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学科素养形成五年级科学阶段巩固(1-2)试卷
一、选择题。
1.(2022五上·深圳月考)我们之所以能在灯下看书写作业是因为光的( )。
A.直射 B.反射 C.折射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传播到不同的介质表面会形成反射,我们能在灯下看书写作业是因为光的反射。
2.(2022五上·深圳月考)我们在树下可以看到斑驳的阳光,这是因为(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我们在树下可以看到斑驳的阳光,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树叶遮挡了阳光传播的路径,只有缝隙处能够透过阳光。
3.(2022五上·深圳月考)我们在岸边看水中的鱼,要比实际的位置( )。
A.偏高 B.偏低 C.一样
【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介质接触面处会让光产生折射,光从空气进入到水中时,光折射后向水面偏折,所以我们看到的鱼比实际的位置高。
4.(2022五上·深圳月考)如图所示,要想使光完全通过,手上拿的物体应该是( )。
A.白纸 B.玻璃 C.书本
【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白纸会反射光,书本会吸收光,只有玻璃能够让光完全通过。
5.(2022五上·深圳月考)下列现象中,表示光的折射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A.是利用光直线传播的原理。
B.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
C.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
6.(2022五上·深圳月考)医生常用的额镜利用的原理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沿直线传播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医生常用的额镜利用的原理是光的反射,让医生能够看到不同角度。
7.(2022五上·深圳月考)快速旋转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彩色轮,可以看到彩色轮接近( )。
A.黄色 B.黑色 C.白色
【答案】C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 快速旋转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彩色轮,可以看到三种颜色结合起来,会变成了白色。
8.(2022五上·深圳月考)太阳光经过( )可以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A.平面镜 B.三棱镜 C.凸透镜
【答案】B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科学家牛顿发现光通过三棱镜会发生色散现象,白光会分解出7个颜色的光。
9.(2022五上·深圳月考)下列现象能体现光的折射的是( )。
A.雨后彩虹 B.水中倒影 C.皮影戏
【答案】A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雨后的彩虹是光通过空气中的水滴,发生折射,产生色散现象。
10.(2022五上·深圳月考)下图能正确表示潜望镜的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光从外界传播到潜望镜内,通过两个平面镜将光反射到人眼睛处。所以此题选C。
11.(2022五上·深圳月考)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低平,指的是( )。
A.山地 B.盆地 C.丘陵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低平,这种地形形容的是盆地。我国有四大盆地。
12.(2022五上·深圳月考)我国境内大部分河流都是向东流,这是因为中国地势( )。
A.西低东高 B.西高东低 C.东西低中间高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方便了我国东西交通,也方便了我国沿海和内地的联系。
13.(2022五上·深圳月考)岩浆岩包括玄武岩、浮石和( )。
A.花岗岩 B.板岩 C.大理岩
【答案】A
【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
【解析】【分析】岩石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按产状分为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岩浆岩中有花岗岩、玄武岩等;变质岩中有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等;沉积岩中有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14.(2022五上·深圳月考)地震和火山喷发都是因为( )引起的。
A.地球外部运动 B.地球内部运动 C.月球运动
【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和火山喷发是由于地球内部板块运动引起的。
15.(2022五上·深圳月考)长白山天池是中国境内最高的火山湖,它的形成与( )运动有关。
A.地壳和地幔 B.地壳和地核 C.地幔和地核
【答案】A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源地.长白山天池亦称白头山天池,系由火山口积水成湖。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16.(2022五上·深圳月考)受到流水的沉积作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往往会形成宽阔平坦的( )。
A.丘陵 B.平原 C.高原
【答案】B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在大江大河的下游与入海口往往容易形成平坦辽阔的冲积平原。因为大江大河的下游,水流流速减慢,起到了沉积作用。
17.(2022五上·深圳月考)东非大裂谷是两个板块相互( )形成的。
A.挤压 B.碰撞 C.拉张
【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东非大裂谷是由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拉张形成的。
18.(2022五上·深圳月考)下列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运动的结果
B.火山和地震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
C.火山和地震能快速地改变地形
【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运动的结果;火山喷发会形成大量火山灰,火山灰是很好的土壤;火山和地震都能快速改变地形。所以此题选B。
19.(2022五上·深圳月考)图中地貌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 C.海浪冲刷
