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5 诫子书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15 诫子书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4 14:2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诫子书
【教学目标】
1.了解诸葛亮及其作品;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重点)
2.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难点)
3.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熏陶;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培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良好品质,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诫子书》,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聆听先哲教导,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语言运用:积累文言实词,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
思维能力:采用“自主一合作一探究”的学习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把握文章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
审美创造:赏析精彩句子,积累名言警句,培养学生发现美和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耕种。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
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病逝于五丈原。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著作编成《诸葛亮集》,又名《诸葛氏集》。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2.写作背景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后人留存有多篇《诫子书》。
三、人物轶事(相关发明)
诸葛亮在四川地区深得民心,四川很多地方的居民一直到近现代仍有头戴白布的习惯,据说就是为诸葛亮戴孝,历时一千多年。
在高承《事物纪原》中,有记载诸葛亮南征班师时,正遇风起,不能渡河,孟获说这是猖神作怪,只要用人头和牲畜祭祀,便会风平浪静。但诸葛亮觉得用人头太残忍了,于是用面粉搓成人头状,混上牛、羊等肉去替代,名为馒头。(又有一说,馒头乃张飞征蜀时发明)。
另外,相传诸葛亮担任军师中郎将时,因解决粮食问题,向百姓询问了当时名为“蔓菁”的野菜的种植方法,并下令士兵开始种蔓菁,补充军粮,后世便把这菜称为诸葛菜。
在山区的居民过去要放送消息,会施放孔明灯,相传是诸葛亮传下来的。在云南(三国时南中之地),佧佤族有传说指诸葛亮曾教他们祖先盖房子、编竹箩;傣族传说指当地的佛寺大殿屋顶就是仿照诸葛亮的帽子建造的,又有说诸葛亮南征时发明一种铜鼓,称为“诸葛鼓”,白天做饭,晚间可敲它作警报。而现有许多俚语,如“事后孔明”,意思是等到事情过后才发表各种高论,自以为先知;也有“三个臭皮匠,胜个诸葛亮”,意思是指形容集体智慧的伟大。
3.家书与家训
家书,就是指一个远在他乡的人与家里人相互来往的信。信中包括了自己在外的事等等,较多的是平安信。在电报普及之前,家书是主要的沟通方式之一,是维系家人情感的一种联系方式,其中包含着浓浓的亲情。家书是从大约文字产生的时候孕育出的一种艺术形式。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彩。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在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
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
4.字词

【主旨】
诸葛亮通过这封家书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希望儿子可以珍惜时光,坚定意志,刻苦学习,学有所成。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试题精练】
一、单选题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淡泊(pō) 淫慢(yín) B. 养德(dé) 枯落(kū)
C. 险躁(zào)穷庐(lú) D. 修身(xiū)悲守(bēi)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至远。 B. 淫慢则不能厉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C. 年与时弛,意与日去。 D.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很多人喜欢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为自己的家训,请欣赏如图这幅书法作品,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娟秀飘逸,点画遒美,使人百看不厌。 B. 行笔灵活连贯,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
C. 字形扁方,有明显波动性,富于生命力。 D. 烟云缭绕,龙蛇飞动,极其彰显个性。
4、《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一句是( )
A.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D.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最能体现《诫子书》中心的句子是( )
A.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6、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志无以成学(达成) B. 淫慢则不能励精(过多或过甚)
C. 年与时驰(迅速逝去) D. 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
7、和“夫君子之行”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辍耕之垄上 B. 宋何罪之有 C. 水陆草木之花 D. 愿借子杀之
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D.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9、选出对《诫子书》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A. 选文是诸葛亮对儿子的劝诫。
B. 选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表达出了父辈对子辈的殷切希望。
C. 诸葛亮劝诫刘禅要亲贤远佞,做一个赏罚分明的明君。
D. 选文是诸葛亮给儿子的家书,也是对其一生的总结。
二、客观填空题
10、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句子。
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主观填空题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夫君子之行( )
(2)非淡泊无以明志(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
(4)遂成枯落( )
四、文言文阅读题
12、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①。使庶几之志②,揭然③有所存,恻然④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⑤,广咨问,除嫌吝⑥虽有淹留⑦,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⑧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⑨于凡庸,不免于下流⑩矣!
