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4 23:00:31

文档简介

2022—2023 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1.C 2.A 3.B
1. C【解析】C.“对盛唐气象形成起到了决定作用”错,从材料二第二段中最后一句话中可以看出是
起到积极的作用。
2. A【解析】B项“《虞美人》中相关文字境界不高,艺术造诣比不上《将进酒》”错,只是两种不同的
境界。C 项“以小见大才是盛唐气象的特点”错误。这一表述不严谨,以小见大只是盛唐气象的特点之
一,从材料一第四段“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
得细小’”。可知。D.强加因果。
3. B【解析】B项王绩《野望》抒发的是惆怅、孤寂的情怀,不属于盛唐气象。
4.答案示例:
①南北文化、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对盛唐气象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②和平安定、经济繁荣的社会
局面,为盛唐气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③自由开放的思想氛围,对盛唐诗人的诗歌风格形成起了重要
作用。④抑制门阀士族政策的实行,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
的局面,创造出盛唐文化。(每点 1分,答对三点得满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5.答案示例:
(1)盛唐气象表现为朝气蓬勃、情绪饱满。送别诗多写离愁别绪,而李白的这首送别诗,充分表达了
诗人的万丈豪情和对风景的迷恋之中,充满了喜悦和蓬勃朝气。其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原野的寥廓高远的景象,气势博大,风格雄厚,
意境壮阔。
(2)盛唐气象还表现为飞动的形象、丰富的想象。“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两句形象地写出
晚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就好像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一样,白天水汽弥漫,天空云彩兴起,结成海市
蜃楼般的奇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这两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比喻精彩。(每点 3 分,观点 1 分,
分析 2 分,如有其它观点和理由可酌情给分)
6.D 7.A
6.D【解析】(不是逃避,根据文章可知,他心理上已经变得坦然。)
7.A【解析】(“怕妹妹们嘲笑自己”错,是怕她们担心自己。)
8.答案示例:
①因脸上的伤疤内心痛苦,无法忍受别人的眼光。②和妹妹交谈后,行走在街上,变得坦然甚至亢奋
起来。③晚上给妹妹写信的时候,内心已平静下来。(1 点 1 分,2点 2分,3 点 4 分)
9.答案示例:
①“平凡的世界”在文本中指孙少平选择回到煤矿过平凡的生活。②“平凡的世界”,还指以孙少平
为代表的平凡的人们,要战胜生活中的艰辛,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③平凡之中蕴含着不平凡,不平
凡之后又归于平凡,两者对立又统一,这正是平凡世界里很多人的生活状态。(每点 2 分)
10.D 11.C 12.D
10.D【解析】收集郑畋的旧事审查上奏,不让郑畋进入尚书省。郑畋又出朝担任从事。
11.C【解析】C 项,承制,谓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
12.D【解析】 D项,先让各将领聚集岐阳,然后再分财结盟。
13.(1)郑畋挥笔书写,文思泉涌,动笔就无需停下思考,所言都能切中要旨,同僚都放下笔推举他(写
诏书)。(洒瀚,挥笔书写;破的,切中要旨;阁笔,放下笔)(3 个关键字各 1 分,句意 1分)
(2)郑畋带领几千精锐的士兵,在高冈上列阵,虚立了很多旗帜,绵延几里。(以兵,率兵;陈,
列阵;延袤,绵延)(3 个关键字各 1 分,句意 1分)
14.答案示例:
白敏中、令狐绹相继执政十多年(1 分),向来与李德裕互相憎恨(1 分),郑畋属于李德裕一党,长期
高一语文,共 3页,第 1页
受到排挤。(1 分)
参考译文:
郑畋字台文,是荥阳人。十八岁考中进士,开始做官任汴宋节度推官。二十二岁时,吏部选官调
职,又因考中书判拔萃科而被任南尉、直史馆事。大中朝时,白敏中、令狐绹相继执政十多年,向来
与李德裕互相憎恨,凡是李德裕的亲近故旧大多遭到废黜屏斥,郑畋很长时间不能担任官职。咸通年
间,令狐绹出朝任地方长官,刘瞻镇守北方边塞,征召郑畋为从事。郑畋进入朝中做了虞部员外郎。
右丞郑薰是令狐绹的同党,收集郑畋的旧事审查上奏,不让郑畋进入尚书省。郑畋又出朝担任从事。
咸通九年,刘瞻担任宰相,推荐郑畋为翰林学士,转任户部郎中。后郑畋升任中书舍人。咸通十年,
朝廷的军队讨伐徐州,朝廷拟写的诏书交错纷杂,郑畋挥笔书写,文思泉涌,一动笔就不需要停下来
思考,所言都能切中要旨,同僚都放下笔推举他(写诏书)。僖宗乾符五年,黄巢从曹州、郓州起兵。
乾符六年,攻陷安南府并占据了它。广明元年冬天,敌人攻陷京城,僖宗离京出行。郑畋搜罗兵车增
补士兵,修兵器,整修城池营垒。拿出全部的家财分给士兵,白天晚上都好像面临着强大的敌人。中
和元年二月,贼将尚让、王璠率领五万士兵,想要攻打风翔。郑畋预先知道敌人到来,命令大将李昌
言等人埋伏在要害之地。敌人认为郑畋是儒生,步兵骑兵长驱直入,军队涣散不整。郑畋带领几千精
锐的士兵,在高冈上列阵,虚立了很多旗帜,绵延几里。(在)距离敌人十多里(的地方),击鼓摆开阵
式。敌人不知道朝廷军队的多少,才开始想整兵列阵,后面的军队还没有到,而李昌言等指挥伏兵袭
击敌人,敌人大乱。天色渐晚,岐军四面围拢上来,在龙尾陂追赶并攻击人,敌人扔下兵器自行溃逃,
被斩杀的数以万计。当时京城周围各镇的禁军还有数万,叛贼黄巢攻占京城后,禁军无处归附。郑畋
秉承皇帝旨意进行招抚,各镇将校都聚集到岐阳。郑畋分发财物来凝聚人心,与他们结盟起誓,约定
救助王室。又向天下传布檄文。当时皇帝在西南,书信传递被阻断,大家都以为朝廷不能再次振兴。
等到郑畋发布檄文,各藩镇受到震动,各自整治救援朝廷的军队,黄巢听说后大为恐惧。从此敌人的
騎兵再也没有越过京西。这年冬天,郑畋突然得病,后来逝世于郡舍,时年五十九岁。
15.B 【解析】B(“实写”错,首联起句是回忆二人当年相聚的情景,是虚写)
16.答案示例:
①颈联寄寓作者对友人无辜遭控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者不恤人才的愤懑。(同情 1 分,愤懑 1 分)②上
句化用《长生殿》的词句,盛赞洪昇戏剧创作的成就,又以戏词的凄苦氛围暗示洪昇现今所处的心境。
(化用词句 1 分,心境 1 分)③下句以马援被诬的典故,表示洪昇被谤同样荒唐,发自内心地为友人
鸣不平,语含婉讽。(典故 1 分,情感 1分)(每点 2 分)
17. 【解析】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 分)(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2分)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分)
18.【解析】浩如烟海; 与时俱进; 亦步亦趋 ( 东施效颦 )