【答案】A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图中地貌属于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由于风化作用形成的。
20.(2022五上·深圳月考)下列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火山地热
【答案】C
【知识点】新能源
【解析】【分析】煤炭、石油属于化石能源,不是清洁能源。火山地热属于清洁能源。
二、判断题。
21.(2022五上·深圳月考)光经过潜望镜,发生了两次折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运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光经过潜望镜,发生了两次反射。
22.(2022五上·深圳月考)我们晚上看到的月光,其实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月球本身不能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其实是月球反射太阳光。
23.(2022五上·深圳月考)发生地震时,应尽可能撤离到空旷的地带。(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迅速跑到室外空地,并远离高压线,来不及逃出时,应该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24.(2022五上·深圳月考)火山爆发只出现在陆地上,不会发生在海里。(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地震和火山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引起的,包括岩浆活动和板块运动等。火山现象会在陆地上发生,海底也会有火山现象。
25.(2022五上·深圳月考)植树造林能有效降低雨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减小侵蚀的认识,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轻雨水对山体的侵蚀。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三、实验探究题。
26.(2022五上·深圳月考)学习了光的知识后,龙龙准备用手电筒、平面镜、水槽、白纸制造出彩虹,请你根据图示内容协助他完成。
(1)完成这个实验的正确步骤是 → → → 。
A.描述手电筒的光由哪些颜色组成
B.观察在白纸上出现的彩色光带
C.将手电筒的光反射到一张白纸上
D.在盛有半槽水的水槽里摆放一面平面镜
(2)牛顿曾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 种颜色的光,可见白光是复合光。
(3)这个实验和三棱镜实验差不多,这里( ) 相当于三棱镜。
A.平面镜
B.水
C.水和平面镜的共同作用
(4)这个实验中,手电筒的光经过( )形成了彩虹。
A.反射 B.折射 C.散射
(5)生活中,我们经常在喷泉旁边看到彩虹是在( )。
A.晴天 B.阴天 C.晚上
【答案】(1)D;C;B;A
(2)7
(3)C
(4)C
(5)A
【知识点】棱镜;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根据彩虹形成条件,我们可以在盛有半槽水的水槽里摆放一面平面镜,将手电筒的光反射到一张白纸上,观察在白纸上出现的彩色光带,最后描述手电筒的光由哪些颜色组成。
(2)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是牛顿。
(3)这个实验中,水和平面镜的共同作用,就相当于三棱镜的作用。
(4)彩虹的形成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5)彩虹形成的条件是足够的阳光、雾气的水幕。
27.(2022五上·深圳月考)龙龙和华华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发现很多词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现象,请根据下面成语的解释回答问题。
①坐井观天:坐在井里看天,用来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②凿壁偷光:在墙上打孔让外面的光透进来,形容勤学苦读。
③水中捞月:在水中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徒劳无功。
④镜花水月:镜里的花,水里的月,比喻虚幻的景象。
⑤立竿见影:在阳光下竖起竹竿,立刻就看到了竹竿的影子。词意比喻行事能马上看到效果或付出能马上得到收获。
⑥海市蜃楼:平静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郭、树木等幻景,比喻虚幻的事物。
(1)上面的词语中描述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填序号)
(2)上面的词语中描述了光的反射的是 。(填序号)
(3)上面的词语中描述了光的折射的是 。(填序号)
(4)下列关于光的传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因此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经过镜子会被反射,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
C.“潭清疑水浅”描述的是光的折射现象
(5)电视机遥控器发射出来的光是红外线,当我们对着墙壁也能实现对电视的控制,这是利用了光的 。
【答案】(1)①⑤
(2)③④⑥
(3)②⑥
(4)A
(5)反射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①坐井观天说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②凿壁偷光说的是光折射的原理;
③水中捞月说的是光的反射原理;
④镜花水月说的是光的反射原理;
⑤立竿见影说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⑥海市蜃楼说的是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原理;
(1)描述光沿直线传播的是①⑤;
(2)描述光的反射原理的是③④⑥;
(3)描述光的折射原理的是②⑥;
(4)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所以此题选A。
(5)对着墙壁也能实现对电视的控制,这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
28.(2022五上·深圳月考)龙龙查阅了地球的资料: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最外面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第二层主要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厚度约2900千米,这一层的温度为1000 ~ 3000摄氏度,内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固态物质。最里面这一层主要由铁和镍组成,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你将地球内部结构对应的名称填在上图的括号里。(填字母即可)
