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声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声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练习(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4 19:4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声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练习(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分别是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面关于四者发出声音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音调不同 B.乙丙响度不同 C.丙丁音色不同 D.都不相同
2.如图所示,用一把塑料片分别接触转动中的齿轮(齿轮A的齿数大于齿轮B),塑料片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一实验可以研究(  )
A.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C.声波传播的快慢 D.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3.下列物理实验或操作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发声体在振动
C.保持露出桌面外钢尺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弄钢尺的力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听钢尺发声大小——响度与振幅有关
D.用不可伸缩的棉线与硬币的边缘缠绕一周,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棉线长度——硬币的周长
4.每年中考、高考期间,为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影响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属于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将教室的窗户关好
B.停止校园周边工地的施工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仪
D.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
5.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历史性成就,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总书记发言的声音不是通过振动产生的
B.总书记的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整个表彰大会主要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
6.如图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上海市外环以内城区全天实行禁鸣喇叭,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音屏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7.如图所示的声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隆隆的雷声,在太空中也能听到
B.装水多的瓶子,被敲击时,发声响度较大
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可以阻碍噪声的传播
D.发射火箭时,震耳的轰鸣声属于超声波
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声识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D.次声波响度太小,所以人耳听不到
9.下列不是科学探究实验的方法是(  )
A.等效替代法 B.拟人法
C.理想实验法 D.转换法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的听力范围是20~2000Hz,和海豚差不多
B.人们很容易区分二胡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不同
D.可以利用超声波清洗物品,说明声音只能传递能量,不能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
11.如图1、2所示,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通过观察、体验、总结,可以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_____产生的;如图3所示,找一根长木棍,右边这位同学用针尖轻轻地刮木棍的一头,刮木棍的沙沙声连他自己都听不清。左边的另一位同学在木棍的另一头,把耳朵紧贴木棍,却能清楚地听到他拍来的“电报”。原因是:___________。
12.考场内翻阅试卷的产声音是由纸张的___________产生的:小刚抖动试卷的频率低于___________Hz,其他同学就会听不到。如图所示,仔细观察两幅图,其中金属丝的型号是一致的,长度相同,那么弹拨A、B两根金属丝,音调较低的是___________。
13.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______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14.“掩耳盗铃”是在 ______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 ______减弱噪声。
15.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开会或学习时,常把手机调成“静音”模式,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16.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客船上的人很远都能听到钟声是由于钟声的___________大,钟声通过___________传播到客船。
17.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的形式传播,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音乐芯片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出现相反的变化,这个现象经过推理得到的结论是: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
18.风吹树叶“沙沙”响,是由于风吹动树叶______而发出的声音,人们能够分辨出树上小鸟与知了的叫声,是因为它们的叫声______不同。课上老师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19.某一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一分钟内振动了3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Hz,人类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20.小雨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
(1)这哨声是由管内的 ______振动而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A、B、C图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re”、“mi”三个音阶,则do这个音阶与 ______图位置对应。
(3)小雨对着一山谷吹哨,要想听到回声,山体离她最少的距离是 ______m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D
6.A
7.C
8.C
9.B
10.B
11.振动 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传声效果好
12.振动 20 B
13.振动 响度 音调
14.人耳处 传播过程中
15.音色 声源
16.响度 空气
17.波 变小 真空
18.振动 音色 响度
19.5 不能
20.空气 B 17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