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金字塔》编排了两篇短文,第一篇是散文《金字塔夕照》,描绘了夕阳下金字塔的美丽景象,第二篇是非连续性文本《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介绍了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的一些信息,以及建造胡夫金字塔时的古埃及所取得的成就。两篇文章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描写了古老文明的遗迹——埃及金字塔。
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第一篇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了解课文的写法,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的表达效果。第二篇文章要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非连续性文本直观、简明的呈现形式,学习从文字、数字、图画等各种文本形式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概括,加深对金字塔的认识与了解。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先整体感知两篇短文在内容、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金字塔夕照》一文,了解胡夫金字塔的样子,通过充分的朗读,品味优美生动的语句,感受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感受作者对它的赞美之情。接着引导学生阅读《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一文,获取信息并进行大胆推测。然后,让学生交流对胡夫金字塔的新认识,小结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译、愧”等10个生字。
2.了解金字塔,体会两篇文章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
3.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能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方式的感受。
4.搜集资料,更多地了解金字塔与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金字塔,体会两篇文章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能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方式的感受。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金字塔与古埃及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图片导入。
埃及,曾经是世界上最辉煌的国度之一,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文明古国。埃及的金字塔是世界公认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埃及的象征,金字塔的秘密至今都无法破解。(课件出示埃及金字塔图片)
2.仔细观察图片,这些金字塔给你怎样的感受?
3.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埃及的金字塔,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探索它的奥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20.金字塔)
【设计意图】:用金字塔的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初步感受金字塔迷人的金色之美。
二、了解编排特点,明确学习任务
1.了解文本编排特点。
(1)学生交流预习情况,说说课文的编排特点.
(2)师引导小结:这篇课文由两篇短文组成:一篇是散文《金字塔夕照》,一篇是非连续性文本《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2)全班齐读、开火车读。
(3)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1)教师引导:让我们先来读读“阅读提示”,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
(2)师生交流,明确学习任务。(课作出示本课“阅读提示”)
默读下面两篇短文,说说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 两篇短文用了不同的方式写金字塔,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预习内容,初步了解本课编排特点,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三、阅读《金字塔夕照》,感受夕照之美
1.出示阅读提示:
默读第一篇短文《金字塔夕照》,想想短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3.交流短文内容。
短文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及作者观赏时的万千思绪。
4.聚焦第二自然段,感受金字塔的雄浑美丽。
(1)出示: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抓住“金色”,感受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
(2)金字塔是用许多巨石建造的,怎么是金色的呢?
(它原本是白色的,但在阳下就变成了金色的,金光闪闪、熠熠发光,十分美丽。)
(3)出示: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们那里放射出来的。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把金字塔比作金山,我体会到金字塔的形状与山的形状是差不多的。)
(4)出示: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夕照下的金字塔有一种开阔而又雄浑的意境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受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
5.聚焦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情感。
(1)指名交流阅读体会,师相机点拨。
(2)教师小结:这一段作者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描写了金字塔名字的由来,我体会到金字塔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它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珍宝,比金子还要贵重。)
6.聚焦第四自然段,感悟作者的遐思。
(1)指名交流阅读体会,师相机点拨。
(2)教师小结:金字塔在白昼和月夜有不同的情趣,不同的美,但最美的是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金字塔的神奇,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作者看到金字塔后思绪万千。
7.教师小结:《金字塔夕照》这篇短文,展现出了一幅幅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写出了金字塔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及作者对金字塔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关注作者看到金字塔后产生的思绪,进一步感受作者对金字塔的赞美之情。】
四、阅读《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感悟不可思议
1.简介胡夫金字塔。
师:埃及共发现金字塔110座,位于首都开罗郊区吉萨高地的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一座。作为人造建筑的世界奇迹,胡夫金字塔首先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也被认为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短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了解其不可思议之处吧。
2.自读第一部分,了解胡夫金字塔概貌。
(1)你能说说金字塔的概貌吗?
(2)胡夫金字塔的不可思议表现在哪儿?
引导学生结合图示、文字和数据了解胡夫金字塔的大小、规模、建造工艺、神奇的数据等信息,从而了解胡夫金字塔概貌,感受金字塔的不可思议。
(列图表和列数字)
(3)作者介绍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列图表和列数字)
3.自读第二部分,了解建造金字塔的背景。
(1)这段话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金字塔的不可思议?
相机出示:
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几千年后,世界上才出现比它更高的建筑。
(列数字和作比较)
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体积是1万多个教室的总和。趣味分类
(列数字和作比较)
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作诠释)
塔高的10亿倍的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作比较)
这难道是巧合?
(不是,有人推断埃及人在4000年前就已经计算出了地球的扁率。)
(2)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呢?你能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一下吗?
(学生畅所欲言)
课件
推测一:金字塔运用了螺旋式建造法,就是沿四面墙壁建成螺旋式的阶梯状,一边上楼梯,一边往上盖。这样就不需要用到杠杆、撬棍和起重机。
推测二:金字塔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即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抬或背到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上。这样,只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就能浇筑出一块一块的巨石,将塔一层一层加高,这种做法既“省力”又省工。
推测三:金字塔是传说中姆大陆人的殖民者用抗重力技术制造的。
(3)为什么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出现比它更高的建筑呢?
(因为几千年来,没有任何人能有建造这么高建筑的技术。)
4.当时既没有车辆,又没有机器,人们是怎么修建金字塔的呢?
师简介金字塔修建过程。
5.交流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认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围绕关键词“不可思议”,关注文本内部联系,结合文字、示意图等多种呈现形式来整合信息;运用文本信息,结合课外资料,大胆推测;初步感受非连续性文本特点,不断积累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
五、对比表达方式,交流看法
1.教师引导。
同学们,两篇短文我们都学完了,这两篇短文用了不同的方式写金字塔,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2.教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多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
六、总结全文,鼓励探索。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金字塔夕照》,感受到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通过学习《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感叹金字塔的种种不可思议之处。对埃及金字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探索金字塔中的未解之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七、作业布置
1.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和搜集的资料,向身边的人介绍金字塔。
2.选择一处你最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搜集并整理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