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2 纪念白求恩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12 纪念白求恩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4 14:3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纪念白求恩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2.训练识别重点句及根据重点句归纳段意能力。
3.学习白求恩先生的共产主义精神。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纪念白求恩》,学习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崇高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语言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习运用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重要词语(尤其是成语),了解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理解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作特点。
审美创造:本文句式整齐﹐节奏明快有力应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的说理力量。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毛泽东(1893.12-1976.9),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的诗词迄今为止,已公开发表了68首。他的诗词概括了中国半个世纪的革命岁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主要作品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长征》等。他的主要著作收在《毛泽东选集》中。
2.走近白求恩
白求恩,全名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年因病逝世。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毛泽东称其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924年,白求恩身患肺结核,仍然顽强拼搏,发明了“人工气胸疗法”,并在自己的身上实验大获成功。其独创的胸外科医术在医学界享有盛名。
1931年夏,他和美国费城皮林父子公司签署了特许专利协议,后者负责全权制造和销售由白求恩发明、并以“白求恩器械”命名的外科手术器械——这类器械共有22种之多,这些器械在当时处于极为领先的地位。
1936年至1937年,他到西班牙作为支持国际反法西斯志愿者投身西班牙内战。在此期间他创办了一个移动的伤员急救系统,成了日后被广泛采用的移动军事外科医院的雏形。为了输血以抢救失血过多的伤员,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运输血液的方法,在医学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写作背景
1938年3月,加拿大共产党党员、医生诺尔曼·白求恩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抵达延安。同年4月,白求恩东渡黄河,前往晋察冀边区。他带着战地医疗队转战多个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抢救了成千上万的伤病员。1939年冬天,白求恩在抗日前线涞源摩天岭抢救伤员时,手指感染中毒医治无效,于1939年11月12日不幸逝世。延安各界于12月1日为其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挽词,并于12月21日写下了这篇文章。他的事迹受到中国人民的广泛赞扬。
2014年10月,在“纪念白求恩逝世75周年中国加拿大国际论坛”中,各大代表称赞他:他是一个斗士,是“八路军最老的一位战士”;他是一位医术精湛具有开创性的医学专家,也曾经是一位绝症患者;他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对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感,也是一位诗人和画家,一位设计师、摄影家和宣传家;他个性极强又情感丰富,脾气暴躁但不失温柔,纯真率性又满怀激情。
1998年,白求恩被证实接纳入“加拿大医学名人纪念堂”;2004年,加拿大广播公司评选“最伟大的加拿大人”,白求恩被评选为第26位伟人。据纪念馆的讲解员介绍,白求恩之所以赢得加拿大人的崇敬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钦佩他在征服“死亡”威胁过程中的坚强毅力;二是钦佩他处处为他人服务,为医疗社会化而不懈奋争的崇高精神。
字词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热忱:热情。忱,情意。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鄙薄:轻视。
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主旨】
本文概括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经历,高度赞扬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悼念。
【试题精练】
一、单选题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医疗(liáo) 狭隘(yì) 微不足道(wēi)
B. 脱离(tuō) 极端(duān) 拈轻怕重(zhān)
C. 纯粹(cuì) 鄙薄(báo) 漠不关心(mò)
D. 实践(jiàn) 派遣(qiǎn) 冷冷清清(qī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动机 延安 拈轻怕重 精益求精
B. 实践 纯悴 寞不关心 毫不利己
C. 冶疗 道德 麻木不仁 不远万里
D. 徇职 极端 见异思迁 微不足道
3、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字形、加点词语的释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绚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B. 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更,更加)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义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C.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抓、捏),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D.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凄冷,幽静),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4、选出下列句子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的一项是( )
A.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B.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C.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D.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5、议论文的三大要素是( )。
