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先秦诸子就是这株大树的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铸就了中华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段辉煌。
本单元选择了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论说,包括儒家的《论语》十二章、《大学》一章、《孟子》一章,道家的《老子》四章、《庄子》一章,以及墨家的《墨子·兼爱》篇。可结合以前读过的孔子、孟子、庄子等人的语录或作品,感受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
本单元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以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要注意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思考其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感受先秦诸子或雍容或犀利或雄奇或朴拙的论说风格,理解各家论说的方法,领悟其妙处。
第二单元
单元研习任务
一、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本单元课文大都是谈论立身处世之道的,比如《《论语》十二章》,或阐述持身以道,以礼,以仁,以恕,以义的道理,或辨析君子、小人,或论述经典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价值,都富于启发性。梳理本单元各篇课文所讲的立身处世的道理,并思考它们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展开讨论。
二、萧统在《文选序》中说:“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吕思勉在《经子解题.论读子之法》中说:“诸子之文,各有其面貌性情,彼此不能相假;亦实为中国文学,立极于前。”总体看来,先秦诸子并不把善写文章当作最高追求,但他们的很多论说又都文采斐然,自成一格。反复诵读本单元课文,总结概括其各自的风格特点。你更喜欢谁的文章风格?结合课文,联系你的语文学习经验,同学间相互交流。
三、 古代汉语的虚词系统,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之”“乎”“者”“也”“而”“以”“其”“于”等常见虚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广泛,有着丰富的意义和用法。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常见虚词,有助于培养文言语感,提高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小组分工合作,找出上面列举的虚词在本单元课文中的用例,以卡片或表格的形式,整理、归纳各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表格示例:
虚词 义项 例句
第三人称代词 吾为其无用而倍之。(《庄子·道遥游》)
之 助词,相当于“的”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墨子·兼爱》)
助词,用于调整音节 还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
四、 本单元课文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从下列语句中任选其一,也可以从本单元课文中另选一句,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题目自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十二章
1、“道”“言”“怨”“而”“以”等实词、虚词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高频词,是翻译文言句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重点。
2、《论语》中的名句是高考默写考查的重要内容。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把所学知识、道理付诸实践的意识。
学习目标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孔子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作者简介
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①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②30—50岁,欲仕不能。
③50—55岁,在鲁从政。
④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⑤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语录体:偏重于言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不讲求篇与篇之间或者段与段之间在世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的散文体式。
《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作品简介
“章”指诗文、歌曲的段落。《〈论语〉十二章》,即从《论语》中选出来的十二段能够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的文字。
题目解说
语录体
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老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
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在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
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常识掌握
理解文体
常识掌握
写作背景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
当时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也是战乱纷争的年代。
春秋末,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
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
合于“礼”的行为原则。
儒家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
儒家认识论的基本范畴。
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
与人交往中的忠诚不二。
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
对兄长的敬爱之情。
孔子思想体系理论核心,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
常识
儒家思想
对兄长的敬爱之情。
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
与人交往中的忠诚不二。
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
儒家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
儒家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
合于“礼”的行为原则。
儒家思想
孔子思想体系理
论核心,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
理想和标
准。
第1、4、6章 ——君子与小人
第2、7、9、10章 ——论“仁”
第3、8章 ——论“道”的学习
第5、11章 ——修己与待人
第12章 ——学习《诗》《礼》的重要性
《论语》十二章
章节 主要观点 说理方法
第一章 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 理论论证
第二章 礼乐以仁为基础 理论论证
第三章 执着追求“道(真理)” 理论论证
第四章 君子重义轻利 对比论证
第五章 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对比论证
第六章 文质兼备,方为君子 对比、理论论证
第七章 以仁为己任,意志坚强 理论论证
第八章 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 比喻论证
第九章 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 举例论证
第十章 克己复礼为仁 理论论证
第十一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理论论证
第十二章 《诗》的社会功用 举例论证
本文分别用哪些方法阐
述了哪些观点
?
字 音
① 八佾( ) ② 譬( )
③ 未成一篑( ) ④ 子罕( )
⑤ 迩之事父( )
yì
pì
kuì
hǎn
ěr
文意疏通
文意疏通
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①慎于言,就 有道 而②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靠近、看齐
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匡正、端正,
使…匡正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表并列
表顺承
勤勉
同“矣”,句尾语气词
表陈述,相当于“了”
1、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 理论论证
这是对“什么是好学”这一问题的一种回答,包括四个方面。前两个方面说不要做什么,后两个方面说要做什么。孔子说能做到这四点就是好学,凸显了古人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点的教育思想。
孔子认为君子为学要修身养性、安贫乐道,克制物质享受的欲望,不断向有道之人学习,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勉,就是在求学上强调道德实践重于知识。
探究理解:孔子是怎样阐述“好学”的?
