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安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4 21:01:38

文档简介

2022一2023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答案
(1~5题,7题,10~12题,14题,每小题3分)
1.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A,“边塞诗都是对国家边境战争场面的直接呈现”错误,原文说“边塞诗,顾名思义是表现边疆地区
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歌”,并非都是对战争场面的直接呈现。B.纪录片选取李白的诗句来“揭示出新疆是
我国固有领土的历史事实”,这并不意味着主要以李白的诗句来证明。C.原文说“不仅要注意欣赏古典诗歌的
审美维度,还要从震撼人心的边塞诗中汲取力量”,并不是说后者一定比前者重要。
2.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思路点拨在论证边塞诗人是历史的记录者这一观点时并未用到对比论证的方法。
3.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思路点拨A.强调唐诗中征戍、迁谪等诗对人的感动激发的意义。B.强调陈子昂进行边塞诗创作的标准。
C.强调王昌龄边塞诗艺术特点的多样性。D.强调《唐诗品汇》中收录诗歌的标准。故选A。
4.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思路点拨原文说“庑殿”式的屋瓦,共有四坡五脊,可排除C、D两项:又因“那四根斜脊,称·垂脊',它们的骨
架是从脊桁斜角,下伸至檐桁上的部分”,可知四条垂脊一直伸至屋檐,故排除A项。
5.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但其显露基本结构的功能却始终存在”表述不当,材料一中说“南方屋瓦上多加增极复杂的花样,
完全脱离结构上任务,纯粹的显示技巧,甚属无聊,不足称扬”。
6.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答案①材料一详细地闸释飞檐、瓦坡及装饰物三个要素及屋顶这一构造的原因,更侧重表达中国建筑实用性
与审美性兼具的特征:②材料二简要描述屋顶的特征,更强调屋顶是长久以来中华民族建筑的骄做成就。(每
点3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的情给分)
7.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表现手法,赏析作品的内涵、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思路点拨“即使在它反抗的时候也毫不畏惧”理解错误,文中有“我们先是被吓傻了,接着掉头就跑”等。
8.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
答案①正面描写:通过老马的颜色、身架等外在的形象,被我们欺负时发威的行为表现,受到算计后的嘶鸣声
1首先,姿用好边塞诗的诗救资源,激发潜能。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数有着悠久的传
统。可以说,诗歌的品赏与剑作早已成为中国人不可或缺的人生体验。中华传统诗教应以边
塞诗为切入,点,解析其奥妙,努力在会民中营造诵读边塞诗的良好氛围,不仅要注意欣赏古典
2022一2023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诗歌的审美维度,还要从震撼人心的边塞诗中汲取力量
其次,应当挖掘、创作新的边寒诗,每一个时代和民族都需要英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
语文
是边塞诗的核心,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永恒的主题。不久前,新时代卫国成边四名英烈,在雪域
边关以身躯铸界碑,誓死挥卫祖国低土主权,同样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清激的爱,
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戍边战土陈祥榕生前写下的哉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誓言又何尝不是
考生注意:
边塞诗的雏形呢?当代文学应把新时代的边塞诗纳入研究视野,赋予边塞诗新的生命和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芳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活力。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总之,边塞诗凸显的文学地理景观,以实证阐明了中华民族的疆域轮廓,它已深深融入人
2.回答选择题时,逃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们的血液,成为助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錦绵疆土,戍边流长。新的时代,催生新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亲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策写在答题卡
