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一分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一分钟》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5 15:0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分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刚想”等词语的意思,尝试积累运用。会写“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
3、借助“要是......就......”的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学会管理时间。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体会主人公沮丧、后悔的心情。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学会管理时间。
教学难点:
借助“要是......就......”的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词语。
2、结合课后第三题,说一说一分钟你还能做什么。
3、指名学生回答。
4、你们一分钟能做的事可真不少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学生齐读课题。
二、指导书写
1、(出示各种钟的图片)学生齐读钟的名称。
2、学生观察“钟”字,学生观察并交流结构、位置、关键笔画,教师相机指导。
3、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
5、展示评价。
6、教师指导点拨“钟”是形声字,巩固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
三、整体感知
1、(出示元元的图片和录音)学生听元元的心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元元的这一分钟发生的事情。
3、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思考:当闹钟响起时,元元是怎么做的呢?学生交流。
4、画出元元心里想的句子,指名学生回答。
5、指导朗读,读出肯定的语气。
6、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思考:元元走进教室时是什么表情呢?指名学生回答。
7、元元就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二十分钟。(板书:1=20?)
四、研读课文
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圈出元元上学要经过的地方。学生交流。(贴卡片:家、十字路口、公交车站、学校。)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用横线画出元元在十字路口遇到的事情。
(2)指名学生回答,理解“刚想”表示前后两件事情连接得很快。
(3)元元没有通过十字路口,他是什么心情呢?你从哪句话看出元元来的?学生交流,随机指名回答。
(4)结合生活经验,想一想你们有叹气的经历吗?当时是什么心情呢?指名学生回答,体会伤心、后悔的心情。
(5)指导朗读,读出元元着急、沮丧的语气。
a、指名读。
b、男女生比赛读。
(6)引导学生借助“因为……所以……”和“要是……就……”句式,进行简单推断。
a、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在十字路口,他没赶上( 绿灯 )。
b、要是元元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红灯亮了,还能过十字路口吗?元元是怎么做的呢?学生交流,抓住“才”字,体会元元等待的时间之长。
(2)引导学生借助句式,进行简单推断:
a、因为元元没有赶上绿灯,所以——(没及时通过路口)。b、要是能赶上绿灯,就能(及时通过十字路口)。
(3)学法迁移,完成填空。
a、学生大声朗读第三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元元在什么地方多花了时间。指名学生回答。
b、出示填空,指名学生回答:因为元元没有及时通过十字路口,所以(他没有赶上公共汽车)。要是及时通过十字路口,就能(赶上公共汽车)。
(4)元元现在是什么心情呢?学生交流。
(5)指导朗读,读出元元第二次叹气时着急、后悔的心情。
a、指名读。教师相机范读。
b、分组读。
c、全班齐读。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没能赶上公共汽车,元元应该怎么办呢?
(2)指名回答。抓住“等啊等”和“一直”体会元元这次等待的时间更长了。
(3)说一说“等啊等”这样的词语。学生交流。
(4)指名学生填空:因为元元没有赶上公共汽车,所以(他决定走到学校)。因为元元走着去学校,所以最后(迟到了二十分钟)。要是能赶上公共汽车,就(不会迟到了)。
5、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
(1)指名学生回答。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要是能赶上绿灯,就能(及时通过十字路口)。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就能(赶上公共汽车)。要是能赶上公共汽车,就不会迟到了。
(2)全班齐读。
6、学习第六自然段。
(1)看来,这一分钟真的很重要,迟到的元元心情怎样?
(2)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元元非常后悔。
(3)思考:后悔的元元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学生交流,随机指名回答。
五、总结拓展
1、学完本课,你准备以后怎样做呢?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总结:只有合理安排时间,克服拖拉的习惯,我们才不会让时间溜走。(板书:合理安排时间)
3、播放音乐,齐读《明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