2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如…何”是古代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表假设,如果
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怎样…呢?”
2、礼乐以仁为基础 理论论证
①礼、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的仁德。同时,乐是表达人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因此,礼与乐都是仁的外在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②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的根本。礼讲究谦让敬人,乐需要八音和谐。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就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试简要分析“仁”和“礼”“乐”的关系。
3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
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道”在此处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真理”具有怎样的态度?
3、执看追求“道(真理)” 理论论证
4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阐明了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义利观。在道义和利益的取舍上,君子更重视道义,而小人更注重利益,对义和利不同的认识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知晓、明白
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在“义利观”上应该有什么不同?
4、君子重义轻利 对比论证
文意疏通
君子
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如《诗经·小雅·大东》:“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b. 有道德的人。如《爱莲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c. 妻称夫或青年女子称恋人。如《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小人
a.地位低下的人,平民百姓。统治者对劳动者的蔑称。如《孟子·滕文公上》:“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b.人格卑鄙或见识短浅的人。如《尚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c.古时男子对地位高于自己者或平辈自称的谦辞。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小人实不才。”
文意疏通
5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译文: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形作名,有德行的人
形作动,看齐
名作状,在心里
5、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对比论证
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已,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之一是见贤思齐。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学习,努力向他靠齐;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已哪些地方还有欠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已。
这句话反映出孔子的什么思想?
6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质朴、朴实
华美、文采
粗野、鄙俗
虚饰、浮夸
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6、文质兼备,方为君子 对比、理论论证
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孔子认为只有两者配合得当才是完美的。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
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意志坚强
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可以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
表并列
把…作为
停止
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曾子怎么看待“仁”?
7、以仁为己任,意志坚强
理论论证
译文: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定去做,是我自己要坚持的。”
8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堆积
盛土的竹筐
平,形作动,填平
倾倒
坚持
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做事不可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进退的责任在自己而不在别人。
孔子以堆土成山和平整地面的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道理,鼓励自己和学生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坚持不懈。
这句话蕴含了哪些做事和学习的道理?
填平洼地
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
8、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 比喻论证
①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
②“智者”为何“不惑”,“仁者”为何“不忧”,“勇者”为何“不惧”?请谈谈你的看法。
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同“智”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缺一不可。
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因为他知道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强;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立人、达人)则会令人感激,人际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真正的勇者不在于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来临时,能淡然处之,这才是大勇。
9、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 举例论证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看,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颖,愿意实践这些话。
10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约束
归复
一旦
称赞,称许
依靠
条目,细则
实践,从事
(1)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
10、克己复礼为仁 理论论证
“仁”从某个方面来讲,是礼的内在化和自觉;礼显然不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但是礼是社会人生所必须的;拥有仁德,关键在自己,自己不追求,自己不努力,再好的目标也等于零。
如何理解孔子关于“仁”的这一回答?
礼仪的害处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它绝对相信自身的正确性,其二,它认为与智能、艺术创造力、活力,以及世间其他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相比,人们更需要的是正确的风度。然而,谁要是绝对的自信,那么这种自信本身就足以毁灭全部精神上的发展。伟大的精神力量几乎肯定会伴之以生硬的姿态和令人尴尬的举止。因此,当礼仪对生硬和令人尴尬的模样投以轻蔑时,它就会变成一股破坏力,可以毁灭所有同“礼仪”相联的人们。礼仪自身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因此,礼仪就会用它的举止把僵死的气息传播给不具有“礼仪”的人们,使许多原本富有生气的人也变得僵化起来。对于英国小康和引起小康注意的能人来说,“礼仪”造成的危害不胜其多。 (罗素《论教育》)
11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译文: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到别人身上。
一个字
实践
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加
大概,也许
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理论论证
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而“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在根本上与“仁”是相同的,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
孔子认为推已及人的恕道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原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是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已”。
“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何关系,这段话与孔子的“仁”又有何关系?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讽刺时政。从近处讲可以懂得怎样侍奉父母,从长远将可以懂得如何侍奉君主。而且能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12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为什么不
那
指激发人的感情
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指讽刺时政
近
通“侍”,侍奉
12、《诗》的社会功用 举例论证
这句话可译为“从近处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长远来说可以辅佐君王”。强调了《诗》的教化作用和文化地位。充分说明孔子对《诗》的重视。
如何理解“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一句?