A. 论点 引论 论据 B. 论点 本论 论证 C. 中心 论据 论点 D. 论点 论据 论证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_____①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②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④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⑤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⑥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A. ①③⑤④②⑥ B. ③⑤①⑥④②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⑥④②③⑤①
7、“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该句后一部分进一层说明前一部分。它具体说明的是( )
A. 国际主义的性质和目的。
B. 国际主义的具体内容。
C. 国际主义同狭隘民族主义、狭隘爱国主义的区别。
D. 区别于狭隘民族主义与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8、下列有关各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分析: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B. 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分析:这个句子中“没有一个不”表达了肯定的意思
C.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分析:运用对比手法,严厉批评了“不少的人”,指出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D.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分析:运用反复手法,突出表明“我们的国际主义”是“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是有着鲜明的针对性的
9、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
B.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文章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C.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结论。
D. 本文《纪念白求恩》的文体是记叙文。
二、阅读理解题
10、阅读小说,完成1—5题。(14分)
沃田里的野草
[加拿大]诺尔曼·白求恩
①五月里的一个早晨,保定郊外的一块农田里,一位锄草的老汉把弯了半天的衰老酸痛的腰伸伸直,拄着锄头凝望远方。
②他的脸晒得黝黑,眼圈周围皱纹丛生,好几道深深的沟纹显现在腮帮上,越过他那干瘪的嘴角。他光着脊梁,下身穿一条打了补丁、褪了色的青布裤子。两只脚赤裸着,头上裹一块毛巾,白发从毛巾底下露出来,依然浓密厚实。
③“唉,”老汉叹口气,“日子可真不好过呵。”他煎熬着,饱尝困苦。起先,他犯了咳嗽毛病,好像压根儿就不会好转似的。接着,他的独生子又参加游击队打仗去了,撇下田园无人耕种,只好由他出来干活。随后,日本鬼子穷凶极恶,夺走了他的一半收成,一个子儿也不给。
④他一生所遇到的桩桩不称心的事,对他来说,都成了这种或那种野草。咳嗽毛病——是一种野草;他不得不又到地里去干活——是一种野草;儿子不在身边——是一种野草;日本鬼子——是一种野草,而且是一种个儿最大的野草。
⑤老汉脑子里想的尽是野草,但也浮现出一片广阔葱翠的田野景象。这就是中国。依他看来,他的整个国家就是一片广袤无边的农田。他见到这块辽阔的田野孳生着犹如敌人一般的杂草,正在肆无忌惮地窒息着嫩绿的玉米的生命。
⑥太阳越升越高。老汉又埋头锄草。锄到一垄尽头时,他突然愣住了。田边有个奇怪的大窟窿,当中竖起一个顶端削掉的大黑萝卜似的玩意儿。
⑦他一时猜不出那是啥东西。后来,他想起来了。对,没错儿!是颗炮弹!那是日本鬼子用火车从北平运来的。
⑧他和他的街坊常常谈起那些大炮,多可怕的武器啊,敌人有多少尊大炮啊,而咱们的队伍却一尊也没有,真叫人遗憾。
⑨不过,话说回来,咱们也确实有那么一尊,只有一尊。那是上个月袭击敌人时虏获过来的。他记得有一次他的儿子偷偷回家来跟他提起过它。想起这些,老脑筋里慢慢琢磨出一个主意。
⑩他小心翼翼地把炮弹抱起来,把它放进一边的驮筐里,另一边装些泥土保持平衡。接着,他用树叶盖住炮弹,把它藏得严严实实,就赶着毛驴走出庄稼地,踏上那条漫长而灰尘扑扑的道路去寻找他的儿子。
那一大块方格图案的绿油油的平原一直延伸到遥远昏暗的地平线。沿路草丛里长着风信子和粉红的竹桃花。交叉的水渠里,棕色的水几乎没有流动。白杨和垂柳矗立着,闪闪发光,伞状的青枝绿叶纹丝不动,高耸直入宁静的碧空。
他催赶毛驴一里又一里地朝前走。晌午了,天可真叫热。大汗淋漓,在腮帮上往下流成了一条条小溪流。他焦躁地用毛巾擦了又擦,又急匆匆地向前赶去。
傍晚时,他终于找到了游击队。游击队员们欢呼着迎接他。他从人群中一眼就瞥见了儿子。他对儿子说:“小子,我给你捎来一样东西。”他弯腰把炮弹捧在手里,和蔼地说,“我是在地里找到的。我把它给你们捎回来了,你们可以再用它一次。”
人群一阵沉默,接着阵阵笑声从他们咧开的嘴巴里爆发出来。街头响彻他们爽朗的欢笑声。
老汉不吭声,困惑地瞧着他们,脸上闪现一丝摸不着头脑的神情,正如乌云划过天空一般。他瞧瞧这边,又瞧瞧那边。真是莫名其妙。
他忧郁不快地瞧瞧那些战士,瞧瞧自己的儿子。但是他们谁也说不出话来,个个笑得前俯后仰。他们相互捶捶后背,或者乐不可支,瘫在对方的怀里。老汉捡起缰绳,开始把毛驴牵出那个团团围住他的哄笑的人群。
儿子感到气氛不大对头,首先止住笑。他用手揪住老汉的袖子。转身对大家说道:“同志们,我们都应该感激我爹。他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对,对,”大伙儿喊道,终于领悟到老汉的误解,全都明白应该不让他伤心。“对,对,您是个好的战士。我们都很感激您。”
老汉又高兴起来。这一天,他根除了一棵硕大的野草。他为了把中国的大地扫得干干净净而尽了点力。
(选自《世界文学》1979年第5期 梅绍武译,有删改)
1、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并简述其表达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方法,在第②⑩两段中任选一段加以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内容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紧密联系文章内容,再结合下面的资料,说说作者白求恩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他在中国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呕心沥血。同时,他还是一位充满温情的革命者。1939年,他在我国晋察冀边区忘我工作的间隙写下《沃田里的野草》这篇小说。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对他作出了高度评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本文叙述了老汉锄草、发现炮弹,最终将炮弹送到游击队的故事。
B. 老汉因为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而突然紧张起来,第段的景物衬托了这种惶恐的心情。
C. 游击队员因老汉送来一颗无法使用的哑弹而哄笑,老汉为此而闷闷不乐。
D. “野草”是承载着主人公强烈情感的主线,同时还起着贯串情节的作用。
12 纪念白求恩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第1题
参考答案: D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
【解题过程】
A、隘ài。B、拈niān。C、薄bó。
故答案为: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字形。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解题过程】
B项“悴”应为“粹”,“寞”应为“漠”;
C项“冶”应为“治”;
D项“徇”应为“殉”。