19.【解析】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等思
想,有自强不息、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形成”和“培育”互换位置,“崇仁爱”、“重民本”和“思
想”搭配,“自强不息”、“孝老爱亲”和“传统美德”搭配)(1 处 1 分,2 处 3 分)
20.C【解析】C 和例句都是反问;A是比喻;B 是拟人;D 是对偶
21.【解析】(1)③和④相同,作用为特殊含义;(③和④相同得 1 分,写错任一个序号均不得分;作
用 1 分)
(2)(乙)处(3 分)
22.【解析】 清明扫墓祭拜 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 不少文学佳作书写了传统节日(如有其
它合理答案也酌情给分)
23.审题解析:
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首先要在材料的限定中理解“蹲下去”“站起来”两个概念,“蹲下去”
对应的内容是“卢冬主动单腿下蹲与她们合影”、“中国人骨子里的温儒良善”,可以引申为放低身
高一语文,共 3页,第 2页
段、体贴他人、谦卑低调、平等待人等品格;而“站起来”对应的内容是“虽然没有双臂”却生活自
立、“爱吃、爱玩、爱闹,可以自嘲,可以开玩笑”,可以引申为自立自强、战胜软弱、阳光开朗、
乐观自信等品格。
可见,真正可怕的不是身体残缺而是精神和修养的残缺。“蹲得下去”需要内心有良好的修养,
才能够谦恭待人;“站得起来”首先是精神和意识上的觉醒,然后努力奔跑,积极追寻自己的梦想的
生活状态。二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这值得那些“蹲不下去”又“站不起来”的青年,甚至每
一个不思进取、思想落后不修德行的人深沉的思考,应该既修养身心,做到能“蹲下去”,又要积极
进取,在生活和事业上“站起来”,争做一个德才兼修的人,活出光辉的自己,成为顶天立地的人。
想成为一个既能“蹲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并不容易,需要坚持不懈,不断提升自己。
写作时应将“蹲下去”和“站起来”结合起来写,只有“蹲下去”方能“站起来”。
参考立意:
1.“蹲下去”是一种修养,“站起来”是一种生活姿态。
2.青年人既要“蹲下去”,又要“站起来”,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评分要求】
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
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2.判分原则根据考卷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对每一位考生负责。
3.判分等级基于命题组的评分参考,本次评分为四等七类。平均分为 44 分。一等卷 48~60,其中
一等上 54~60,一等下 48~53;二等卷 36~47,其中二等上 42~47,二等下 36~41;三等卷 24~35,
其中三等上 30~35,三等下 24~29;四等卷 0~23。
4.个案处理:
①经“查重”,确认抄袭的,其中二分之一篇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 23 分;三分之二篇
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 10 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 5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 30 分以下。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 50 字扣 1 分,扣满 3分为止;明显未
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 34 分(不满 100 字,0~4 分;200 字左
右,5~8 分;300 字左右,9~15 分;400 字左右,16~24 分;500 字左右,25~29 分;600 字左右,
30~34 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 29 分;凡思想情感庸俗
低下,即使是合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 17 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 8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 1 分,扣满 5 分为止。
⑥不写作文题目的,扣 2 分。
⑦不将“蹲下去”和“站起来”结合起来写,最高不超过 40 分。
高一语文,共 3页,第 3页2022一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试题
村料二:
唐朝继隋之后,经过太宗贞戏之治,加速了南北文化的文油。南朝的“文”装点了北朝的“质”,
语文
北初的“质”充实了南明的“文”,“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羽文质彬彬,尽善尽英矣”。一种
融合了南北文化之长、与詹帝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的新文化达到了成熟的地步。盛店气象正
是这种富有深厚内涵的新文化的升华。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居住着许多外回的王侯、供职于唐朝的外国人、留学生、
求法僧,外因的音乐家、舞蹈家、美术家,以及大量外朵的商费,至于外国的使臣更是络绎不绝。
注意事项:
在宗教方面,佛教之外,伊斯兰教、袄教、景救和摩尼教也都得以流行。音乐、屏蹈、美术等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面的交流也给盛唐社会注入新的气息。中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盛店人的眼界,开调了他们的胸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襟,这对气豪的形成无疑起了积极作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无法想豪,在一个民生调敞、战乱频仍、国家分裂的时代会有什么气象可言。关于盛唐经济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繁荣的局而,文献不乏记载。“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元结《问进士》)“四方幸稔,百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般高…路不拾这,行者不霞粮。”(郑綮《开天传信记》)从中宗种龙元年到玄宗天宝十四年,
材料一:
短短的五十年间,唐朝人口增幅达40%,人均粮食达到700斤。
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而朝气莲勃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盛唐气象是思想感
左安定的局面下,儒、释、道三教得以并用,恩想界出现比较自由的气氛。在恩想比较自由