第1、4、6章 ——君子与小人
第2、7、9、10章 ——论“仁”
第3、8章 ——论“道”的学习
第5、11章 ——修己与待人
第12章 ——学习《诗》《礼》的重要性
《论语》十二章
简约深远 隽永有味
(1)简洁明了的语录体形式。
本文采用简洁明了的语录体形式,通过师徒的对话来传达人物的思想主张,表明人物的观点,体现人物之间的情感活动。篇幅都比较短小,语言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但意思的表达却不乏一定的深度,从中可见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2)丰富多变的手法。
文中多采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言简义丰。文中还多次运用反问句,言语之间跳跃较大,含意丰富。节选的十二章通过对人物语言的记叙,刻画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文中的孔子温文尔雅,思想深邃,诲人不倦,具有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胸襟和风范,我们可以从他的言语中体会到一个师者的育人之心。
(3)含意深远,充满哲理。
本文中节选的许多名句都富有哲理,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等语句内涵深刻,充满智慧,给人以人生的启迪。
写作特色
观点一:是必须研读的。孔子认为,不学习《诗》,就没有办法说话,学《诗》能知言善语,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可以观察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讽刺时政。
观点二:不是必须研读的。孔子只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要学习《诗》的建议,孔子看重《诗》,其本质是对教化和德行的重视。如果一个人通过其他途径能够获得相关的教育,不一定必须研读这部书。
观点探究
通过学习《<论语>十二章》,我们可以发现孔子非常看重对《诗》的学习,那么《诗》真的是一个人提高修养所必须研读的吗?
章节 主要观点 说理方法
第一章 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 理论论证
第二章 礼乐以仁为基础 理论论证
第三章 执看追求“道(真理)” 理论论证
第四章 君子重义轻利 对比论证
第五章 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对比论证
第六章 文质兼备,方为君子 对比、理论论证
第七章 以仁为己任,意志坚强 理论论证
第八章 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 比喻论证
第九章 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 举例论证
第十章 克己复礼为仁 理论论证
第十一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理论论证
第十二章 《诗》的社会功用 举例论证
本文分别用哪些方法阐述了哪些观点?
章节 主要观点 说理方法
第一章 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 理论论证
第二章 礼乐以仁为基础 理论论证
第三章 执着追求“道(真理)” 理论论证
第四章 君子重义轻利 对比论证
第五章 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对比论证
第六章 文质兼备,方为君子 对比、理论论证
第七章 以仁为己任,意志坚强 理论论证
第八章 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 比喻论证
第九章 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 举例论证
第十章 克己复礼为仁 理论论证
第十一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理论论证
第十二章 《诗》的社会功用 举例论证
本文分别用哪些方法阐
述了哪些观点
?
①可谓好学也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知者不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小子何莫学夫《诗》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
②《诗》可以兴 古义: __________
今义:表示许可。
“已”同“矣”,语气助词
“知”同“智”,聪明
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可以用来
古今异义
通假释义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形容词,_____
衣食所安 动词,________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疑问代词,_________
安
天下归仁焉 动词,_____________
后五年,吾妻来归 动词,____________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动词,________
臣请完璧归赵 动词,_____________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动词,________
天下同归而殊涂 名词,____________
归
安逸
安身
怎么,哪里
称赞,称许
女子出嫁
返回
使……归,送回
归附
归宿,结局
一词多义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名词,________________
不学《诗》,无以言 动词,________________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名词,________________
言
一个字为一言
说话
话,言语
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代词,________________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助词,________________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助词,________________
之
代指一言
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的
语言归纳
语言归纳
人而不仁,如礼何 连词,_______
就有道而正焉 连词,__________
敏于事而慎于言 连词,__________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连词,__________
而
表假设,如果
表顺承
表并列
表顺承
① 敏于事而慎于言 形容词,_________
②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形容词, ______________
③ 君子喻于义 动词, ________________
④ 其“恕”乎 副词, ________________
⑤ 勿施于人 动词, _______
⑥《诗》可以兴 动词,________________
可以观 动词, _______________
可以群 动词, ________________
可以怨 动词, ______________
⑦ 迩之事父 形容词, ____
⑧ 见贤思齐焉 兼词, ______
勤勉
质朴、朴实 / 粗野、鄙俗 / 虚饰、浮夸
施加
于之
近
知晓,明白
表推测,大概
“兴”指激发人的感情
“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指讥刺时政
重要实词和虚词
词类活用
①朝闻道,夕死可矣 ________________
②请事斯语矣 _________________
③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_________________
④见贤思齐焉 _________________
⑤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
⑥譬如平地 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在早上
名词用作动词,实践,从事
名词用作动词,侍奉
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齐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形容词用作动词 平整,填平
①克己复礼为仁
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判断句,“为”表示判断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有一可以终身行之者言乎
文言句式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