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文言文第六单元复习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下文言文第六单元复习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5 21:3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
记叙类人物散文
1、人物
2、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细节品读
4、人物评价
5、艺术特点(文章写法、表达技巧等等)
题型与课文问题举隅
1、关注文体特点题 (p128二)
2、行文思路题(p131一)
3、内容理解题(p126二)
4、人物分析题(P126六)
5、结构特点赏析题(P126三)
6、语言风格赏析题(P135一)
7、重点文言词的意义考察题(P136四)
8、人物评价题(P136六)
中考真题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 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 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 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得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与/禹锡执友 B.裴度/亦奏其事 C.宗元革其/乡法 D.请以柳州/授禹锡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偕( ) 易( ) 妻子(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2)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
4.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1)为友: (2)为官: (3)为师:
以弱胜强的战争事例—《曹刿论战》
一、课文解析:
本文记述的是历史上齐鲁长勺之战,但文章主旨并非是记叙战争,而是论述曹刿关于战争的理论,
文章显著特点是对史料的精当剪裁以及精炼的“史家笔法”(笔法简洁,褒贬寓于文字之间)。
以曹刿“请见—论战—参战—释疑”为线索,详写了“论战”“释疑”内容,与鲁庄公之对比突出曹刿之“谋”。
从而展现了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参与谋划军国大事,为国解忧,铁肩担道义的智慧的平民形象。
也让我们明白了,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二、根据译文推原文
文言实词识记:课文+ 万维P133第28课1-29
古今异义:加 、间、信、可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遂逐齐师 ②公问其故 ③望其旗靡 ④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可以一战 何以使人 B.得原而失信 登轼而望之
C.其乡人曰 门人弟子填其室 D.令以三日之粮 闻寡人之耳者
3、下边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战则请从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C. 公将战 上使外将兵 D. 夫战,勇气也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翻译下面的句子。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三、重点词释义 与 练习
四、思考:写人的文章如何突出人物形象?
1、确定写人的缘由,以及与该人物的关系与渊源。
2、确定人物形象的特点,用简单的词语表述主要品质。
3、列举该人物的相关事件,并根据主要品质进行筛选,安排详略。
4、确定能突出人物品质的相关细节。
5、整理线索与思路,将事件与细节串联。
6、下笔。
劝谏高手——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课文解析
本文讲述了齐相邹忌讽谏齐威王的故事。邹忌外形亮丽,与城北徐公比美,但妻妾,与访客皆有所取,故而自己被蒙蔽,看不到真相。邹忌以自己的经历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齐威王果断采纳了建议,并给出了策略,从而让齐国国泰民安、政治清明。
本文不但塑造了一个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善于进谏的贤士形象,还塑造了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
告诉了我们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才能改良政治的道理。
二、根据译文推原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 臣之妻私臣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③ 王之蔽甚矣 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皆以美于徐公 贤于材人远矣 B、奉命于危难之间 今诸生学于太学
C、管夷吾举于士 战于长勺 D、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欲有求于我也
三、重点词释义 与 练习
通假字:孰
文言实词识记:课文+ 万维P134第29课1-21
古今异义:私、地方
词类活用:闻、美
四、一粒沙里看世界—以小见大妙招多
(一)诗歌中的“以小见大”
举例并解说相关句子
《游子吟》《望岳》《赤壁》......
(二)课文中的“以小见大”
举例并解说
《散步》《走一步,再走一步》《背影》
(三)阅读中的“以小见大”
向能者学习
(一)素材整理
1.父母:
妈妈递剪刀时总是刀柄朝人,把刀尖握在自己手里
打电话叫妈妈从百忙中抽身买零食送到学校给自己,当自己回到家时,拿起妈妈的手机在玩,发现备注着的备忘录——“送零食”
爸爸朝五晚九地工作着,当自己看到父亲的身影,懂得责任
......
2.老师:
就餐时,老师总来看我们吃饭。
老师总是出现在班级的前后门向里面张望,这是对学生的督促
......
3.同学:
同学支援的一支笔,同学顺手捡走的我的垃圾。
......
4.陌生人
村口坚守的志愿者
把孩子护在身下的母亲
逆行的英雄
......
5.大自然:
海里的海参,身体切断,放到水里,它就两断都成活。这是生命的坚强
莲,出污泥而不染
笋,趁雨露丰土,破土而出
......
从生活找素材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一针不补,千针难缝
滴水穿石,绳锯木断
泰山不嫌细土,故成其大;
大海不择小流,故成其深。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窥一斑而视全豹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时代中的一粒灰,落在个人那里,可能就是一座山。
万物皆有裂痕,那时光照进来的地方。
用名言点题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一、课文解析
本文描述了陈涉发动起义的原因、经过与起义军初期迅猛发展形势。
开篇以陈涉与佣者的对话引入,对比手法突出陈涉的鸿鹄之志,为起义发动做铺垫。
接着陈涉借“大雨失期,法皆斩”的契机,与吴广谋划起义。陈涉分析了天下形势与民心所向,欲以“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体现其在危急时刻的清醒与果断,体现其反抗的决心与远见。
于是他们策划“鱼腹中书”“篝火狐鸣”,积累声势;又以苦肉计激众怒,号令徒属,举扶苏、项燕大旗,建楚军,揭竿起义。计谋高超,善于鼓动。
起义军所向披靡,连攻下大泽乡、蕲、铚、酇、苦、柘、谯、陈等地。入陈地后,召三老、豪杰议事,在大家建议下,自立为王,号为张楚,而后得到了其他郡县的纷纷响应,起义军势如破竹。陈涉的组织能力与出色的领导能力再一次体现。
二、译文
通假字:適、唱、被
词类活用:忿恚、法、死国、丹、篝、刑
古今异义:汤、次所 、间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发闾左谪戍渔阳 : (2)度已失期 :
(3)会天大雨 : (4)宜多应者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复立楚国之社稷
B.客愚无知,颇妄言,轻威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C.自辩数,乃置 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三、重点词释义 与 练习
五、课外阅读——陈胜的去路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四、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内容谈谈陈胜的逆袭之路。
感人至深的赤子之心—出师表
一、课文解析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情真意切,令人感动。
诸葛亮先向后主陈述了蜀国当时面临的不利处境,再向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广开言路,言明赏罚,亲贤远佞。
接着诸葛亮追忆三段回忆:三顾茅庐;临危受命;先帝托孤。以回忆也表感激、忠心、决心。
而后,分别阐明自己、朝臣、后主的责任。字尽文畅,议论、记叙、抒情相结合,恳切得体。
议论性说理文
二、根据译文推全文
词类活用:良实
古今异义:内、外、开张、所以、痛恨、卑鄙、感激
1、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苟全 /性命于乱世 B、先帝不 /以臣卑鄙
C、受任 /于败军之际 D、至于斟酌 /损益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臣本布衣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遂许先产以驱驰 ④深入不毛
3、下列各句中,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三、重点词释义 与 练习
文言实词识记:课文+ 万维P134第30课1-51
四、向诸葛亮学做人
1、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诫子书》+《三顾茅庐》
2、尽瘁国事,忠心辅政。《出师表》+以身殉职,病死五丈原
3、任人唯贤,清正廉明。《出师表》+对李严父子不同态度+如实申报个人财产(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死后若多一寸,则对不起国家)
4、坚韧一心,竭尽人谋。《出师表》+《蜀相》(出师未捷.......)
5、难道都是优点吗?(亲力亲为的弊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