(诸葛亮《诫外甥书》)
(注)①疑滞:犹豫不定。②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③揭然:显明的样子。④恻然:恳切的样子。⑤细碎:琐碎的杂念。⑥嫌吝:怨恨耻辱。⑦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⑧济:成功。⑨窜伏:逃避,藏匿。⑩下流:地位低微。
(1)下列对两篇文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C. “徒碌碌滞于俗”的原因是没有远大志向,同时也没有珍惜时间。
D. “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含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诫子书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第1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字音的辨析。结合所学知识和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注意多音字等现象,日常要多加积累。
【解题过程】
A.有误,“淡泊(pō)”应读“bó”;BCD正确;
故选: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D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字形的辨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注意形近字、同音字的差别,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
【解题过程】
A.有误,“非宁静无以至远”的“至”写作“致”。
B.有误,“厉精”的“厉”写作“励”。
C.有误,“年与时弛”的“弛”写作“驰”。
D.正确。
故选: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C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汉字的赏析,仔细观察字形,结合选项进行分析。
【解题过程】
结合字形可知,这幅作品是隶书,选择对隶书的赏析即可。
A.是对楷书的赏析。
B.是对行书的赏析。
C.是对隶书的赏析。
D.是对草书的赏析。
故选: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辨析。
【解题过程】
A强调的是“静”“俭”的作用;
B.句意为: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指出“志当存高远”,符合题意;
C.句子阐述的是“才与学”“志与学”之间的关系;
D.句子重点阐述“淫慢”“险躁”的危害。
故选: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5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文章中心句的把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解题过程】
《诫子书》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点明文章的中心。
故选: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6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文言字词的含义,理解句子的意思,结合语境理解字词的含义,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日常要多加积累,注意分类整理。
【解题过程】
ACD.正确;B.有误,淫:放纵。
故选: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7题
参考答案: C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文言字词的含义,理解句子的意思,结合语境理解字词的含义,日常要多加积累,注意分类整理。
【解题过程】
“夫君子之行”意思是: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之:的。
A.不同,句意为:(陈胜)停止耕作到田畔高地上(休息)。之:到,去,往;
B.不同,句意为:宋国有什么罪呢?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C.相同,句意为: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之:的;
D.不同,句意为:希望借助你(的力量)杀掉他。之:他,指“侮臣者”;
故选: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8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上下文理解句意,结合常见的断句方法进行分析。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解题过程】
A错误。正确划分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夫”是发语词,应停顿。君子是主语,主语后断开。“以”表目的,后面停顿。
BCD.正确。
故选: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9题
参考答案: C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文学常识的辨析,准确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旨,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解题过程】
ABD.正确;C.有误,选项表述的是《出师表》的内容。
故选:C。
二、客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0题
参考答案: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题过程】
全文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故此题答案为: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三、主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1题
参考答案: (1)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2)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3)达到远大目标
(4)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
一定要在语境中解词。
四、文言文阅读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2题
【参考答案】
(1)C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的翻译,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实词的意思以及虚词的用法,要在日常学习中多看多记多积累,主要记忆实词意思、虚词的用法。注意审题,明确题目问题。
【解题过程】
C项由“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可以看出“徒碌碌滞于俗”的原因是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即志向不刚强坚毅,意气不慷慨激昂,而不是没有远大志向,同时也没有珍惜时间。
(2)最终衰残老去,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戒绝情欲。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的翻译,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实词的意思以及虚词的用法,要在日常学习中多看多记多积累,主要记忆实词意思、虚词的用法。注意审题,明确题目问题。
【解题过程】
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遂:于是,就。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思。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最终衰残老去,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②夫: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的志向。慕:追慕。绝:戒绝故此句可以翻译为: 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戒绝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