A.地幔 B.地核 C.地壳
(2)地球内部,越往深处,温度越 ,压力越 。
(3)组成地球表面的岩石可以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 。
(4)地表形态是地球内外力长期不断作用的结果, 和 是地球内部力量释放的形式,能迅速改变地表形态。
(5)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震往往发生在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带
B.地震经常发生在两个板块相连的地带
C.发生地震时,高楼的人要赶紧坐电梯逃生
【答案】(1)
(2)高;大
(3)岩浆岩
(4)火山喷发;地震
(5)C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1)地丢的内部结构从内到外是地核、地幔、地壳;
(2)地球内部越往下,上面积累的岩石层越大,压力就越大;由于板块运动与地球内部长寿命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的热核反应,导致地球内部蓄积了很多热量,越进入地心,热量越多,自然温度越高。
(3)组成地球表面的岩石可以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
(4)地表形态是地球内外力长期不断作用的结果,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球内部力量释放的形式,能迅速改变地表形态。
(5)发生地震时,高楼上的人应该寻找固定的角落躲在下面,而不是乘坐电梯逃生。
29.(2022五上·深圳月考)下图为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乌尔禾矿区,西南距克拉玛依市100公里。魔鬼城内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它们被大自然雕琢得奇形怪状,有的像野兽,有的像古堡。每当刮风的时候,魔鬼城内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怪影迷离,时常能听到恐怖的“叫声”,让人不寒而栗。
(1)魔鬼城的形成与 有关(填“风的作用”或“水的作用”)。
(2)可以推测出,魔鬼城的环境条件是( )。
A.干旱少雨,植被丰富
B.潮湿多雨,植被丰富
C.干旱少雨,植被稀少
(3)魔鬼城的恐怖“叫声”可能是因为( )而形成的。
A.空气流动. B.猛兽活动 C.岩石滚动
(4)魔鬼城属于典型的( )。
A.喀斯特地貌 B.雅丹地貌 C.丹霞地貌
(5)跟地震和火山相比,风和水改变地形的速度比较 。
【答案】(1)风的作用
(2)C
(3)A
(4)B
(5)慢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1)魔鬼域是典型的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
(2)雅丹地貌形成的条件是干旱少雨,植被稀少,风力作用。
(3)由于植被稀少,空气流动速度快,形成了恐怖的“叫声”。
(4)魔鬼域属于典型的雅丹地貌。
(5)地震和火山喷发会快速改变地形地貌,风力和水力作用改变地形地貌的速度较慢。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学科素养形成五年级科学阶段巩固(1-2)试卷
一、选择题。
1.(2022五上·深圳月考)我们之所以能在灯下看书写作业是因为光的( )。
A.直射 B.反射 C.折射
2.(2022五上·深圳月考)我们在树下可以看到斑驳的阳光,这是因为(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3.(2022五上·深圳月考)我们在岸边看水中的鱼,要比实际的位置( )。
A.偏高 B.偏低 C.一样
4.(2022五上·深圳月考)如图所示,要想使光完全通过,手上拿的物体应该是( )。
A.白纸 B.玻璃 C.书本
5.(2022五上·深圳月考)下列现象中,表示光的折射的是( )。
A. B. C.
6.(2022五上·深圳月考)医生常用的额镜利用的原理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沿直线传播
7.(2022五上·深圳月考)快速旋转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彩色轮,可以看到彩色轮接近( )。
A.黄色 B.黑色 C.白色
8.(2022五上·深圳月考)太阳光经过( )可以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A.平面镜 B.三棱镜 C.凸透镜
9.(2022五上·深圳月考)下列现象能体现光的折射的是( )。
A.雨后彩虹 B.水中倒影 C.皮影戏
10.(2022五上·深圳月考)下图能正确表示潜望镜的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11.(2022五上·深圳月考)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低平,指的是( )。
A.山地 B.盆地 C.丘陵
12.(2022五上·深圳月考)我国境内大部分河流都是向东流,这是因为中国地势( )。
A.西低东高 B.西高东低 C.东西低中间高
13.(2022五上·深圳月考)岩浆岩包括玄武岩、浮石和( )。
A.花岗岩 B.板岩 C.大理岩
14.(2022五上·深圳月考)地震和火山喷发都是因为( )引起的。
A.地球外部运动 B.地球内部运动 C.月球运动
15.(2022五上·深圳月考)长白山天池是中国境内最高的火山湖,它的形成与( )运动有关。
A.地壳和地幔 B.地壳和地核 C.地幔和地核
16.(2022五上·深圳月考)受到流水的沉积作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往往会形成宽阔平坦的( )。
A.丘陵 B.平原 C.高原
17.(2022五上·深圳月考)东非大裂谷是两个板块相互( )形成的。
A.挤压 B.碰撞 C.拉张
18.(2022五上·深圳月考)下列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运动的结果
B.火山和地震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
C.火山和地震能快速地改变地形
19.(2022五上·深圳月考)图中地貌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 C.海浪冲刷
20.(2022五上·深圳月考)下列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火山地热
二、判断题。
21.(2022五上·深圳月考)光经过潜望镜,发生了两次折射。(
)
22.(2022五上·深圳月考)我们晚上看到的月光,其实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
23.(2022五上·深圳月考)发生地震时,应尽可能撤离到空旷的地带。(
)
24.(2022五上·深圳月考)火山爆发只出现在陆地上,不会发生在海里。(
)
25.(2022五上·深圳月考)植树造林能有效降低雨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
)
三、实验探究题。
26.(2022五上·深圳月考)学习了光的知识后,龙龙准备用手电筒、平面镜、水槽、白纸制造出彩虹,请你根据图示内容协助他完成。