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符了高度统一。有人认为只有揭露黑暗才足有思想
的气氛中,诗人们可以从各方面汲取营养。李白信道,社甫尊儒,王维崇佛。他们的不同信仰,
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应该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
对于形成各白的诗歌风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定总是描述黑路。如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迫求理想、追
店朝实行抑制门间士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阁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
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迷黑暗面。作者究竞是带者更多黑哈的更压,还是带者更多光明的展望未歌
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与此同时,文化色从少数士族文人手中转移到中下层庶族文人手中。
唱,这在形象上是不同的,这事实上正是一个时代粉种西貌的反映。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
这批在磨朝建回后成长起来的新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比较了解社会的实际,政治的利弊和民
爱的正西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童的高涨,这龙盛店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
生的疾苦。他们有抱负、有见识、有能力,救于冲破旧的荡篱开拓新的局西。盛唐文化实际上主
于人民的,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故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
要是这批新人创造出来的,盛唐气象也就是这批新人的气象。
座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晨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
(柄编自袁行霈《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国比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国风》复来得多、曲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符多,而店诗与《回风》更为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豪莲勒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
李白的《将漫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关洒,与尔
A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是朝气莲勃,它歌唱了人民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
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
力量的高涨。
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B.作者认为,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屈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
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者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
C.盛唐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盛唐人的开阁眼界,比牧自由的思想气氛,对盛唐气象形成
吊的时代更为戈象万千。我们如采以为“白发三千文”“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
起到了决定作用。
也还是停窗在字西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
李煜《度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
D.在儒释道三教并行的:代,诗人们可以多方面汲取营养,李白、杜甫、王维不同的诗风与
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原绝不是座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它的“一江存水
其不同的信仰有关。
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递辛新》:“寒南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五壶。”这也是
A.盛唐文化实际上主要是中下层庶族文人创造出米的,盛唐气象也就是这批新人的气象。
典型的丝店气阜。盛店气象是饱满的、蓬物的,正因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
B.《虞美人》中描写愁的文字与《将进酒》有相似的地方,但《虞英人》中相关文字境界不
发三千丈”时不梵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支”时不觉得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
色翠眼地说明了垫个春天的世界。它玲珑造徊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它带来了如太
高,艺术造诣比不上《将进酒为。
阳一般丰密而使晓的美学上的造背,这就是历代向往的属于人民的盛唐气象。
C文章以王昌龄的诗歌为例,论证了饱满蓬勃、以小见大才是盛唐气象的特点。
盛唐气象是中国古典诗歌造指的理想,因为它华明、开朗、深入浅出:那飞动的形象、丰富
D,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来留学、供职、经商、求法、传教,
的起象、饱满的情绪,使得思想性与艺术性在这里统一为丰密无尽的言说。这也就是传统上誉为
摇唐气象因此形成。
“浑痒”的生店气象的风格。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休现“盛唐气象”的一项是〈)(3分)
(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
高一话文,共8页,第1页
高一语文,共8页,第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