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美国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认为17、18世纪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乃至二分之一流入了中国。大量的白银流转的数字表明,15-18世纪的中国,依然是世界的经济中心。
导致中国衰落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本身,要理解中国衰落,就必须懂得中国早先取得的成就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1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3 小说与戏曲
2 思想领域的变化
4 科技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一、社会经济发展与局限
材料反映了反映了明清农业的那些特点?
材料: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用低价购买了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
新的农作物引进
多种经营兴盛;
(1)农业
农产品的商品化;
(2)手工业
一、社会经济发展与局限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
产生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
在一些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1.私营手工工场
3.商品生产(获取利润)
2.自由雇佣关系
概念阐释:
根据上述概念,找出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
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地主和贵族从农民那里剥削的地租,主要是自己消费,而不是用于交换。商人在经营活动中所积累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田产,而不是用来扩大商业经营规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1920年中国经济成分图
局限(1)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
雍正: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大清会典事例》
局限(2):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雍正耕织图册》
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
①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③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
④由于受封建制度的束缚,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直到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始终处于萌芽的状态。就全国而言,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一、社会经济发展与局限
(3)商业
阅读教材第84页,简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白银成为普遍货币
◎晋商遗产:乔家大院
◎徽商遗产:徽商大宅院
出现地域性的商帮
3.商业
1、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并实现货币化
变化?
2、促进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3、形成商帮和会馆
从明代中叶到清朝乾隆末年,有一支商帮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那就是徽商。在辉煌的数百年间,徽商造就了一批享誉中华大地的的百年老字号,有的至今还熠熠生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尽管徽商有过极其辉煌的历史,但是今天的"徽商"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在目前各类财富排行榜中,少有安徽人的身影。
“红顶商人”胡雪岩
市镇 景德镇 汉口镇 朱仙镇 佛山镇 盛泽镇(苏州) 乌泥泾镇(上海) 合溪镇
(湖州)
主要 行业 制瓷 交通 交通 冶铁 丝织 棉纺织 木炭
明清市镇简表
一、社会经济发展与局限
(3)商业
工商市镇兴起
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地主和贵族从农民那里剥削的地租,主要是自己消费,而不是用于交换。商人在经营活动中所积累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田产,而不是用来扩大商业经营规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雍正耕织图册》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一、社会经济发展与局限
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同 异
“理””是万物的本原
对“理”存在
求“理”方法
哲学范畴
理在身外
格物致知
客观唯心主义
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王守仁
二、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1)陆王心学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致良知(知行合一)
主观唯心主义
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
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
致良知的故事: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是太热,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也就是他认为人人都有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所以,只要识得此理,则“满街都是圣人”。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焚书》
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予孔子而后足也。
吃饭穿衣,即是人伦物理。——《焚书》
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称赞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李贽也招收女弟子。
提倡个性自由
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蔑视权威和教条
(2)李贽否定传统伦理
李 贽
(3)明末清初思想界的活跃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主已矣”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抨击君主专制
提出“工商皆本”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载之空言,不如见诸事。”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提倡“经世致用”
反对君主专制
对儒学的批判和继承
关云长千里走单骑
明清著名小说简表
时间 作品 作者 题材
元末明初 《水浒传》 施耐庵 历史小说
《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 明中期 《西游记》 吴承恩 神话小说
清中期 《儒林外史》 吴敬梓 讽刺小说
《红楼梦》 曹雪芹 现实主义小说
三、小说与戏曲
(1)小说
学习目标三:观“变”:明至清中叶之小说与戏曲
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中的插图“桃园结义”
明清时期流传的小说戏曲基本上都是包装很精美的插图本。这些插图正是出版商们的营销法宝。
1.背景
武松打虎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关云长千里走单骑
((1)元末明初
施耐庵、罗贯中各自在宋元话本基础上创作的《水浒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2.小说
(2)明朝中期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清朝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分别是神话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作。
◎《儒林外史》中临死前的严监生
(3)清朝中期
曹雪芹创作长篇小说《红楼梦》,以贵族家庭贾府的兴衰变迁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
◎87版《红楼梦》剧照
(1)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清朝孔尚任等。
汤显祖(1550-161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
孔尚任(1648-1718)清初诗人、戏剧作家,代表作《桃花扇》。
3.戏曲
(2)舞台演出:
从江苏昆山一带发源的昆曲长期流行。
清朝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京剧,并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清)沈容圃:《同光十三绝》
关羽《华容道》
齐天大圣《闹天宫》
《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特多。”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B.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C.明清时期民主进步思潮产生
D.封建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
小试牛刀
A
医学
农学
工艺学
地理学
四、科技
1.各领域出现总结性著作
学习目标四:观“变”:明至清中叶之科技
1.传统科技: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科技著作,分别记载了中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知识。
(2)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李时珍
《本草纲目》书影 《农政全书》书影 《天工开物》书影
处于成就总结阶段,未转化为近代科学
*明清大型典籍的编纂
(1)明成祖时,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
(2)清乾隆后期,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永乐大典》(局部)书影 《四库全书》(局部)书影
【知识链接】
①类书,是古代起工具书作用的资料汇编著作。根据具体内容摘录各种不同书籍上的材料,分门别类重新编排,以便学者查找。
②丛书,是多部书籍的汇编。将不同的书搜集到一起一并出版,原则上保持各书原貌。
利玛窦
李之藻、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
2.西学东渐
3.西学东渐:明朝后期到近代西方的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过程。
(1)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本课小结
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构架……与同一时期西方国家开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飞跃相比,中国前进的脚步显得迟滞而迂缓。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