(1)完成这个实验的正确步骤是 → → → 。
A.描述手电筒的光由哪些颜色组成
B.观察在白纸上出现的彩色光带
C.将手电筒的光反射到一张白纸上
D.在盛有半槽水的水槽里摆放一面平面镜
(2)牛顿曾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 种颜色的光,可见白光是复合光。
(3)这个实验和三棱镜实验差不多,这里( ) 相当于三棱镜。
A.平面镜
B.水
C.水和平面镜的共同作用
(4)这个实验中,手电筒的光经过( )形成了彩虹。
A.反射 B.折射 C.散射
(5)生活中,我们经常在喷泉旁边看到彩虹是在( )。
A.晴天 B.阴天 C.晚上
27.(2022五上·深圳月考)龙龙和华华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发现很多词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现象,请根据下面成语的解释回答问题。
①坐井观天:坐在井里看天,用来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②凿壁偷光:在墙上打孔让外面的光透进来,形容勤学苦读。
③水中捞月:在水中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徒劳无功。
④镜花水月:镜里的花,水里的月,比喻虚幻的景象。
⑤立竿见影:在阳光下竖起竹竿,立刻就看到了竹竿的影子。词意比喻行事能马上看到效果或付出能马上得到收获。
⑥海市蜃楼:平静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郭、树木等幻景,比喻虚幻的事物。
(1)上面的词语中描述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填序号)
(2)上面的词语中描述了光的反射的是 。(填序号)
(3)上面的词语中描述了光的折射的是 。(填序号)
(4)下列关于光的传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因此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经过镜子会被反射,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
C.“潭清疑水浅”描述的是光的折射现象
(5)电视机遥控器发射出来的光是红外线,当我们对着墙壁也能实现对电视的控制,这是利用了光的 。
28.(2022五上·深圳月考)龙龙查阅了地球的资料: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最外面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第二层主要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厚度约2900千米,这一层的温度为1000 ~ 3000摄氏度,内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固态物质。最里面这一层主要由铁和镍组成,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你将地球内部结构对应的名称填在上图的括号里。(填字母即可)
A.地幔 B.地核 C.地壳
(2)地球内部,越往深处,温度越 ,压力越 。
(3)组成地球表面的岩石可以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 。
(4)地表形态是地球内外力长期不断作用的结果, 和 是地球内部力量释放的形式,能迅速改变地表形态。
(5)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震往往发生在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带
B.地震经常发生在两个板块相连的地带
C.发生地震时,高楼的人要赶紧坐电梯逃生
29.(2022五上·深圳月考)下图为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乌尔禾矿区,西南距克拉玛依市100公里。魔鬼城内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它们被大自然雕琢得奇形怪状,有的像野兽,有的像古堡。每当刮风的时候,魔鬼城内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怪影迷离,时常能听到恐怖的“叫声”,让人不寒而栗。
(1)魔鬼城的形成与 有关(填“风的作用”或“水的作用”)。
(2)可以推测出,魔鬼城的环境条件是( )。
A.干旱少雨,植被丰富
B.潮湿多雨,植被丰富
C.干旱少雨,植被稀少
(3)魔鬼城的恐怖“叫声”可能是因为( )而形成的。
A.空气流动. B.猛兽活动 C.岩石滚动
(4)魔鬼城属于典型的( )。
A.喀斯特地貌 B.雅丹地貌 C.丹霞地貌
(5)跟地震和火山相比,风和水改变地形的速度比较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传播到不同的介质表面会形成反射,我们能在灯下看书写作业是因为光的反射。
2.【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我们在树下可以看到斑驳的阳光,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树叶遮挡了阳光传播的路径,只有缝隙处能够透过阳光。
3.【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介质接触面处会让光产生折射,光从空气进入到水中时,光折射后向水面偏折,所以我们看到的鱼比实际的位置高。
4.【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白纸会反射光,书本会吸收光,只有玻璃能够让光完全通过。
5.【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A.是利用光直线传播的原理。
B.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
C.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
6.【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医生常用的额镜利用的原理是光的反射,让医生能够看到不同角度。
7.【答案】C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 快速旋转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彩色轮,可以看到三种颜色结合起来,会变成了白色。
8.【答案】B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科学家牛顿发现光通过三棱镜会发生色散现象,白光会分解出7个颜色的光。
9.【答案】A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雨后的彩虹是光通过空气中的水滴,发生折射,产生色散现象。
10.【答案】C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光从外界传播到潜望镜内,通过两个平面镜将光反射到人眼睛处。所以此题选C。
11.【答案】B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低平,这种地形形容的是盆地。我国有四大盆地。