故选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C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字形以及词义理解。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词语的感彩,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解题过程】
A、绚职→殉职。
B、见义思迁→见异思迁。
D、“冷冷清清”的意思是“冷淡”。
故选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C
【思路分析】
解答此题,必须掌握课上老师讲授的知识要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然后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作答。
【解题过程】
A、B、D三项都是记叙的表达方式。
故答案为: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5题
参考答案: D
【思路分析】
解答此题,必须掌握课上老师讲授的知识要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然后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作答。
【解题过程】
论点(需要证明什么),是正确、鲜明地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论证(怎样来证明),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故题干与D项相符。
综上,本题答案为D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6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语言的连贯,掌握文段大意,找出文段的中心句或核心话题,结合语境和选项进行辨析作答,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前后句子之间的衔接,注意一些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分析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解题过程】
通读语段,句③为首句,阐述自己和白求恩主要是通过书信交往,紧承上文“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排除ACD;接着是句⑤,继续阐述和白求恩的书信往来;接着是句①,写白求恩逝世的悲痛消息;接着是句⑥,写大家对白求恩的纪念;再是句④,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的精神;最后是句②,说明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综合分析可知,正确排序为:③⑤①⑥④②。
故选: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7题
参考答案: D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把握句子内容,明确句子的逻辑关系。
【解题过程】
句中“这”指前文“我们的国际主义”,后面是对“我们的国际主义”的含义进行阐释。
故选: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8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把握句子内容,结合具体语境和选项的分析进行理解。
【解题过程】
BCD正确。A有误,句子运用的是“设问”,不是“反问”。
故选: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9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辨析,注意选项表述的细节,日常要多加积累。
【解题过程】
A.有误,议论文以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但不是只有议论,选项中“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说法错误;
B.正确;
C.有误。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D.有误,《纪念白求恩》是议论文。
故选:B。
二、阅读理解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0题
【参考答案】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的整个国家比作农田,把农田里的杂草比作敌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敌人对我们国家的侵略和危害;表现了老汉对敌人的仇恨,对自己国家的热爱之情;为下文写老汉运送“炮弹”的情节作铺垫。
根据“国家就是一片广袤无边的农田”“犹如敌人一般的杂草”可确定运用了比喻修辞,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写出了事物和人物怎样的特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还要答出对下文的铺垫意义。
(2)第②段运用了外貌描写,描写了老汉的脸色、皱纹和穿着,细腻地刻画出一个贫穷、勤劳的老农的形象。
第⑩段运用了动作描写,一系列的动词准确地再现了老汉运送“炮弹”的过程,写出老汉对“炮弹”的重视,小心谨慎,从而表现了他的朴素的爱国情怀。
第②段,根据“脸晒得黝黑,眼圈周围皱纹丛生,好几道深深的沟纹显现在腮帮上,越过他那干瘪的嘴角”“下身穿一条打了补丁、褪了色的青布裤子。两只脚赤裸着”可确定运用了外貌描写,刻画出一个贫穷、勤劳的老农的形象。
第⑩段,根据“把炮弹抱起来”“放进一边的驮筐里”“装些泥土”等可确定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老汉小心谨慎的性格和朴素的爱国情怀。
(3)文章的标题有多重含义:既指老汉耕作的“沃田”以及沃田里的野草;也喻指老汉心中的桩桩不称心的事;还指代中国土地上的敌人。以此作为文章的标题,形象生动,意蕴丰富;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景,承载着主人公强烈情感的主线,同时还起着贯串情节的作用;又暗含着除去“野草”的决心,表现了老汉的爱国情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意思对即可)
要从标题采用的修辞手法、与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关系等角度入手分析。从内容上说,“沃田里的野草”的表层意思是:老汉耕作的沃田以及沃田里的野草。深层意思是:老汉心中的桩桩不称心的事,也指代中国土地上的敌人。还要答出标题对突出主题的意义。从结构上说,是主人公强烈情感的主线,起着贯串情节的作用。
(4)(示例)白求恩大夫是一个国际主义战士,对中国革命满腔热忱;他创作的这篇小说取材于我国晋察冀边区,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军民;把中国比作“沃田”,表现了对中国的热爱,把敌人比作“沃田里的野草”,表现了他对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仇恨。
原文是一篇记叙文,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表现了白求恩对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仇恨。而题中所给材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直截了当地歌颂了白求恩对革命对人民的满腔热忱,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体裁不同,表达方式各异,但都表达了白求恩爱憎分明的一面。
(5)B
老汉并没有因作出这个重要决定而突然紧张起来。第段的景物描写烘托出老汉去找游击队时轻松愉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