼已至人生暮年,此时的一位家乡客,让李白的心中涌起万千思绪。于是,他再次歌咏他的“峨眉山月”
【屏显】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
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节选)
师:结合《峨眉山月歌》对比阅读,说一说你读到了什么。
生:李白一生都没有停止过想念峨眉山和峨眉山的月亮。
生:当年的峨眉山月“影入平羌”和诗人一起相伴相随,如今又万里相随客人到这里。
生:如今峨眉山月还会伴着客人一起到长安。
师:写这首诗时,李白距自己离开这个世界只有三年。从出蜀时的壮志满怀,到如今的理想未尽,人生的千山万里路,李白时常离自己很远很远,一起读——
【屏显】
他,挥金如土,酒醉心迷。
他,当皇帝急昭时,喝得烂醉被抬入宫中。
他,命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磨墨。
他,不顾妻儿之念,只为漂泊。
……
师: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烂醉如泥。但李白心中的那轮峨眉山月却能让李白离自己又很近很近。一起读——
【屏显】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师:李白一生三入长安,但因性格孤傲受权贵排挤,终与自己苦苦追寻的“济苍生,安社稷”的治国梦想擦肩而过。此时,峨眉山月又送来了家乡的僧客,要去曾经寄予李白梦想的长安,诗人的心中思绪万千。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李白对峨眉山月的追忆,你觉得李白在忆什么。
【屏显】
忆峨眉山月,是在忆________________。
生:忆峨眉山月,是在忆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因为有了这枚月,李白才能从无数次的碰壁中走出来,从无数次的失败中站起来,不断走向诗歌的巅峰。
生:忆峨眉山月,是在忆自己的一颗初心,忆那个“济苍生,安社稷”的梦想,告诉自己不能言弃。
生:忆峨眉山月,是在忆当时年少时的梦想,因为有梦想,才有多次干谒的执着。
师:漫漫人生数十年,李白与月永不分离,峨眉山月已然不是那个只会发光的天体,她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生命陪伴着李白走过孤独而坎坷的一生。让我们再次诵读《峨眉山月歌》——
生诵读。
师:穿越李白一生的时光,再回峨眉山月,一个李白,一个月亮,一个宇宙,三者永恒同在。所以,峨眉山月歌,歌宇宙苍穹,月人永相随,少年的赤子之心,与天地同在。
峨眉山月AUTUMN
第五部分 歌“月”,结课
【屏显】
许多人,路过我的生活,只有你!走进我的生命!
——叶芝·爱尔兰诗人
生齐读。
师:李白为了他的人生梦想,一生路过他生活的人很多很多,但真正走进他生命的,是那枚出蜀时的“峨眉山月”,一生相随相伴,无论何时何地,这枚月亮俨然成了李白刻在心中的外逸 灵魂,在每一个醉酒的夜晚,两者就会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月是——
生:是故乡。
生:是挚友、知己。
生:是人生的梦想。
生:是初心,是赤子情怀。
生:是天地的永恒。
……
师:回望李白的一生,许多人路过他的生活,只有月走进他的生命。李白曾说,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只有不离不弃的月亮陪伴他,让他成为诗歌的天空中最瑰丽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他用瑰丽的想象和浪漫不羁的风格,为后世的我们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让我们齐声歌颂峨眉山月。
生齐诵后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