的美学观念和审美形式,并将力促新、旧边塞诗的对接。历史充分证明,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战争岁月,还是在波澜壮阔的政革时期,让边寒诗在人民心中生根开花,有助于凝聚起14忆
人民奋力前行的精神密码,推动中华民族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摘编自孙雨晨《让边塞诗绽放新时代的艺术张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型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A.国家的出现、边境的战争是边塞诗出现的前提,故边塞诗都是对国家边境战争场而的直
接呈现,真实性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众多的诗歌体裁中,边塞诗以其旁迈奔放的气势、意境,彰显了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
B.《中国新鶸之历史印记》纪录片主要以李白曾写的边塞诗为证据,来证明新是我国的
气魄,在文学史上显示出不可忽视的意义。边塞诗,顾名思义是袁现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
固有领上。
然风光的诗歌,这就决定了它的审美风格和意象特色。
C.在学习中国边塞诗时,从震憋人心的边塞诗中液收精神}的力量,要比学习欣赏古典诗
通观边塞诗,创作格局气象不凡,蔚为大观。举其荦苹大者,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树
歌的文学艺术性更加重要。
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片
D.学习与品赏边塞诗、挖掘与创造新的边塞诗,是新时代献予边塞诗新的生命与活力的必
孤城万彻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的“葡葫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
巾之路。
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些诗中既有保家卫国的情,又有在战场上建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立业的壮志,凸显了面对战争时所奔涌出的崇高感清和巨大精神力量,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
生.文章首先从文学、地理等多个角度论述边塞诗的意义,继而论述当下重温历史,贵续边塞
青,千载悠悠。从美学风格来说,边塞诗“雄浑、磅礴、浪漫、瑰丽”,充溢了阿刚之美,令人感到
诗精神的方法,层次分明。
一种极为向上的生命力。
B.文章列举王吕龄等人的诗句,呈现了边塞诗中的崇高感情和巨大精神力量,说明了边垫
不难发现,边塞诗是倍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碎四方,彻
诗气象不凡的创作格局。
我疆土…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诗经·大雅·江汉》)讲述的就是战争环境下古人的边
C.文章在论证边塞诗人是历的记录者这观点州,用了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论证灾
概念与意识:有边境之战争,方有边塞生活,进而有荔含着地理学的边塞诗章。边塞诗涉
活、恰切。
及鲜明的边地风物地貌,是疆土的直接呈示。比如,边塞诗中涉及的自然景观不乏一些地名
).文章末段总结前文,词时强调让边塞诗走进人们心中对于是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及向心力
风物,如“塞外”“雁门”“漠北”“羌筋”“胡笳”“楼兰”,当然也不乏一些人物,如“戍卒”“胡
的重要作用。
人”,如此清晰的地名风物和意象,显露出中国疆域的轮廓,具有强烈的地理标忘意味,完如历
3.下列可以作为论据米论证边塞诗的意义的一项是(3分)
史档案馆。
不仅如此,随着“一带一路”偶议的提出与实施,近年来,海洋文学也引起了古典文学研究
A.严羽所著的游学理论专著《沧浪诗话》云:“唐人好诗,多是征戍戊、迁滴、行旅、离别之作,
者的关注。譬如明代涉琉海洋诗文研究,对于认识中国海疆图景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与此
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同时,为呈现新疆历史的客观事实,央视潘出了纪录片《中国新避之历史印记》,坚持让历史发
乃.“骨气端翔,音情顿桦,光英朗练,有金石声”是陈子昂逃行边塞诗创作时的追求,他认为
声,也摭拾很少写边塞诗的李白诗句,以此深刻揭示出新疆是我国固有领土的历史事实,这
骨气为“骨”,音特为“风”,有此两个要索,方有好的边塞菏。
充分印证了边塞诗人是历史的记录者、亲见者。
C.店代殷潘在评上昌龄边塞诗时,一方面看到其对汉魏风骨的继承,另一方面也看到王诗
在今天,深入挖掘古代边塞诗的丰富内涵,欣赏其文学价值和艺术美感,有助于坚定民族
的独特性:造语奇骏,笔力雄杰,有金石之声。
共识国家认同。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我们今天仍然需要重温历史,鹿续边塞诗的清
D.高棅《唐诗品汇》序言中说,“窥店诗之藩篱,究其根木在于‘鸣国家之盛’‘鸣治世之音
神血脉。
追雅颂领之作’”,做所选诗歌,均符合风调高雅、议论雅正的诗学标准。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