12.【答案】B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方便了我国东西交通,也方便了我国沿海和内地的联系。
13.【答案】A
【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
【解析】【分析】岩石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按产状分为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岩浆岩中有花岗岩、玄武岩等;变质岩中有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等;沉积岩中有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14.【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和火山喷发是由于地球内部板块运动引起的。
15.【答案】A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源地.长白山天池亦称白头山天池,系由火山口积水成湖。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16.【答案】B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在大江大河的下游与入海口往往容易形成平坦辽阔的冲积平原。因为大江大河的下游,水流流速减慢,起到了沉积作用。
17.【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东非大裂谷是由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拉张形成的。
18.【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运动的结果;火山喷发会形成大量火山灰,火山灰是很好的土壤;火山和地震都能快速改变地形。所以此题选B。
19.【答案】A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图中地貌属于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由于风化作用形成的。
20.【答案】C
【知识点】新能源
【解析】【分析】煤炭、石油属于化石能源,不是清洁能源。火山地热属于清洁能源。
21.【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运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光经过潜望镜,发生了两次反射。
22.【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月球本身不能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其实是月球反射太阳光。
23.【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迅速跑到室外空地,并远离高压线,来不及逃出时,应该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24.【答案】(1)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地震和火山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引起的,包括岩浆活动和板块运动等。火山现象会在陆地上发生,海底也会有火山现象。
25.【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减小侵蚀的认识,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轻雨水对山体的侵蚀。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6.【答案】(1)D;C;B;A
(2)7
(3)C
(4)C
(5)A
【知识点】棱镜;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根据彩虹形成条件,我们可以在盛有半槽水的水槽里摆放一面平面镜,将手电筒的光反射到一张白纸上,观察在白纸上出现的彩色光带,最后描述手电筒的光由哪些颜色组成。
(2)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是牛顿。
(3)这个实验中,水和平面镜的共同作用,就相当于三棱镜的作用。
(4)彩虹的形成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5)彩虹形成的条件是足够的阳光、雾气的水幕。
27.【答案】(1)①⑤
(2)③④⑥
(3)②⑥
(4)A
(5)反射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①坐井观天说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②凿壁偷光说的是光折射的原理;
③水中捞月说的是光的反射原理;
④镜花水月说的是光的反射原理;
⑤立竿见影说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⑥海市蜃楼说的是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原理;
(1)描述光沿直线传播的是①⑤;
(2)描述光的反射原理的是③④⑥;
(3)描述光的折射原理的是②⑥;
(4)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所以此题选A。
(5)对着墙壁也能实现对电视的控制,这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
28.【答案】(1)
(2)高;大
(3)岩浆岩
(4)火山喷发;地震
(5)C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1)地丢的内部结构从内到外是地核、地幔、地壳;
(2)地球内部越往下,上面积累的岩石层越大,压力就越大;由于板块运动与地球内部长寿命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的热核反应,导致地球内部蓄积了很多热量,越进入地心,热量越多,自然温度越高。
(3)组成地球表面的岩石可以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
(4)地表形态是地球内外力长期不断作用的结果,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球内部力量释放的形式,能迅速改变地表形态。
(5)发生地震时,高楼上的人应该寻找固定的角落躲在下面,而不是乘坐电梯逃生。
29.【答案】(1)风的作用
(2)C
(3)A
(4)B
(5)慢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1)魔鬼域是典型的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
(2)雅丹地貌形成的条件是干旱少雨,植被稀少,风力作用。
(3)由于植被稀少,空气流动速度快,形成了恐怖的“叫声”。
(4)魔鬼域属于典型的雅丹地貌。
(5)地震和火山喷发会快速改变地形地貌,风力和水力作用改变地形地貌的速度较慢。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